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四娜
(云南省福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福贡 673400)
福贡县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监测与分析
余四娜
(云南省福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福贡 673400)
2012年~2014年,采用猪细小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我县57个村饲养的部分生猪进行了猪细小病毒监测。共监测血清样品687份,结果:猪细小病毒血清抗体阳性数112份,阳性率16.30%。通过监测,基本查清了我县猪细小病毒的流行分布情况。
猪;细小病毒;监测
1.1 材料
1.1.1 被检血清
无菌采集猪耳静脉或前腔静脉血液样品,离心或静置分离血清,待血清析出后,收集血清,冷藏(冷冻)保存待用。
1.1.2 试剂
检测试剂均由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批号:(2012年、120602,2013年、130301、130402,2014年、140301)
1.2 方法
猪细小病毒ELISA试验
(1)洗涤液配制 使用前,浓缩的洗涤液应恢复至室温(20~25℃),半摇动使沉淀的盐溶解,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作20倍稀释(例如:30ml的浓缩洗涤液加上570ml蒸馏水),稀释好后的洗涤液在2~8℃可以存放7d。
(2)样品和对照稀释
(3)样品稀释:在血清稀释中按1:40的体积稀释血清样品(例如:195µl样品稀释液中加入5µl待检血清样品)。
(4)对照稀释:在血清稀释板中按1:4分别稀释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例如:180µl样品稀释液中加入60µl对照血清)。
(5)操作步骤
①取抗原包被板,分别将稀释好的待检血清和对照各取100uL加入到抗原包被板孔中,待检样品做1孔,阴阳性对照各做2孔。轻轻振匀孔中样品(勿溢出),置37℃温育30 min。
②甩掉孔中的溶液,每孔中加入稀释液200µl,静置3min倒掉,再在吸水纸上拍干,共计洗涤5次。
③每孔加入羊抗猪酶标二抗100µl,置37℃温育30min。
④洗涤5次,方法同②。
⑤每孔加底物A、B液各1滴(50µl),混匀,室温避光显色10min。
⑥每孔加终止液1滴(50µl),10min内测定结果(测定前在震荡器上轻轻震动一下)。
(6)结果判定
在酶标仪上测各孔OD630值,试验成立的条件是阳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0.6,阴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必须<0.3。
样品孔OD630值≥0.4,判为阳性,样品孔OD630值<0.4,判为阴性。
2.1 结果
采用猪细小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验,2012年~~2014年共检测血清样品687份,检出阳性血清112份,阳性率为16.30%(112/687),其中:2012年监测129份,检出阳性数1份,阳性率0.775%(1/129),2013年监测304份,检出阳性数51份,阳性率16.78%(51/304),2014年监测254份,检出阳性数60份,阳性率23.62%(60/254)。从2012年~2014年血清样品检测情况看,马吉乡送检猪血清样品111份,阳性数33份,阳性率29.73;石月亮乡送检猪血清样品66份,阳性数1份,阳性率1.52%;鹿马登乡送检猪血清79份,阳性数31份,阳性率39.24%;上帕镇送检猪血清样品95份,阳性数13份,阳性率13.68%;架科底乡送检猪血清样品157份,阳性数29份,阳性率18.47%;子里甲乡送检猪血清样品89份,检出阳性数5份,阳性率5.62%;匹河乡送检猪血清样品90份,未检出阳性数(具体检监测情况见表1、表2、表3)。
表1 2012~2014年猪细小病毒监测情况
表2 2011-2014年猪细小病毒阳性率对比图
表3 2012年~2014年乡镇猪细小病毒监测情况
2.2 分析
从猪细小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验结果来看,我县除匹河乡未检出猪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外其余乡镇均有检出阳性数。该病在我县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引种时,检疫把关不严,防制措施不得力。为促进我县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在不了解原产地疫情状况及牲畜免疫背景情况下从外县引进大批种猪用仔猪扶持给农户饲养,从而给本病的流行传播创造了条件;二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农户饲养管理跟不上等因素,致使猪抵抗力下降,病原乘虚而入,引发了本病的发生;三是养殖农户防疫意识差,疫情观念不强,对引进的种猪没有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和预防接种。
(1)从2012~2014年猪细小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验结果来看,我县猪细小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验检出阳性数112份,阳性率为16.72 %,除匹河乡未检出阳性数外其余乡镇均有检出阳性数。猪细小病毒属于二类动物疫病。
(2)由于猪细小病毒病对各种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均易感。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和带毒的公猪,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病毒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而带毒猪所产的活猪可能带毒排毒时间很长甚至终生。感染种公猪也是该病最危险的传染源,可在公猪的精液、精索、附睾、性腺中分离到病毒,种公猪通过配种传染给易感母猪,并使该病传播扩散。
(3)强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环境条件、硬件设施要满足猪生长、繁殖的要求,卫生(卫生要求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消毒(常见的消毒药有氢氧化钠、3%来苏尔、含氯消毒粉、甲醛、生石灰等)、隔离(隔离期一般为2~4周)、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一般是深埋或烧毁)等疫病防控制度不但要健全更重要的是落实。
(4)把好引种关。引种往往是导致猪细小病毒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引种前应了解被引进场猪群是否有猪细小病毒感染,怀孕母猪是否有繁殖障碍临床表现,母猪群是否做过疫苗预防接种,不能单纯以引进种(母)猪PPV血清抗体检测阴性为标准,引进的种(母)猪应先饲养在隔离场(厩)进行隔离观察,两周后无异常混群饲养。
(5)猪细小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流产、死胎及产木乃伊临床表现时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广谱抗菌类药物(如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控制“产后”感染。
(6)制定科学和切实有效的免疫接种计划,做好免疫接种。猪细小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且免疫原性良好,疫苗接种种公猪及种母猪对预防母猪感染猪细小病毒所引起的流产、死胎、产木乃伊等临床表现有着良好的效果。
[1] 曹三杰,文心田.应用斑点免疫金染色法检测猪细小病毒病抗体的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2003,39(11):3-6.
[2] 诸亚平,赵长城.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的调查与防疫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