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专业背景再塑平台打造基础医学一流师资队伍

2015-07-12 18:51方皓舒沈玉先汪思应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21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医学教育

方皓舒,沈玉先,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构建专业背景再塑平台打造基础医学一流师资队伍

方皓舒,沈玉先,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基础医学师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年资教师对生物医学迅猛发展了解不够,而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医学背景知识。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教师进行专业背景重塑,提升教学整体水平。该文通过设计、研发“教师专业背景再塑造”平台,设计具有统一标准、高度执行力和易于操作的远程教育平台系统,对高校基础医学教师专业背景再塑造、生物专业背景再塑造和医学专业背景再塑造3个方面的教育培训,改善教师专业背景,通过提高基础医学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来达到提高医学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教育,医学; 学生; 医学; 教学方法

医学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由于生物医学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提高,加之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扩招等因素,也给这一高投入、低和慢回报的精英化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突出体现在教育质量呈现下滑趋势。各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边在政策层面开始强调高等教育包括医学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一边开始加大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师资队伍以提高质量。但医学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影响教育质量因素很多,许多工作亟待开展。

1 我国的医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中发展与问题并存,创新医学人才培养需求与教育质量下滑趋势之间的矛盾突出。从1866年博济医学校的成立至今,我国的西式医学教育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2],包括建立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医学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医学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也有明显提高,60余年来,医学教育为我国卫生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目前,我国已形成世界上学校最多、学生最多的高等医学教育规模。

这些努力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独立医学院为主体的高校性质层次繁多;培养目标笼统单一;扩招及缺乏辅助面试等学生选录措施导致的生源质量降低;学制不一且多为一次性不完整的教育结构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医学教育质量呈现下滑趋势,与社会对创新医学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本科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过大,医生独立工作能力及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增大,医疗质量提高速度不快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政策措施[3],明确提出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要求调整高等学校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大医学教育投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因此,如何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是极具研究意义的课题[4]。

2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影响医学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在社会上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物医学的进步,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更高;另外,医学教育是高投入、回报慢的精英教育过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及医学教育模式尚不能完全符合其要求。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师资队伍水平[5-6]。

我国医学教育尤其是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类[7],临床医学教学主要由临床医生担任,而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复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础医学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动力,基础医学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培养水平,医学生质量下滑不仅影响临床工作,更会影响临床医学教学工作。因此,基础医学师资队伍水平是制约医学教育质量最关键的“瓶颈”因素之一。近年来,尽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数量、学历结构等有了明显的改善[8],但是基础医学师资队伍水平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3 通过专业背景再塑提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

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高校大量扩招,师生比例明显下降,教师疲于奔命于课堂教学;其次是高校科研等额外任务明显增加。这些均导致高年资教师难以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专业进修学习,加之职称晋升终身制,以及现代生物医学发展迅猛等因素,使这些高年资教师存在知识结构的老化,缺乏对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的充分了解。在新进教师队伍中尽管具备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明显增加,但由于教师待遇普遍低于临床医生,具有临床相关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多选择临床工作,只有生物相关专业因无资格获得临床医师执业资格证而进入基础医学教师队伍中,其临床医学背景知识严重缺乏。这些因素均严重制约了基础医学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发展。

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本院现有教职工人数243人,其中正高职称38人,博士研究生学位103人。教师人数近10年来增加了1倍,但由于招生人数增加约3倍,因此,师生比例明显下降;且具有临床医学背景的高年资教师中,对现代生物医学中如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干细胞及转化医学等相关知识进展了解不多,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承担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任务;学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后,近3年来引进博士研究生学位年轻教师34人,其中仅7人具有临床医学专业背景,其余27人均未受过正式临床医学教育,在基础医学教学工作中难以发挥优势,导致基础医学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从而导致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下滑的连锁反应。作者认为,对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关注不够,尤其对其专业背景重塑没有进行系统工程建设是教师质量下滑的根本原因[9]。

