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味香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107-01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绝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则由公婆或外公外婆等亲属隔代抚养,导致了大量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心灵上的抚慰,大多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偏激、叛逆、自私、自卑等极端情绪严重。心理发展的不健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艰巨。
1.以身作则,诚信为首。俗语云:“身教重于言传。”因此,班主任自身的行为习惯在班务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我们班主任在行为方面就应该特别注重与学生平等,当好他们的榜样,以言传教,以身导行,处处以自身的规范行为作为学生楷模,“言必行,行必果”。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我们的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他们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时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工作,而且还会特意“自编自演”一些“剧目”,以证明班集体中人人平等和自己身先士卒的决心:刚刚接任新班级时,我和学生之间并不了解,当然就更谈不上他们的信任。在确定好班委并且宣布班规后不久的一天早自习,我故意去晚了5分钟,然后我叫当天的值日生将我的“迟到”作了记录,并且当众宣布,我愿意和同学们一样接受班规的“处罚”。首先我在讲台上给全体同学说了声:“对不起,吴老师迟到了。”然后完全按照班规要求,自己拿着扫帚把走廊和楼梯打扫干净了。当我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迎来的是全体同学信任的目光,我当时就觉得自己的第一步成功了。
2.爱——教育永恒的真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纯粹的“传授知识”型教育逐渐暴露出了它的弊端:知识与感情失去平衡,导致了学生的感情饥饿,不少学生智育成绩得高分,情感、精神上却难以及格。一些学生对学校、教师、父母缺乏感情,厌恶学习,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生活中稍遇挫折便会产生失意、孤寂、烦躁、抑郁等情绪,进而造成行为上的失控。这种根源,一方面来自家庭的不良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教育缺乏情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和疏导,学生得不到正确的良好的情感熏陶与感染,不良情感得不到纠正。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课堂上,学生对某学科的喜爱往往来自于对所任学科教师的感情,相反,也会因为与某个教师在情感上的对立,排斥而讨厌其所教的科目。据此可见,教学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技能,更需要丰富的感情——爱。一位全国知名的班主任曾经说过:“热爱孩子,无私地关怀他们,是教师的天职,师德的核心。具有这种品质,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教育方法才能得心应手,离开对学生的爱,仅仅把教育视作一种手段,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无论是前面说到的“90后”还是“留守儿童”,我们都应该从心底、从内心的灵魂深处,给与学生最真挚的爱,才能以心换心,获取他们的信任和爱戴。“爱”是班主任一切工作的基础,失去了对学生的爱,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前提,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智与情感的交流,对优生的偏爱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一个班级体中,我们既要爱“成绩好、纪律好”的乖学生,更要多花时间去关爱“成绩不好、纪律也不好”的“弱势群体”,引导他们树立信心,不自暴自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常怀感恩之心去教导他们,很多时候,对他们的一个微笑、一次赞扬、一回交谈也许都会触动他们掩藏在内心深处的久违情感,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的教材丢失了,他平时很内向,我也经常试着和他交流。可能是害怕受到批评,上课时他极度紧张。我过去问清楚了原委后,叫他暂时和同桌一起看,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沒有批评他,而是将自己往届的教材送给了他。临走时他给我深深的鞠了一躬,我当时很感动,也感到自己很幸福——当自己的努力换来同学的尊重和认可时,那种幸福感不可名状。
3.“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笔者自当班主任以来,曾经采用过很多管理模式,其中既有“班长负责制”,也有“值日生负责制”,不一而足,通过经常尝试和实践,发现其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诸如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重复管理等诸多弊端。由此,笔者尝试了“组长负责制”这种管理模式,除保留必需的班委外,将全班分为8组(视具体情况而定),8个组长各自管理自己辖区的学生,包括:收发作业本(避免丢失)、纪律监督(范围小,便于管理)、考勤、帮扶等一系列职责。然后在他们中选取值日生,轮流值日,监督组长。所有班干部又接受每个同学的监督,这样一来,很多之前出现的弊端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当然,无论什么管理模式,都不是为了“处罚”而设立的,我们的爱要始终贯彻教育的全过程。以说服的教育为主,“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适当处罚只是一种方式,它可以教育孩子们,人犯了错就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督促他们今后改正。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