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华,宋敬华,李秀霞△,李雪青
(1.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063000;2.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唐山063000;3.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063000)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在语言控制的大脑半球发生了器质性的损伤,引起了在言语交流过程中,语言的理解接收和对语言的感知辨识及组织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功能在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发生失调[1]。文献报道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发生率达21% ~38%[2]。失语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交际,给患者带来难言之隐,降低了其生活质量。针刺治疗及语言训练对失语症的康复有较好的疗效。笔者采用“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Schuell 语言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1 年9 月至2013 年4 月期间,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及唐山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74 例,病程从发病后3 个月至半年。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性19 例,女性19 例,年龄42 ~71 岁之间,平均年龄(50.05 ±2.1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9 例,中学及以下19 例;对照组36 例,男性19 例,女性17例,年龄41 ~72 岁之间,平均年龄(51.34 ±3.2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9 例,中学及以下17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①诊断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②全部经头CT 或MRI 检查确诊;③首次发病且有语言功能障碍;④神志清晰,发病前无语言障碍。
①病情危重;②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③有意识障碍;④有智能障碍或感觉性失语。
对照组:采用Schuell[4]刺激法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每次语言训练均为30 min,1 周3 次,共4 周,共12 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穴:关冲、中冲、太冲、兑冲(神门)。操作1:关冲、中冲用左手拇食指揉压推按局部使血液聚集,75%酒精消毒,持三棱针迅速刺入3 ~5 mm 用力挤压,使出血少许,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操作2:太冲、兑冲(神门)穴位常规消毒,采用0.30 ×40 mm 毫针,进针后,先在深层(0.8 寸)紧提慢按六数,再退到浅层(0.3 寸)紧按慢提九数,不留针,采用以上手法连续操作5 次,出针。每天针刺1 次,1周为1 个疗程,共4 周。
1.5.1 语言功能评定 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定患者口语表达、听语理解、阅读等方面的语言功能变化。
1.5.2 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的评定 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CFCP 将患者日常生活的沟通技巧分成回答问题、命名、复述、自动语序、时间方向等25 个项目。CFCP 评分分为轻度受损、中度受损、重度受损并有相应的分值。总分提高50 分或以上为显效;提高26 分为有效;提高10 分以下为无效。1.5.3 失语症疗效评定 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按照功能评分提高程度百分比和语言交流好转程度分为: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进步4 个层次。包括听、复述、说、出声读、阅读理解、抄写、描写、听写和计算[5]。CRRCAE 分别从功能上进行评价,各分项目的一致性良好。在评价患者的训练效果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失语症训练中的评价[6]。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及Ridit 检验进行处理。
见表1。
表1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评定比较(±s)
表1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评定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1。
阅读能力 口语表达 听语理解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8 8.23 ±2.19 39.21 ±2.40﹡▲ 4.21 ±2.16 54.07 ±3.37﹡▲ 18.24 ±3.28 40.07 ±2.71组别n﹡对照组 36 8.92 ±1.33 23.47 ±1.41﹡ 4.31 ±2.31 29.27 ±2.24﹡ 18.35 ±2.17 31.12 ±2.14﹡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分值为97.84 ±6.41;对照组分值为98.12 ± 4.29。在治疗后,治疗组分值为179.07 ±5.47,对照组分值为138.24 ±4.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8%和72.22%,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治疗组失语患者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病例人数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失语症患者失语总疗效比较 (例)
缺血性卒中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在《黄帝内经》中风属于热病的范畴。《内经》中风虽非指现代中风。但现代中风病的记载,最早仍见于《内经》,其所论仆击偏枯、大厥、煎厥、薄厥名与现代中风类同。早在《内经·热病第二十三》篇便指出偏枯和风痱两种中风病证分类。并指出治疗原则:“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病先起于阳”和杨继洲《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其先热后寒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都是针对热病,其次都是指病邪先在阳分(阳经),再到阴分(阴经)。针对寒热病的治疗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明确提出用阳中隐阴、阴中隐阳之法,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法首见于《金针赋》,到了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的解释则较为详细。针对阴中隐阳之法杨继洲的思路可以理解为:阴不足之人→发病先热后寒→施以阴中隐阳之法→先泻后补。而中风的发病最根本原因也是体内阴精的不足。朱丹溪指出:“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薛生白也说:“少阴不藏,木火内潘,风牙附卜袭。”《景岳全书》中云:“盖其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浮于上……卒然仆倒。”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云:“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有学者统计,在168 例以60 ~70 岁为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阴虚体质为20.2%[7]。故笔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采用杨继洲阴中隐阳之法。
关于“四冲穴”的选择笔者采用二井穴二原穴的配伍原则,选用两个清热、开窍、利咽喉功能较强的井穴。《难经·六十六难》指出:“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明确指出:“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十二原穴,是人之生命所系,也是十二经的根本。原气借三焦之路,贯通三焦输布五脏六腑,故配穴选用心经和肝经的原穴。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的发生必然和心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心开窍于舌,清代张志聪说:“音声之器,在心为言”,所以选了心经心包经腧穴各1 个。“四冲穴”的配伍基于经典与现代,是中医研究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出于本病临床的急切需要。关冲穴和中冲穴都有醒脑、清热、开窍、利喉舌之功,但关冲穴可调理三焦之气机。中冲穴可以清心之火,是临床上治疗舌强肿痛的要穴。太冲穴是肝经原穴,也是肝经上最具有调气理血、平肝熄风功能的要穴。兑冲(神门)有安神定志、宁心清热之功。神门和通里位置极为接近,主治必有相通之处。通里穴,自古至今都被认为更是利喉舌的要穴。故神门兼有通里穴的特点和心经原穴的特点。“四冲穴”阴中隐阳法从整体来说选穴精当,理论严谨,操作方便,汇聚了《内经》和《针灸大成》的思想精华,经过大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人类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主要是通过语言与外界交流沟通来满足自身生理、心理的需求,因此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进行言语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脑卒中使患者的言语功能受到损坏,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重建言语功能。在中医康复单元这一新的管理模式下[8]。应该将中医针刺联合语言功能训练相结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且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1]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
[2] Pedersen PM,Jorgensen HS,Nakayama H,et al.Aphasia in acute stroke:incidence,determinants,and recovery[J]. Ann Neurol,1995,38:659-666
[3] 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 崔志刚,尹帅领,卜淑芳.脑梗死患者失语症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2):79
[5] 李胜利,肖兰,田鸿,等.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编制与常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6(4):162-164
[6] 张庆苏,纪树荣,李胜利,等.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9):703-705
[7] 张云云.168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质特点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31
[8] 陈立典.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