本校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一直走在本省前列,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工作的过程中,作者率先关注到基础医学师资队伍中专业背景重塑问题是影响医学高等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高年资教师中对生物医学迅猛发展了解不够,而新进教师中严重缺乏医学背景知识,为此,教师构建了远程教育平台,进行专业背景重塑,提升教学整体水平,满足医学创新人才培养需求[10]。在高年资教师中加强生物医学相关领域进展培训,在无临床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中开展医学专业知识普及工程,同时建立一套评价体系。

4 建立基础医学教师专业背景再塑造平台

针对基础医学教学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作者提出通过“专业背景再塑造”项目。本项目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试点,构建创新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培训体系,实施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能力培养”再教育项目,通过对培训项目的研讨及评估,确立规范化的基础医学教师综合能力培养流程,全面提高本校基础医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医学教学能力。本项目通过构建基础医学创新师资队伍培训体系并建立辐射全省的远程视频继续教育平台和考核评价系统,对基础医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基础医学教师综合素质,满足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其具体项目设置如下。

4.1 构建“专业背景再塑造”平台系统 作者设计并开发远程教育系统,用于建立基础医学师资队伍专业培训项目。该视频教学系统功能如下:建立相对独立服务器挂靠于学校网站,建立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培训网页,并设置教师登陆注册入口,对教师进行分配账号后自动进入学习档案管理系统,并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块(表1),通过观看视频讲座、PPT及其他文本材料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学习结束后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选择重修或进入考核。后台管理者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估给出成绩,换算相应的积分,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取得一定的积分,作为单位各种考核的依据之一见表2。

表1 “专业背景再塑造”课程模块设计

表2 专业背景再塑造”项目教师考核标准

4.2 建立培训体系

4.2.1 注册终身学习档案系统 根据已建立的教学平台体系,教师在注册后,个人信息即录入培养档案管理系统,学习期间参加各类视频讲座培训,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授课试讲,发表学术论著、论文,编写教材及科研工作等情况均在线录入《师资培养记录手册》,教学平台在进行个人数据保存的同时,将数据上传至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4.2.2 建立培训督导系统 为督促检查培养方案落实情况和培养效果,教学督导考评组通过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培养继续培训情况,每学年组织1次全面检查验收,同时将培养情况与晋升职称挂钩。考评内容包括:(1)培训内容完成情况考评。考察教师是否能够按照培训平台要求全程相应的视频课程,并高质量完成考核项目,取得继续教育学分。(2)教学能提升考评水平。通过对教师实际授课情况、教学论文发表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程度进行评估。

5 展 望

作者设计和构建“教师专业背景再塑造”平台,并量身定做“个性化能力培养”方案,设计具有统一标准,高度执行力和易于操作的远程教育平台系统。

本项目顺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从全面提高基础医学教师教学水平的角度出发,构建“专业背景再塑造”远程教育平台,旨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并设计具有统一标准,高度执行力和易于操作的远程教育平台系统,最终为培养新型全面的医学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1]姚小飞,秦文刚.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14-15.

[2]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2012年修订版)[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3):321-334.

[3]林燕.“最难的是凝心聚力”——卫生部政法司司长刘新明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前后[J].紫光阁,2012(9):33.

[4]黄桂成,王明强,文庠.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154-156.

[5]高伟成,董祥林,乔星,等.临床教师基础医学再教育对提高其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1410-1412.

[6]唐新明,杨碉娜,陈江,等.师资队伍状况对高等医学教学水平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6):150-153.

[7]何军,黄平,蒋尔鹏,等.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33.

[8]张顺能.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师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增1):252-253.

[9]Gonzales R,Handley MA,Ackerman S,et al.2012.A framework for training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implementation and disseminationscience[J].Acad Med,2012,87(3):271-278.

[10]陈雨露.构建研究性学习制度,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J].中国大学教育,2013(10):3-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1.062

B

1009-5519(2015)21-3350-03

2015-07-09)

方皓舒(1984-),女,安徽阜阳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肝脏免疫的研究;E-mail:fang.haoshu@hotmail.com。

汪思应(E-mail:sywang@ahmu.edu.cn)。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医学教育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