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指导摭谈

2015-07-12 01:52叶小卫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叶小卫

摘 要 作文教学是提高小学生整体水平的关键,但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仍困惑着广大教师,学生自始至终害怕作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文前指导言简意赅、文中训练抓住时机和文后讲评指点迷津等方面阐述了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指导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作文 优化指导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105-02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教师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做了大量的探索,但作文教学的髙耗低效依然困惑着广大教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如何清除改正作文教学的弊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文前指导言简意赅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该让学生明确写什么内容,作文要求是什么。主要指导学生明确作文的范围、文体、字数等要求,审清题意。对于小学生而言,习作前老师的指导是必要的,应该以谈话为主,做到言简意赅。在谈话中,老师更了解学生所写的题材,在对话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每次作文前不必用范文引路,粗略讲讲本次作文需要注意的地方,突出什么,然后由学生自己大胆想象构思,从生活中挖掘小题材,适当引导,然后撰写提纲,组织材料语言,下笔作文,一气呵成,最后修改润色。这样的作文才是原汁原味,浑然天成。

二、文中训练抓住时机

作文训练周期要短,次数要加强,每个星期至少要有一次作文,建议作文指导后趁热打铁,马上就写。经过老师的点拨,有的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灵感一触即发。作为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这种作文训练最佳时机和最佳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胸有成竹,不吐不快”的心理状态。如果失去最佳时机,时过境迁,提起笔来,再没有当初的那份激动,写起来也黯然失色。如:每次春游后,当教师要求学生把春游的见闻写下来时,学生总是兴趣索然。有的学生说:“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去春游呢!”他们已经厌烦了“春游必写景”的旧套路。因此,教师大胆地抛开原来的教学设想,让学生用眼睛当摄像机去捕捉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然后定格一个最喜欢的镜头,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心情愉悦,思维灵活,表达自由、流畅,兴致勃勃地展示着自己看到的最动人的一幕。一个学生写了《整装待发》:“在学校操场上,我们穿戴整齐,聆听着校长的教导,时刻准备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还有的学生写了《她真美》《“一”字形队伍》《太不应该啦》等。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内心的真切感受。这样的练笔挣脱了“春游必写景”的旧套路,放松写作内容的束缚,让学生自由地“写自己想说的话”“把最新奇有趣、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便在练笔中很好地得到张扬。

三、文后讲评指点迷津

作文的评讲要及时,时间拉得越长,学生对作文的印象就淡忘了,难以激发其听课的兴趣。作文评讲要有重点,有的放矢。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评讲,讲深讲透。作文评价要分层对待,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对于优秀生,应该多在作文中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针对没有写具体的地方应该批上如何将之具体化的建议,而不是包办帮他写具体;对于差等生,只要其作文中有一两点达到要求,就应予以肯定,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最后,学生根据老师的初评意见后,再次修改,让他们真正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例如在讲评续写《山坡上的小红花》时,(山坡上,有一株很美丽的植物,开着鲜艳的红花,经过的人都被吸引住了,大家对着它,指指点点……)时,教师先请几位小作者宣读各自思想倾向不同的作文,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最后教师逐一评点,肯定全体学生对于“面对别人的表扬时不能得意忘形”的主题的把握,同时,又指出假想旁边小芽对小红花的骄傲自满采用针锋相对的稍逊一筹,褒扬假想小红花被移栽到城市大花园中,比对其他美丽花朵的谦虚而自觉羞愧的高明想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如有个同学原来写作水平很低,但他认真习作,搜集并在文中运用关于谦虚的名言警句以及人物故事,有理有据,分析清晰,写得很好。笔者在班上表扬这个同学,使他受到了鼓舞,其余同学也受到了一次传统教育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总之,有效组织习作讲评,将使落实立德树人事半功倍。

很多学生作文平平淡淡,缺乏情趣,究其原因,不是缺乏生活体验,也不是没有感受,而是不善言辞。例如对于“学骑车”这件事,甲生描述如下:“我坐上座位开始骑了,可没骑多远,车子就倒了下来。”乙生却这样写:“我骑上了自行车,先学怎样掌握平衡。可是,这自行车龙头偏不听我的使唤,没骑多远,我就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摔得人仰车翻。就这样上上下下,我不知摔了多少次,摔得我脚青手肿,我真不想受这份苦罪了。可是怎么能受一点儿轻伤就泄气呢?一定要紧咬牙关坚持下去。接着,我又把自行车推到斜坡上。人坐在上面,抓住刹车,右脚踏右踏板,然后放刹车,车就会滑一段时间。可没想到,我刚坐上去,就摔了个狗啃泥。” 两位学生对同一件事的体验与感受是一样的,但表述却有天壤之别。其原因是,乙同学把过程细化了,先写“掌握平衡”,接着写“下斜坡”,用“人仰车翻”、“脚青手肿”“狗啃泥”写出摔倒时的样子和神态,还用“咬牙坚持”写出“我”持之以恒的决心。多么生动形象!因此,教师在作文讲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练笔的内容,更要关注学生言语表达是否准确与生动。

教师只有更新教学理念,强化主体意识,尊重科学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从写作中得到快乐,才能够使每位学生真正喜欢作文。我们期待我们学生能应景生情,应文忆事,真正领悟“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真谛。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小学作文教学新概念研究[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王光中.小学作文的新发现[J].小学语文教师,2013,(5).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生作文兴趣培养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