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伟,罗晓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我们用综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6岁,平均(57.73±12.15)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23.6个月;体温(36.68±0.64)℃,呼吸(20.57±2.34)次/min,心率(81.00±18.75)次/min,收缩压(126.63±21.48)mmHg,舒张压(76.07±12.80)mmHg;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26.32±3.47)mm/s,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37.42±4.46)mm/s;症状与功能评分(18.87±3.96)分。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5~77岁,平均(58.63±9.56)岁;病程1个月~6年2个月,平均21.5个月;体温(36.94±0.78)℃,呼吸(21.10±3.39)次/分;心率(88.40±18.95)次/分;收缩压(127.57±24.21)mmHg,舒张压(76.87±14.94)mmHg;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25.98±3.22)mm/s,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37.31±3.92)mm/s;症状与功能评分(19.33±3.16)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以眩晕、视物旋转、甚则晕倒或仅有头昏、眼花为主要表现,或伴有颈部疼痛不适、上肢麻木、耳鸣、视物模糊、心慌、恶心、呕吐、汗出等[1]。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①多发于35岁以上。②眩晕发病常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颈部做后仰,旋转动作时,可诱发眩晕或恶心感。③可伴有神经根性症状。④突然发病,常于起床或转头突然出现眩晕,往往伴有眼球水平震颤。⑤颈椎检查,颈部活动受限,患病椎体棘突偏歪,椎旁有压痛,颈2棘突偏歪多见,因椎动脉进入横突孔后,垂直上升,从第2颈椎到进入枕骨大孔之前椎动脉在此段发生多个弯曲,椎动脉血流受阻碍也多发生于此。⑥脑血流图,枕乳导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扭颈试验阳性。⑦颈椎X线平片、正侧片、左右斜位及张口位片示颈椎生理曲线变直、反张,成角或中断,骨质增生,环椎后结节上翘,齿状突距两侧块距离不等宽。
对照组:①天麻素注射液[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6464]600mg加5%糖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天;②香丹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43741)30mL加5%糖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天;③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下肢放松,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即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以5mL注射器、5号针头,抽取654-2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103)2mL,双侧足三里穴位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1.5寸左右,回抽无血,各注入1mL。每日1次,疗程7天。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眩晕一号方(制川乌、制草乌、制南星、制白附子、姜黄、醋乳香、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大黄、赤芍、艾叶、小茴香、樟脑等)研成粉末状,用一次性煎药袋制成大小为30cm×30cm中药包。水蒸气加热药包,患者取俯卧位,待患者能耐受中药包温度时以大椎穴为中点将其敷于颈部30min,每日2次,疗程7天。
按《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2],以眩晕、颈肩部、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作为参数进行评定。眩晕16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满分30分,得分越高病情越轻。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30-治疗前积分)]×100%。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3],并参照《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4]。治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疗效指数30%~89%。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疗效指数小于3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症状积分对照组 30 治疗前 18.87±3.96治疗后 31.33±4.72*治疗组 30 治疗前 19.33±3.16治疗后 35.47±4.57*△
两组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m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m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两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照组 30 治疗前 26.32±3.47治疗后 42.56±4.51*治疗组 30 治疗前 25.98±3.22治疗后 51.67±4.23*△
两组治疗前后两侧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两侧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mm/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两侧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m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两侧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照组 30 治疗前 37.42±4.46治疗后 49.08±6.05*治疗组 30 治疗前 37.31±3.92治疗后 56.37±6.57*△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与髓海不足有关。明代张景岳提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朱丹溪认为“无痰不作眩”。“脾为生痰之源”。《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藏血,主身之筋膜,开窍于目,若肝有病变,木失滋养,伤及所合之筋,所主之窍,则见肢体摇摆震颤,目眩头晕。病因主要是肝风内动[5]。《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木郁之法——甚则耳鸣目眩。”故肝郁气滞,则升降失度,出入无节,病犯清窍而致眩晕;肝郁日久化热,上扰清窍,或暗耗肝阴,肝风内动,上扰清空而发眩晕;肝郁化火,风火上扰或暴怒伤肝升发太过,或年老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上扰清窍皆可出现眩晕。《类证治裁·眩晕》云:“良有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或由地气上腾,或由冬藏不密,或由年高肾液已衰,水不涵木,或由病后精神未复,阴不吸阳,以至目昏耳鸣,震眩不定。”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肝脾不和,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致气郁痰阻,痰郁互结,或肝郁化火,炼液成痰,痰阻气机,痰浊上扰,清阳被蒙则出现头晕目眩,头重如裹。
穴位注射可刺激经络相关脏腑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该神经所支配的血管产生舒缩效应,改善供血[6]。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补中益气、使髓海得以荣养。山莨菪碱为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能迅速解除血管尤其是微血管痉挛,故用其足三里穴位注射。
以活血化瘀、祛风湿类中药制成热熨袋颈部垫枕,可温经通络,解痉止痛,改善血循环[7]。药物可通过毛窍直接渗达病处,在温热刺激下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促进病理性产物及致痛物质吸收[8]。眩晕一号方方中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制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白附子散寒止痛,姜黄祛湿清热解毒,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大黄、赤芍活血化瘀,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小茴香健胃、行气。诸药合用,共奏温经通脉、活血化瘀功效。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1]丁砚兵,沈洁.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49.
[2]王怀楚.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王晓红.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J].华西医学,2005,20(2):232.
[5]麦华超,胡财喜.浅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疗眩晕的临床意义[J].光明中医,2011,26(12):2396-2397.
[6]康志强.穴位注射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2):119-120.
[7]杨佳裕,陈建华,孙波.天麻颈脑宁片结合中药热熨治疗颈性眩晕的初步临床研究报告[J].颈腰痛杂志,2014,35(2):101-104.
[8]赵青山,崔宝文,李淑贤.中药汽化药疗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61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