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姿 丁 悦 黄玉玲 康祥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510150)
浅谈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杜红姿 丁 悦 黄玉玲 康祥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51015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是我国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方向。但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以满足社会对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多角度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探索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医学生医学模式人文素养
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文因素的重要性。教育部和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提出,“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职业态度和伦理行为已成为医疗实践的核心,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应树立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性化健康服务的需要。本文就医学本科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多角度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方式,探索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生培养模式。
医学生人文素养是指医学生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等途径对人文、心理、美学等方面知识进行学习与修养,形成内化与身心的特有学问、涵养、品格及气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实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实施单科办学的道路,将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离,导致了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分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商品经济使人们更加注重效率、竞争,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轻视人文素养培养,导致部分医学生政治素质底下,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的辩证思考能力;道德观念淡漠、道德底线脆弱;部分学生对病人冷漠、不负责任,对生命缺乏关爱,缺少社会责任感;文史哲知识匮乏,知识面狭窄单一,表达能力差;部分学生精神空虚、生活品位较低、盲目追求物质利益[1]。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成为培养现代高素质的卫生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
医学高校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基地,医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医学属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体系范畴,虽然医学高校培养了大批实用型医学人才,但传统培养模式只注重人的生物性,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社会、心理等其他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这样培养出的医学人才不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容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不断加剧医患矛盾,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现代医学治疗更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尽量削弱治疗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的未知影响。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和医学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高校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同时重视病人的疾病治疗和心理治疗,会从人文角度去审视医学,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思想观念,构建医学教育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医学者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仍有大部分教育者唯“技术至上”,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只要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胜任未来岗位要求就达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在医学教育中盲目追求科学技术教育,只重视医学生科学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医学教育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重视人文素养的渗透,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不仅具有全面医学技能知识,而且具备高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的新时代医学生。
(二)深化教学改革,科学设置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传统的医学教育实施单科办学的道路,将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离,注重自然科学忽视人文教育,致使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不合理。因此,要培养高人文素养的医学生,必须对目前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实现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在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标准中,60个标准里仅有约1/3是医学基础和临床的概念,而近2/3是医学伦理、医学道德、人际交流、卫生保健、管理与成本、效率与效益。这样的医学相关概念,美国、德国的人文课时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2]。而目前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只占所有课程的1.71%,人文课时占总课时的8%[3]。因此,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注重人文课程的体系建设,修订教学计划,消减课程中重复内容,增大人文课程比例,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的经验,增设人文课程,如行为学、社会学、法学、哲学、逻辑学、艺术等课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在教授医学生科学技能的同时,分析和研究其相对应的人文社会问题,全面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品质。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人文思维与兴趣,如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的人文培养,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实现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全面结合,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
(三)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人文教学水平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教育。学科的分离导致我国目前高校医学教育学科建设单一,专业划分过于明确,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脱节,师资结构不合理,学科力量薄弱,教育水平低下。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而目前我国教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或由文科学校毕业不具备医学知识,或由医学院校毕业对人文社科了解不深,不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故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很少能全面教授人文知识,造成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偏低。因此,重新定位人文素养教育的位置,聘请专职的人文教师加强人文教学,提高人文学科力量已迫在眉睫。医学院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人才组建具备高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教师队伍。对在职人文社科教师,鼓励其外出进修、留学、集体备课、跟班听课等途径提高人文教育业务水平。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搭建医学人文素质实践平台
校园环境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确保校园人文环境的导向性和有效性。但长久以来,“分裂”的医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忽略了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氛围对构建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学高校应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氛围,如定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或者结合医疗行业热点,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知识讲座、辩论赛、讨论会等深入剖析人文素养对社会的影响。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每日的熏陶中逐渐领略人文素养的内涵,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要有与之适应的人文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体检义诊、科普宣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社会经验,也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增进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当今医学模式转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医学院校应转变医学教育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切实培养具备良好医学技能及人文素养的新型医学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现代医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1]谷昊,白磊,常浩生,吐尔洪·吐逊.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59-261.
[2]连婕,燕娟,王洪奇.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8A):26-29.
[3]赵书峰,滕志香,景学安,郝岗平,韩子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卫生政策与管理,2012(25):130-133.
备注:本文的通讯作者为康祥锦。
(责编 张翼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1254);广州市教育局资助项目(1201430205)。
杜红姿(1972-),女,硕士,主要从事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