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2015-07-12 14:14:03河北省宁晋县教育科学研究所055550
学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生活

(河北省宁晋县教育科学研究所055550)

浅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谷月蕊(河北省宁晋县教育科学研究所055550)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相对而言,习作能力较其他三种能力层次更高,培养更难。因此,习作教学成了令许多语文教师深感头疼之事。学生一提到习作就紧皱眉头,心生畏惧。由此,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软肋。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习作能力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出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更能具体体现学生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小学生不愿习作、害怕习作的现状,如何让学生乐于习作,进而培养他们的习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呢?这已成为所有小学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

(一)缺乏兴趣,畏惧习作

几乎每次到作文课,大多学生都俯桌叹息,一副无奈的表情,就连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也鲜有兴趣,总是希望教师能做详细的写前指导,开头怎样写,中间写什么,如何结尾等,甚至希望有例文可仿照、抄写,延长交作文的时间。指导之后又怎样呢?多数学生还是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无从下笔。

(二)胸中无物,套作严重

习作必须以大量的书籍阅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虽然《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推荐了学生的必读书目,但由于家长和教师受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的影响,不愿静下心来读书,不能给小学生很好地做出表率,导致他们宁可空余时间玩电脑游戏也不愿读书,即便是被强制读书,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小学生习作的源泉,小学生除了在课堂端坐学习之外,本应该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或走出学校体验生活、感受自然。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安全重于一切”思想的束缚,学校更愿意将学生圈在学校,圈在教室,用作业打发学生的时间。于是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基本生活状态是“教室学习——厕所方便——回家作业”。没有书籍阅读和生活体验做基础,学生习作时只能胡乱编造或进行套作。

(三)内容空洞,语病频出

学生习作应做到言之有物,描述生动,中心明确。但现今小学生的习作普遍存在内容空洞、语言干涩、描写不到位、情节过于简单的问题。他们不能将生活场景生动地写出来,不能将故事情节曲折化,不能将画面的优美加以描述,甚至不能明确地将中心表达出来。习作就像是记流水账,淡然无味。再者就是学生习作中语病频出,错别字不断,甚至难以成文。

二、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习作愿望

小学习作教学之所以难,难在学生对习作没有发自内心的冲动、欲望与兴趣。因此搞好习作教学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首先,顺应小学生天性。小学生的天性是什么?是活跃,是好玩。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应重视习作前的指导,带领学生回归到他们熟知的生活或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他们在回归中体悟生活,形成感悟,积累素材,产生表达欲望,进而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学”。其次,张扬小学生个性。小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同的个体喜好有别,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去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在习作时,假如给学生太多的束缚,让学生“戴着脚镣跳舞”,势必僵化他们的思想,影响他们的创造力。所以教师可尽量减少命题习作,让学生自由书写,在张扬个性中体验习作的快乐。再次,贴近小学生生活。教师可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布置习作内容,让学生将习作视为多彩生活的延续,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无尽动力。

(二)丰富积累,使学生拥有习作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走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探究发现,在生活中萌生创作灵感。比如安排一堂“卫生清洁”课,带领学生协助环卫工人清扫马路,让学生亲历劳动的辛苦并体验环卫工人的艰辛,随后让学生将劳动中的所观所感写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同时,教师要建议家长多带着孩子出去开阔眼界,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引导孩子平时多注意观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应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内,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和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图书。当然,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好读书的典范,还应建议学生家长多读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拥有丰厚的阅读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有“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三)指导方法,使学生掌握习作技巧

产生了习作的冲动和愿望,腹中又有丰富的积累,若再加上教师指导精当,学生就能游刃有余地抒发心中所思所想。入选小学教材的文章均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且值得小学生玩味借鉴的好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习作”的意识,充分将教材这一形象直观的范例利用起来,让学生反复品读,教师恰当归纳写作技巧并指导学生借鉴迁移,为学生写好习作开辟一条便捷之径。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可引导学生学习围绕表达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苏格兰社会改革家托马斯·格恩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都是一点一滴完成的。”既符合教学原理,切合小学习作教学实际,又能有效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可持续习作能力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长期不懈的探索。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及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习作教学的发展之路,循序渐进,从点滴做起,就一定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营造出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习作的良好氛围。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生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我是小学生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