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醉舟》的意象分析及背后的哲学内涵

2015-07-12 12:25常林林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10119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兰波波德莱尔象征主义

常林林 (陕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710119)

论《醉舟》的意象分析及背后的哲学内涵

常林林 (陕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710119)

《醉舟》是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观。是一个青涩的少年诗人所创作出的天才之作。兰波在创作《醉舟》时年仅十七岁,虽从未见过大海,但凭借诗人天才般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成为象征主义诗歌中程碑式的作品。通过对《醉舟》的意象分析,折射出《醉舟》所要表达的哲学内涵以及时代心理和精神需求。

醉舟;兰波;象征主义诗歌;哲学内涵

作为一个通灵者诗人,年仅十七岁的阿尔蒂尔·兰波于1871年7月完成了其代表作《醉舟》。值得注意的是,兰波在创作《醉舟》之前,曾于1870年8月、10月和1871年2月三次离家出走,游荡在欧洲大陆山岳田园之间,在创作《醉舟》之前并未见过真正的大海,也未真正到达过美洲。所以兰波笔下的大海并非现实中真实的大海,而是兰波在迷醉之时想象出的幻觉之海、梦境之海,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兰波写出了《醉舟》这一真正的诗篇。

一、我感到纤夫已不再控制我的航向

进入现代之后艺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自柏拉图时期,艺术就是真实世界的模仿品,人们通过文学体验世界的情感,通过绘画认识世界的色彩,通过音乐聆听世界的声音,这个时期的艺术是人类作为有限个体与无限世界进行沟通对话的唯一途径。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一直都是以对真实世界反映的拟真程度来评判的。但是进入现代之后,艺术遭遇了科学的严峻挑战,不再是真实世界的唯一反映,其在拟真程度上也遭到了科学的严重挫败。无论艺术作品在艺术家匠心独运的创作之下如何与真实世界贴近,都将成为个人化情感支配下对世界伪真实的反映,绘画艺术完败于摄像技术,文学艺术在电影技术面前也不值一提。艺术正一天天失去着观众,人们也越来越愿意通过科学技术去体验真实世界的真实,而非通过艺术作品去感受虚幻艺术家所创造的真实,艺术家笔下的世界越来越像是一个“人造的自然”,正遭受着人们的非议和质疑。

这是时代给予艺术的挑战,其真实的反映于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中,艺术家们只得另辟蹊径,重新寻找艺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定位。诗人作为文学世界中最纤细的神经,首先发难。波德莱尔于1857年为世界带来了他的杰作《恶之花》,成为了即但丁之后近代的最后一位诗人,现代的第一位诗人。《恶之花》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在于其诗歌感应论和契合论的提出。在波德莱尔著名的《契合》一诗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得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其相互的关系是互为交流,互为契合的。在弗莱的《文化的剖析》中提到:“象海洋和森林这样的自然物质的普遍形象反复出现在大量诗作中并不能看作是‘巧合’。”而在自然这座神殿之中,万物之间则组成了一个互为象征的统一体,是一座“象征的森林”。人类从“象征的森林”里穿行,森林以“熟识的眼睛”注视着人类,向人们发出信息。可见,在波德莱尔的创作观念中,世界已不再是以往文学视界下的表象世界,而是一个相互对应,相互参照的世界。诗人的功用,便是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通过诗歌表现出表象世界之下的内在真实。可以说,文学在波德莱尔的笔下获得了重生,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非能用科学技术来表达,这时文学便再一次找到了合适的定位。当人们厌倦了对客观世界的细致描述,当文学上的自然主义宣告破产之时,波德莱尔为文学找到了其科技时代存在的位置,使文学再一次充满活力。

兰波作为与魏尔伦,马拉美其名的法国象征派诗歌三主将,其创作思路自然秉承了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的创作原则,在波德莱尔的创作观念之下提出了“通灵者”的观点。兰波认为“想当诗人,首先需要研究关于他自身的全部知识,寻找其灵魂,并加以审视、体察、探究。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灵魂,就应去耕耘它”,“我认为应该是一个通灵者,使自己成为一个通灵者”,在兰波看来,自己的幻觉即世界的表象,自己幻觉之后感受到的真实则是世界表象之后反映出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只能由艺术家表现出来。兰波个人的灵魂,可以说就是世界的灵魂,而兰波幻觉中的大海,也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大海。

二、我撞上了不可思议的福罗里达

当兰波驶入大海之后,“风暴祝福我在大海上苏醒”,这是自然在庆祝人类挣脱了理性的缰绳,庆祝人类进入了自由的大海。诗人在那种彻底迷醉的状态下,此时的大海也脱离了人类理性的束缚,同诗人一起狂欢自由。兰波笔下的大海,已不再是前人理性思考之下被赋予固定意义的大海。比如,用无边无际象征着世界的辽阔,用波涛汹涌象征着人类的命运等等。兰波早已厌倦了文学上这样的陈词滥调,渴望做他自己世界的造物主,重新给予每个意象独特的意义。于是,没有理性束缚下的大海便在兰波的笔下复活,大海不再是那个经过荷马、拜伦、麦尔维尔等人定义过的大海,而是一个所有普通读者都没有感受过的大海,一个读者心中期盼的大海,通往灵魂深处自由的大海。滴滴的海水在兰波的重塑之下焕然一新,作者通过自己的诗歌实践,达到了波德莱尔在《契合》中的理想世界——“朽腐,浓郁,雄壮。”

梁宗岱这样评价过象征主义诗歌:“物我之间同跳着做一个脉搏,同击着一个节奏的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一粒细沙,一朵野花或一片碎瓦,而是一颗自由活泼的灵魂与我们的灵魂偶然的相遇:两个相同的命运,在那一刹那间,互相点头,默契和微笑。”可见,象征主义诗歌所期待的自由状态是人类摆脱理性束缚回归本性的状态,每一个独立个体灵魂的相遇,便是象征主义诗人所宣传的诗歌感应、契合。这种种的幻象,便是诗人兰波所塑造的一尊非理性神像,一个回归于无神的新世界。

结语

大海,作为人类永恒彼岸的象征,是人类渴望突破平庸,突破自我的一个精神寄托。尽管未知世界是危险的,处处充满着虚无主义的漩涡,但比起于对理性世界的厌倦,人类更渴望一场不计后果的冒险。而文学,就是人类精神冒险的实践,诗人一直寻找的正是这种脱离了理性世界之后,文学所展示出的灵魂间自由的交流。兰波的《醉舟》便是人类在匮乏的精神世界中一次真正的出海,离开那人类理性意识中渐渐衰老的世界,在未知的世界中去体会真实的惊奇,而这种惊奇,更是象征主义诗人穷其一生所想要表达的。

[1]Claude Jeancolas.R IMBAUD[M].Paris:Flammarion,1999.

[2]杨磊.艺术神话的消逝[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弗莱.批评的剖析[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兰波,王以培译.兰波作品集[M].东方出版社,2000.

[5]维科,朱光潜译.新科学[M].商务印书馆,1997

[6]梁宗岱.象征主义[A].诗与真。诗与真二集[C].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常林林(1991—),硕士,女,山东菏泽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兰波波德莱尔象征主义
“命运是自我选择”:《波德莱尔》传记批评解读
波德莱尔
多多与波德莱尔诗学理念比较研究
为什么我们今天仍需要兰波?
南方
我的世界只有你
《阿甘正传》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与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