追寻生活化的教学

2015-07-13 21:18王幼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者习作作文

王幼文

一、感受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

1.捕捉家庭生活素材

家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极其重要的,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活生生的习作资源,教师应敏锐地抓住这有效的习作资源,让它为习作教学增色添彩。

2.捕捉校园生活的素材

校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也是最有感情,师生的交流、同学之间嬉戏玩耍、节日活动、口语交际活动、校园景色等等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作为教者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留心活动过程,注意活动者与周围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记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各个过程,并用心体验,同时也乐于把自己所得告诉老师和同学,教者还要抓住契机进行引导,让这些情景在学生笔下生花。

校园活动是适应孩子心理特征又能为学生写话打开思路的一种教学手段,如设计一次观察,一个游戏,一个课本剧……都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中调动所有感观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快乐习作。如:“五一节”组织学生准备彩笔、纸等工具,利用课余时间做贺卡送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用自己美好的心灵,灵巧的双手传递着自己美好的感情,创造七彩生活的素材,这样写出文章怎能没感情?怎能不是一气呵成呢?

3.捕捉社会生活的素材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我们教育范围。”社会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大舞台,也是习作的源泉。它就像一座丰富的矿藏,生活的素材广阔得犹如浩瀚的大海。所以,我们要开放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去野外郊游,去社区服务……用耳去聆听语言,用眼去观察身边人、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客观世界汲取营养,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学生在社会舞台亲历生活,积累实践,这就是习作的“源头活水”,这样学生有了“情动而辞发”的潇洒,在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也不知不觉“长大”。

二、依托生活,让学生思维激活

1.再现生活,激活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儿童有了写作材料的准备,情感的铺垫,在写作指导课上老师的导语应再现情境,唤起儿童亲切回忆,再现当时生活,再次体味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指导学生写《暑假中的一件事》时,我便启发他们回忆:“一个暑假,大家都长高了,长壮了,有的还晒黑了,现在想问问大家,假期生活怎么有意思?怎么开心?”孩子一个个笑容可掬,兴致勃勃地谈开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一起捉蟋蟀,真有趣……”“暑假里,爸爸带我去泰山看日出,太有意思了……”孩子们争相发言,滔滔不绝,正当他们对暑假生活充满美好的回忆,津津乐道,我问:“暑假过得如此有意思,老师就让你们写暑假一件事,好写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好写。”

通过回忆,再现了当时生活,使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促使学生写出一篇篇流淌着源自孩子切身体会的快乐文字。

2.提炼生活,渗透方法

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能感人,而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照样能动人心弦,我们就要多观察、多思考,挖掘生活中这些小事,提炼它的意义,写在习作里,我们只有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话语进行细致描绘,才能具体把自己心情、感触表达出来,才能感人。

让作文走进生活,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真实地写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把丰富的假日生活,多彩的家庭生活,愉快的参观浏览,身边熟悉的人、事引入作文课堂,提高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感而发。《原来番茄如此多姿》《生日的礼物》《参观中天钢厂》《再读“三国争霸”》《我给爸爸画像》《当小记者的滋味》……一篇篇充满童心童趣的作文,就是一个个学生生活的缩影,那里充满了甜酸苦辣,流露了真情。

作为教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写出自己所想、所悟。

三、描绘生活,激发创作热情

1.自由表达、释放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已成了全国上下的新闻焦点。在学生平时言谈中,“玉树地震”已成为一个热点活动。何不抓住这个契机,为学生创设一个讨论“玉树地震”的平台?这样,既能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地震”灾害,以坦然的心态面对这场战争,还能使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新课的作文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一分子,可以做些什么?“写一封信给医务工作者,慰问他们!”“写信给患者,让他们有信心战胜病魔。”……当学生热情被点燃,语言与文字成了他们宣泄自己情感的最好媒介,一节课后,学生作文已成稿。

教者要学会抓住各种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手中的笔来表达真情实感。

2.生活评价,导向激励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如学生写《老顽童爷爷》,由于有了平时的切身感受,所以文章写得充实、生动。看了习作,我兴奋地写道:“你这篇习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自然流畅,你有这样的爷爷真叫人羡慕,我都快要嫉妒了……”,他看了批语,兴奋之情跃上眉头。从此习作劲头更足了。

学生的习作是学生思想和感情的表达,教师要尊重他们劳动,懂得欣赏他们,要把眼光放在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即使文章很差,也应沙里淘金,点滴肯定:“继续努力,相信下次能从你的习作里找出更多好词。”“你有一定写作基础,你会成功的。”鼓励式评价,能让学生备受鼓舞,从而开辟出发挥聪明才智的天空。

读着学生的习作,在感叹的同时,深深地明白,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

【作者单位:沭阳县新河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教者习作作文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