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课堂高效课堂

2015-07-12 14:14:03福建省沙县城一小学365500
学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主人探究数学

(福建省沙县城一小学365500)

自主课堂高效课堂

潘小民(福建省沙县城一小学365500)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课上,教师巧妙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同时引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生成各种相关问题,再辅以适时点拨,疏理相关知识,并把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外,实现数学生活化,就能构建出学生自主的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自主生成参与延伸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地位、作用和权利就显得尤为突出,它既意味着新时代数学课堂的气息,又是教师挑战的一个全新的视角,更是数学教师有责任追求和更新的一个领域。然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虽然是数学教学凸现的热门话题,却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要落到实处,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前提来驾驭课堂教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探究中让学生走进自主学习,在求异中延伸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一、巧于引导,自主参与

自主参与,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的关键,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由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诱导与选择,教学形式的确定与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检验等,都必须围绕学生进行,即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自主探究中必须让学生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想象,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信心。与此同时,还要给学生多一些创新的时空和机会,更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兴趣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使其想象得更合理,创新得更成功。

例如,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空间概念的数学问题时,没有辨别方向的器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找到符合或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展开话题,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圈,使数学问题生活化。针对这一难点问题,我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寻找生活中有规则和无规则的数学问题,从而不断地去完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了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我组织学生自己去想象、创新,从不同途径去搜集生活素材,从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建立自信心。同时组织学生与他人合作,从他人身上吸收知识养分,从而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二、精于探究,自主生成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既传统又现实的问题。说它传统,是因为历来被小学数学教学所重视,总是被教师不同程度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渗透、开发和利用;说它现实,是因为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人”的理念。那么摆在我们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严峻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其间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地位真正落到实处。再者,外部条件与内在因素应相互作用和影响,让它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使其共同肩负着圆满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并共同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以“8+9等于多少”这道题为例,当一位学生道出:“我是摆小棒知道的,我用凑十法,把9分成2和7,8加2等于10,再加上7等于17……”突然另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喊道:“老师,他们的算法都比我差,我还有更好的运算方法:我把8+9分别看做是‘10+10’等于‘20’,然后再减去‘3’等于‘17’。”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回答给惊呆了,同学们也睁大眼睛盯着这位学生。我仔细一想,这位学生对数学问题自主参与的情感是多么丰富,多么深厚,话语又是多么纯真!于是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对所有的解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的、深入细致的讨论,从中筛选出最优化的解题方法,并让他们在求新求异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这一互动过程,正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真实写照,使传情华而有实,它也是一种可开发和利用的学生资源,折射出一种自信、诚恳、直率的隐性教学资源,更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态度与价值观表现所在。

三、思中求异,自主延伸

自主的延伸,实际上是兴趣的延续。有了兴趣,就能把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并迫使学生的积极性由潜伏状态向活动状态转移。延趣也往往出现在课的结束部分,因为这个时间段里学生那激昂的情绪已渐渐处于低潮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宏观调控,也就是对教学内容加以更新、求异,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多样地实施,在教学策略上通盘考虑并做足文章,下足工夫。实现这一目标,更新、求异是前提,兴趣的维持与延伸是更有效的途径,这样学生的精神状态就能保持乐而不疲。

例如,学了《时、分、秒》一课知识后,进入复习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一道既耐人寻味,思考性又强的趣味数学题。即“1”≠“1”(1不等于1),于是又一次引领学生带着有疑团的数学问题,闯进生活天地去遨游遐想,让他们凭借生活经验列举数学问题。此时的学生兴趣盎然,情趣高昂,似乎达到了忘我学习的境界。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答案无所不有:“1”元≠“1”角,“1”斤≠“1”两,“1”时≠“1”分,“1”分≠“1”秒……在此基础上说说不相等的理由,直至导出“单位”上的不同,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这样的设计有效地突破了时、分、秒概念含糊不清的难点,并清晰而扎实地掌握了时间关系的概念,同时时间单位及其他单位的抽象性、进率的特殊性也在学生充满趣味的自主活动中迎刃而解。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教学只要教师用心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孕育出无限的生机和力量,那么学生的地位、作用和权利也不是一句泛泛而谈的空话了。因此,教师的导要尽量避免华而不实、浮于表面或流于形式,重要的是善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成,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林朝武.开展“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J].新教师,2013(11).

[2]黄美红.数学也要讲究语言艺术[J].新教师,2014(5).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主人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主人有的我也有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弓的主人
主人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