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丹(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37000)
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邵 丹(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37000)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激励机制面临薪酬制度不合理、激励机制缺少公平性、激励方法缺乏科学性、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原因分析,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优化公平环境、深入研究激励理论、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教师工资与绩效相结合、个体激励与团体薪酬相结合、实行多元化评价等路径,可以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农村教育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问题对策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关键在教师。
(一)教师薪酬制度不合理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来源不稳定,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薪酬制度不合理,导致教师的工资收入少,奖金、福利则更加少之又少。教师在职培训的机会无法获得,使得其在物质上难以满足,职业技能难以提高。
究其原因:首先,对农村教师激励机制关注不够,需求分析不足。目前,无论是在公用经费还是其他专项拨款中,相关部门都很少提及教师激励经费这个项目,特别是农村教师。其次,现有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缺失或不稳定[2]。如推行义务教育后,教师的工资福利减少,其积极性就降低。可见,政策稍有变化,其稳定性就有所动摇。
(二)激励机制缺少公平性
亚当斯提出的公平激励理论指出:“人们总是要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等的人的贡献与报酬进行比较。若两者之间的比值相等,双方就有公平感。”[1]教师的奖励机制大都非常看重中考和高考,使得高年级的教师有较好的待遇。同时,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对城市的学校有很好的奖励政策,这导致农村教师的心理有不平衡的现象,其积极性大大降低。
究其原因:首先,政策偏向、待遇不公,使得教师的内心平衡感失调,导致积极性降低。其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教育经费的缩减,使得各级教育单位的教师激励机制明显过时,而修订又举步维艰。
(三)激励方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2]
行为强化激励理论指出:“在学校管理中,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巩固、保持和强化,叫做正强化。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消退的叫做负强化。”[1]农村教师激励机制偏重于惩罚策略,而对奖励、鼓励手段的运用较少,教师的真正的需求考虑较少,缺乏针对性。例如,评职称对激励中青年教师具有较大的作用,对一个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来讲,价值就不是那么高了。有的教师需要精神激励,而不仅仅是物质激励[2]。因此,激励方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究其原因:首先,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理论掌握程度不够深入,难以将其很好地贯穿到日常的教师激励中,使得激励方法缺少科学性。其次,激励机制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缺少沟通,使得学校管理者不能及时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急需,从而导致激励效果不到位,激励效率低下。
(四)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现在我国实行教师编制制度,一旦考上了在编的教师,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由于农村中小学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这使得大多数农村教师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无论教学成绩如何都不会丢掉工作,这使得教师竞争意识薄弱,工作松懈怠慢。
究其原因:首先,学校教师聘任制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教师缺乏,农村学校的教师聘任就是校长给发的一张聘任书,没有聘任标准,使得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其次,职称评定门槛过低,大都是一些教龄长的有资历的教师得到评定,年轻的教师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有评定资格,使得年轻教师无意去竞争。即使表现好也得不到评定,这便使教师的积极性受挫。
(五)评价机制不完善,反馈机制不健全
在现实中,教师的工作评价只以学生成绩为主,谁教的学生总体成绩高,那么这个教师就可以评为优秀教师。这种只抓成绩的做法与我国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其评价与反馈机制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究其原因:首先,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主观性太强。其次,评价标准已不符合时代潮流,反馈机制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为了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激情,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政府方面
首先,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1]。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教师各方面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重视,为其提供教师在职培训的机会。其次,优化公平环境,并及时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应当从优化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公平的考核制度等方面着手。考核制度方面,应当从多方面考虑,全方位思考,多方面评判等。再次,激励机制应当适时跟随时代进行更新,增添教师的新需求,创新激励的新机制。
(二)管理者方面
首先,深入研究激励理论。管理者应当深入研究激励理论,把激励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合理地运用激励理论。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类别的教师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提高激励效率,还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教师的切实需求。
其次,完善农村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3]。严格按照教师聘任制的有关规则,符合要求的教师才能被聘任。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应当摒弃以往的以教龄长为标准的评定制度,综合考量教师的能力,才能得到相应职称评定。教师工资与绩效相结合[1]。按照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取得来计算教师的工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再次,教师个体激励与团体薪酬制相结合。对教师的激励,可以把教师看作个体来进行奖励和激励,同时也可以把教师看作一个团体,培养教师的团体意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单个教师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全校教师的积极性提高。
最后,评价标准与时俱进,实行多元化评价。现在对教师的评价大多来源于学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应当引入多元化评价,如家长多教师的评价,教师之间的评价,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等。多元化评价能够让教师自我改善,自我监督,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积极性。
[1]郭继东.学校组织与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8,87,108,109,94.
[2]葛新斌.中小学教师激励与管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86,88,111.
[3]胡小萍.教育管理理论教程(下)[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281.
(责编 张翼翔)
邵丹(1990-),女,河北邯郸人,汉,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激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