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5-07-12 11:18万聂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万聂才

摘 要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高中数学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题型、课程整合等几方面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36-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并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从表面上看似乎走进了新课改的最佳状态,但认真地品味也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研究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评价结果的过程。优化教学设计,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一方面是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终点,是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又要恰当、集中。每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往往不只一个,在备课时教师要十分熟悉教材体系和教学标准的要求,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的状况,确定恰当的知识点和练习作为教学目标。2.优化教学过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复习引入、讲授新教材、练习巩固、课堂总结五个阶段。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要打破程式化,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现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打破教学过程中比例失调、节奏缓慢、气氛松散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现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的,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先提出一个通俗而有趣的问题:用一张报纸(厚0.1毫米)对折30次,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如果对折100次呢?在学生做出了种种估计后,教师提出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感到惊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推导出通项公式。通过这样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如求过点(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有两个:x+y=5或3x-2y=0。如果学生按常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话,就会忽视截距是0的特殊情况而得不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形成、结论的推导、方法的思考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