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社会态度与适应方式的关系

2015-07-12 14:14:03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330099
学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态度公众维度

(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330099)

杨铖 武厚(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330099)

公众社会态度与适应方式的关系

胡伟煌(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330099)

杨铖 武厚(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330099)

目的:探索公众的社会态度现状与社会适应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4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公众社会态度现状与社会适应方式情况相对较好,大部分项目或维度在平均分在中等水平以上;公众社会态度与社会适应方式总体及创新、反叛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态度可以解释社会适应方式各维度10.5%-62.5%的变异,解释社会适应方式总体39.3%的变异。结论:公众的社会态度对社会适应方式有一定预测效果。

公众社会态度适应方式

21世纪是中国社会化转型时期,社会态度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我国公众的社会态度总体上较为乐观,但也有部分群众的社会态度呈现某种不确定性。由于公众的社会态度是反映社会稳定状况最重要的心理指标,而且能够影响公众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预期[1]。社会态度是指社会成员对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所处生活状态的主观感受和心理认知,其具有稳定性并能够影响主体的社会行动。同时,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社会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的倾向,有着影响人们社会性判断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功能[2]。人们对社会现状各方面的评价反映了人们的社会满意度,如果人们对社会现状各方面的评价较好,就意味着其社会满意较高。反之,则意味着公众对自身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不满意[3]。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称为应对;个体的应对方式是个体的稳定因素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4]。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动机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5]。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和实现相应地变化的能力[6]。而社会适应性是将个体的这种调节能力与社会环境相配合,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社会适应方式,即个体通常采用哪些方式去适应社会环境,是社会适应性的主要表现。社会学家R. Merton在其“社会失范理论”中,首次提出社会适应方式的概念。“失范”是指文化目标与社会结构(制度)之间存在的矛盾而导致的张力与紧张。文化目标是指社会文化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用于满足个体生存、发展需求的目标、意图和旨趣,这些目标意图和旨趣来源于社会文化本身,对个体具有整合的功能。社会文化目标的实现需通过制度性手段(即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社会为其成员提供的实现目标的合法化手段,并以此进行社会控制)。不同个体对文化目标和制度性手段存在不同的态度(即接受和拒绝),这些态度的不同组合就产生了五种社会适应方式,即创新、遵从、形式主义、逃避以及反叛[7]。

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态度将会对社会适应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对公众的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现状态度和社会适应方式的基本状况,探讨公众的社会现状态度与其社会适应方式之间的关系。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2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培训,请他们对自己的家长或亲属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样本中,学龄段(18-25岁,占7.4%),临退休年龄段(56-60岁以上,占3.7%),工作年龄段(36-55岁,占88.9%);城市人口占59.3%,乡镇人口占40.7%;男性34人,占68%,女性20人,占32%。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使用的《社会态度问卷》为项目组成员自编,《社会适应方式问卷》以马皑等人编制的为基准,个别内容经过修改。问卷采用6点计分,1为很不同意,2为不同意,3为有点不同意,4为有点同意,5为同意,6为很同意。《社会现状态度问卷》共有9道题项,分别反映了政府执政能力、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农民负担的改善情况、社会公平合理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社会风气、下岗失业状况、社会治安、官员腐败现象和群体或阶层矛盾等。官员腐败及群体或阶层矛盾反向计分,其他7个题项正向计分。9个题项与分问卷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665、0.627、0.348、0.372、0.713、0.289、0.459、0.550、0.569,问卷的α系数为0.814。《社会适应方式问卷》共有30个项目,5个维度分别为遵从、创新、形式、逃避和反叛等。5个维度与问卷总体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330、0.642、0.516、0.535、0.485,整体问卷的α系数为0.596。

(三)研究方法

总共发放问卷54份,收回有效问卷54份,问卷回收率100%。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各人口统计变量下差异分析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被试的社会现状态度总均分在年龄(F=0.904,P>0.05)、性别(F=1.785,P>0.05)、驻地(F=1.707,P>0.05)主效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量表各题项上也均无统计学差异。同时,被试的社会适应行为总均分在年龄(F=0.685,P>0.05)、性别(F=0.290,P>0.05)、驻地(F=1.587,P>0.05)主效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量表各维度上也均无统计学差异。

