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藏昌都农牧民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存在的隐患问题

2015-07-12 14:14西藏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854000
学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昌都思想观念农牧民

(西藏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854000)

浅谈西藏昌都农牧民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存在的隐患问题

滕晓华(西藏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854000)

西藏昌都市农牧民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愿意送其子女到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很大程度上说,这对于提高昌都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这值得庆祝的成绩背后,但我们也应具备些忧患意识,应看到农牧民教育观念转变的背后存在的隐患问题。本文就西藏昌都农牧民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西藏昌都农牧民思想观念隐患问题

一、西藏昌都市农牧民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国家非常重视西藏教育的发展,对西藏教育的投入非常之大,尤其是对农牧民学生到学校学习实行包吃包住包学费为主要内容的三包政策。国家投入的三包经费每年达3.3亿元以上。尽管有这么好的优惠政策,但在前几年,尤其是2010年以前,农牧民不愿意送子女上学。就这个问题,我专门对一些农牧民进行田野调查,将农牧民的教育观念归纳起来,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很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到学校学有所成后,就会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就会到别的地方工作,自己老了没人照顾,家里的活也没人干,自己也不想离开自己的故乡,所以严重影响了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2)许多家长还存在这样的担忧,子女到学校学习,知识不学到,考不上学,只有回到家中,也耽误了最佳学农活的时间,这样的话,还不如从小就让其在家学干活。(3)由于条件恶劣,交通非常不便,学生住得比较远,家近的从学校,走路要2小时才能到校,家远的,回趟家需走路一天。学生来校学习,从一年级起就必须住校。孩子太小,家长担心孩子在校吃不好,穿不暖;教师少,学生多,教师不会用心照顾学生。因而,担心小孩在校安全问题,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为让农牧民送其子女上学,接受教育,政府想很多办法,如罚款、乡干部蹲点学校等,但效果都不理想,学生到校巩固率不高。各乡政府把学生送到学校,学生却连夜逃跑,真正能把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读完的学生不多。

近两年,尤其从2012年起,昌都市农牧民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我校2002年从昌都师范学校转型至昌都职业技术学校这十年期间,招生非常困难,虽国家对西藏农牧民学生实行三包,但农牧民还是不愿意送其子女到学校接受学校教育,招生非常困难。即使招到了一些学生,但学生在校也是非常不稳定的,流失非常大,而且以前只要愿意来读,我们学校都要。但2012年、2013年、2014年这三年,我校招生非常好。尤其是今年,我校已掌握了招生的主动权,由以前的只要学生来读我校就收转变为挑选学生了,规定没有上过初中或没有初中毕业证的学生不属招生考虑范围。昌都市其他各校招生情况也比较好。农牧民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政府的政策扶持。在2012年上半年,在昌都市招了大批的协警,条件是只要有中专和高中文凭都可参加协警的考试,考上协警经过一年的试用期可参加转正考试且成绩合格即可成为正式在编的警察。而且,招的这批协警都在昌都市及所属各县、各乡镇内工作,解决了大批人的就业问题。而且他们就业就在本地,没有远离家乡,能够照顾到家里。(2)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交通、通讯等综合因素的发展。近几年,西藏昌都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外出务工的人逐渐增多。前几年,从昌都市到各县的客车都有问题,更不用说到各乡镇的客车了,农牧民出行大部分靠马。另外,通讯更成问题,联系基本上靠捎信。而今,交通、通信得到很大发展,农牧民与外界联系加强,也正在接受外界的新事物,思想观念由此发生着变化,从而促进农牧民教育观念发生着变化。

二、西藏昌都市农牧民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存在的隐患问题

(一)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对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到高校进一步就读。不管学生读到什么学历,最终都将会步入社会,面临就业的问题。已在城市享受较好的资源,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回到农牧区,认为到农牧区生活不方便,都想留在城市。而城市所需的就业人口有限。同时,昌都是刚刚撤地为市的,经济发展有限,容纳的就业人口也是有限的。若上完高中或大学的学生都不想回农牧区,势必加重社会就业负担。另外,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乡,家中也缺少劳动力。再加之,毕业后,学生在市区吃、住、找工作都需花钱。特别是如果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就会长时间找工作过程,花销比较大,必定加重家庭的负担。

(二)容易滋生享受型群体的产生

我对享受型群体简单的理解是能够跟得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科技发展派生的各项消费、各项技能都能很快适应,也能很快产生非常严重的攀比心理,但非常缺乏一种吃苦耐劳、相互谦让的品质。具体来说,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利,学生之前在农牧区生活与外界接触比较少,同时受外界的诱惑也比较少。(在此特别说明下,昌都市目前只有三所高中一所职校,且这些学校在市区及市郊区,各县没有高中,各县绝大部分只有一所初中且在县城内,各乡只有一所完小。)而学生要想接受更高的教育必须要到市里来。学生从农牧区来到市里就不一样了,接受新事物的机会多了,见识也多了。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学生对新事物很容易接受。但这些新事物的产生如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些学生很快学会了玩游戏、玩微信,一旦成瘾,就不想学习,更不用说认真学习了,哪还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就会成了名副其实的享受型群体。

三、结语

凡事要辩证地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牧民教育观念转变的背后存在的隐患问题。若相关部门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隐患问题,就会对昌都市的稳定和谐及经济跨越式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若这些隐患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昌都市的整体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1]胡春燕,阿孜古丽·多斯肯.农牧民教育——农村发展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1].科技致富向导,2014(5):251-251.

[2]久毛措.构建西藏新型职业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探讨[J].西藏大学学报,2014(4):177-183.

(责编 张翼翔)

滕晓华(1979-),女,苗族,湖南麻阳人,硕士学历,职称为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学。

猜你喜欢
昌都思想观念农牧民
论昌都“卓舞”音乐特征
医联紧密时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昌都市灌溉地麦类作物增产栽培技术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信息化是思想观念的革命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中国人民解放军昌都警备区第九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