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河北省迁安市夷齐中学064400)
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
高 静(河北省迁安市夷齐中学064400)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都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短时、高效,很多教师在理解方面走了弯路,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降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基础。这样做会给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很大的阻碍,甚至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实现教学的高效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些粗浅的个人体会。
虽然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现象,但是化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点枯燥的。因此,教师要让化学教学走入学生之中,使学生逐渐熟悉化学学习,不再感觉陌生和恐惧,这也是高效课堂实施的前提。
(一)教师要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
初中生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性。当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好感,喜欢上老师的时候,他们就会在该教师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努力巩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位老师,他们听老师讲课时就会很烦躁,教学效率自然不会高。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给自己充电,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以渊博的知识、优雅的举止、风趣幽默的谈吐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被教师的个人涵养所折服。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完全由教师一人掌控的课堂教学法,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展现化学独有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化学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能够产生很多让学生叹为观止的现象,尤其是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内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需求,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展现化学的魅力,用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上化学学习。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小魔术”,利用化学变化为学生展示神奇的化学世界。笔者就曾经为学生设计过“烧不坏的毛巾”、魔棒点火等小魔术,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努力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将化学知识与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这样做学生就会感觉化学知识不再那么遥远,是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的。
(一)引导学生养成化学的思维方式
在我们现行的化学教材中,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话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探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同时需要学生涉猎广泛,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利用化学的思维完成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有序思维能力。
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都是有固定的步骤需要遵循的,它是一种有序的学习。在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时,教师要指导他们遵循由表及里、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当进行物质的性质描述时,就要让学生养成先进行物理性质的描述、后进行化学性质的描述的顺序习惯;计算时也要先把化学方程式写下来,化学方程式写对了才能进行正确的代量计算;装配实验仪器时也要遵循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也要先对化学问题进行假设,随后设计方案,再利用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
当学生养成了科学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解答化学问题方面就会有很大的优势。化学学习是不能依靠死记硬背的,那样做是进入了死胡同,无法有长远的发展与提高。
(二)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机会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要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学生探究性学习要在适当的学习内容下进行,不可毫无依据地让学生进行探究,也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盲目探究,要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有依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的探究。
(三)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策略
受个人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影响,学生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分层并不是分等级,教师切不可让等级划分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阻碍。
分层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教学的低起点,有利于每个学生参与,有利于每个学生有所收获;而多层次,则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利用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学习灭火方面的知识时,笔者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所知道的灭火方式有哪些?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随后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某个阅览室着火了,我们应该利用那种方式灭火?你能说出它的原理吗?增加了问题的难度,程度好些的学生能答上来,他们也会从中得到提高;程度差的学生就容易出错,他们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收回。这样做就能兼顾每个学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收获,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关注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学。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