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花
目前,综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理念,倾向认知,忽略情感培养。高职人才培养中,部分学校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教育,忽略了学生情感的培养、素质的养成以及技能的训练。人才培养满足于传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甚至有些教师应付教学内容,不想钻研,人才培养得水平停滞不前。当今的人才培养,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开展理论、实践、网络等人才培养活动,在这些多样的人才培养活动中验证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吸收理论知识,外化为行动表现,并且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培养方式,多为单向灌输,缺乏双向互动。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以传统的单向灌输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师讲,学生听。虽然有些学校做了一些改进,比如换个名称或者换种形式,但是这种所谓的创新只是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没有击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要素,达不到真正启发学生的目的。应该追求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
3.培养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延伸。在培养内容和学时安排上,本科和专科统一安排。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应该具备高职特色,这一点比较欠缺。高职院校虽然做了一些变革,但是“企业文化进课堂、工业文明进校园”做得还不够,人才培养没有延伸到企业和工厂,已有的项目培养、活动教学还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部,没有走出去。
另外,人才培养借助的工具虽然不是传统的教材、黑板、粉笔,但是多媒体的运用还不够,网络的资源和手段还没有充分、合理的运用。
1.知识基础薄弱。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也在下降,大多数学生文化知识薄弱,高考成绩偏低。某些高职高专学校录取分数线即是提档线,所以学生高考成绩大多为两三百分,甚至还有部分一百多分的学生,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基础很薄弱,所以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能力不高。
2.学习目的功利化。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一门技术,对于政治公共课,他们认为是“无用”的课程。学生学习的功利化目的,使人才培养成为学生的消遣课,只是为了拿到学分。同时,学生认为人才培养内容“大”而“空”,没有实际意义,对于自己找工作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对于能够安身立命的专业课相对比较用心。
3.心理问题凸显。高职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心理自觉不如本科学生,面对其他同学进入重点大学,自己心里有落差,产生自卑心理。加之,多数学生为90后,多为独生子女,外出读大学,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和家乡,生活开始自理,容易迷茫、苦闷、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生活不适应的同时,还要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产生了逆反心理。
4.价值观念多元化。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纷繁复杂的信息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娱乐等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同时,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理想信念等产生了动摇。少部分学生道德水平滑坡、情感冷漠,这些都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总起来看,大学生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立体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立体化”。
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是提高人才培养实效的关键环节,立体化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形成三个课堂的联动机制。“第一课堂,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活动;第二课堂,指结合理论人才培养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指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①
1.改进第一课堂,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第一课堂,主要是指人才培养层面,以“专题学习+项目训练”的方式来完成。
专题学习,优化整合了原有的章节学习内容,对于本专科统一使用的教材进行了优化整合,使其更适用于高职学生。这样既避免了教材内容的重复,又突破了章节限制,同时专题名称的设置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通俗的案例讲解、故事分享、影视欣赏等。每个专题既包含丰富的案例、故事、影视,还有名人名言、红色歌曲、阅读书目等,丰富的专题资源,使得史论结合,减小了学习的难度。
项目训练,主要是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在不同的项目活动中体验理论知识。项目训练活动,既包括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专题讨论、焦点辩论、主题演讲等,又包括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典型示范、视频拍摄等;既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又有以艺术表演为主的红歌欣赏、小品表演等。项目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样,同时又与专题学习一一对应。
2.强化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第二课堂,主要是指与人才培养相衔接的校园品牌活动和校内实践活动,突出校园文化的功能性。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专题辩论赛、社团活动、文艺演出(如12·9合唱)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延伸,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理论感知。校内实践活动包括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校园实践活动 (如“重走长征路”),专业实训中的人才培养,等等。同时,利用互联网建立起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外交流,方便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能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拓展第三课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三课堂,只要是指校园以外的实践活动,即社会实践。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人才培养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社会实践能够更深入地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果,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如暑期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等;还可以进行社会体验,如2元钱体验活动。通过这些方式,人才培养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提高吸引力和实效性。(作者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本文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4—2015学年度校级教研教改课题“高职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SJGYB05)研究成果。
[1]贺晓娟.高校“思政”课“多维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6).
[2]张辉.论思政课“讲、议、看、做、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创建[J].教育与职业,2008(6).
注解:
① 吴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评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