(二)社会现状态度分问卷结果分析

从其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首先,公众对农民负担改善情况(M=4.300,SD=1.137)、政府执政能力(M=4.070,SD=1.072)、社会治安(M=4.070,SD=1.207)等方面的评价较好,这三个方面的项目的同意率都达到74%以上,而不同意率26%以下,平均分在4以上。可见,总体上,公众对农民负担改善情况、政府执政能力、社会治安的状况是满意的。其次,公众对社会保障(M=3.930,SD=1.269)、下岗失业状况(M=3.670,SD=1.240)、社会政治经济(M=3.390,SD=1.299)和社会公平合理(M= 3.480,SD=1.221)的评价稍差。最后,公众在社会或阶层矛盾(M=2.370,SD=0.839)和官员腐败现象(M=1.850,SD=0.949)方面的评价都不理想,得分最低。

(三)社会适应方式分问卷结果分析

从其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处理目标和手段的关系时(遵从M=4.355,SD=0.649),公众更倾向与合制度化的需求。相比其他几种适应方式,遵从是公众主要的适应方式。其次是形式,以形式主义的方式适应的人,顺应但不认同。创新维度(M=SD4.179,=0.816)平均分偏高,当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冲突不能够很好的解决时,公众并不完全采用偏激的方式,虽然这些可能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但是却能够作为一种潜规则存在于公众的行为取向中,得到认同。逃避(M= 3.383,SD=0.865)和反叛(M=3.289,SD= 0.897),两者都在平均分以下,可见,大部分调查者倾向于否定态度,即当冲突或矛盾出现时,公众并不会倾向于选择反叛或逃避的行为方式;遵从和形式主义还是公众主要选择的行为适应方式。

(四)社会现状态度与社会适应方式的关系

用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考察公众社会现状态度中各因素及与社会适应方式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公众的社会现状态度总分与社会适应方式总分呈显著负相关(-0.393),创新和反叛维度与社会现状态度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和-0.433。形式主义和逃避维度与社会现状态度总分也呈负相关,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在遵从维度上与社会现状态度总分呈正相关,差异不显著。只有在社会保障状况项目上与遵从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7。

(五)社会现状态度对社会适应方式的作用分析

为了解社会现状态度对社会适应方式的预测力,以社会现状态度为自变量,分别对社会适应方式5个维度和总分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公众的社会现状态度对社会适应方式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现状态度可以解释社会适应方式各维度10.5%~62.5%的变异,其中能够解释社会适应方式总分39.3%的变异,解释创新维度62.5%的变异,解释反叛维度43.3%的变异,且都是显著性的变异。

四、讨论

(一)公众的社会现状态度

公众的社会现状态度得分各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同以往马皑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但是具体的项目得分有些差异,例如,本研究结果在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官员腐败和群体或阶层矛盾等项目上均低于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3],并且总平均分也低于其他研究。这可能与本研究结果选取调查者的受教育水平偏高,以及调查者选取的数量偏少有关,容易产生误差。调查者的受教育水平高,可能对社会各方面的要求严格,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容易导致,对社会的态度评价相对较低,这与国内的相关研究是相同的[3][8]。

(二)公众的社会适应方式

公众的社会适应方式得分普遍较高,说明公众在处理文化价值目标和制度化的手段之间的关系时,倾向于选择遵从、形式主义和创新的适应方式,这与国内的调查研究结果类似[3],但是本研究的平均分低于其他的研究成果。这也可能与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政府的服从度越高[8]。同时,与马皑等人的调查结果对照,该量表研究结果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现状态度对社会适应方式的预测作用。

(三)社会现状态度与社会适应方式的关系

社会适应方式是反映一个人对外界环境应对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个体适应方式的选择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社会现状态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来社会现状态度与社会适应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在五个维度中只有创新和反叛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维度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在社会现状态度对社会适应方式的回归分析中,除遵从维度外,对其他各维度与总量表的回归系数也均为负值。国内的相关研究中,两者的相关或回归分析均呈显著性相关[3]。这可能与本研究选取的调查者受教育水平较高,人数选取较少有关。

[1]张莉.我国公众社会态度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27-31.

[2]Cook J,Bird G.Social attitudes differentially modulate imitation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 s[J].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2011(211)∶601-612.

[3]马皑.中国人心态扫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4]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5.

[5]车文博.心理咨询百科全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6]田澜.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4(1)∶41.

[7]马皑.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2(3):377-387.

[8]辛闻.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责编 赵建荣)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311319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BSH071)、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2JY05,13JY31)阶段研究成果。

胡伟煌(1992-),男,南昌工程学院学生。

杨铖(1982-),男,讲师,硕士,南昌工程学院教师。

武厚(1985-),男,助教,硕士,南昌工程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态度公众维度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态度决定一切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