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和有用

2015-07-10 20:45陈晓远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无用大学英语教学反思

陈晓远

【摘要】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有用性调查角度来反思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掌握一门外语,不仅可以掌握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工具,而且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从而得体、顺畅地与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科技、文化、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层面的交流。而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跨文化素养的最系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既然外语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学好外语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学英语教学在传播中西文化,培养人文关怀和展现国际化视野三方面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同时,这三方面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不断追求的进步。

【关键词】无用 有用 大学英语教学 反思

一、研究背景

2014年3月新浪与新京报联合公布了一项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调查结果。调查以三大问题展开,分别是“你认为目前的大学英语课有用吗?”,“你认为在校大学生是否都必须学习大学英语?”以及“你希望大学英语课程有何变化?”截止2月28日18时参与调查总人数达4408人。其中52.5%的人认为大学英语课没有用;59.4%的人认为不须学习大学英语。这项调查引发了笔者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追根溯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受众最广的基础课程之一,一直在改革和发展。但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多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满意度较低,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提高自己的水平。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许多学生在开学初都会来问如何才能学好英语,上课的时候也乐意听,但在公布期中成绩后,与他们交流,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如想象中满意,会问诸如:“老师,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为什么成绩还是不好?”“老师,我觉得英语很重要,但就是学不好,该怎么办?”有些同学甚至还会有学英语到底有没有用的疑问。

在有没有用这个问题上,想用以下观点的叙述来说明。

二、无用和有用

中国道家经典学说对无用有精辟的阐述。《老子》十一章写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由三十根条辐组成的一个轮子,正是由于它的中间空无才可以作为车的一部分使用、房间因为中间空,中间无才可以作为房室来装东西用。庄子有云:“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就是说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再比如人们对实际桌子的观察形成桌子的概念,通过对桌子的概念又去重新认识了其他桌子。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消失的是桌子的概念。桌子的概念而非桌子起了重要作用。乔布斯在退学后曾在Reed大学学习美术字课程,在当时的他看来这些东西在他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他和伙伴们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他把当时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Mac,从而成就了第一台使用漂亮印刷字体的电脑。

1.伟大科学家的哲学素养。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科学家,一位是有着犹太血统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另一位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在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孙子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的书信记录爷爷最珍爱的物品是小提琴和烟斗。他曾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最重要的著作,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须由他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寻根求源。爱因斯坦和牛顿等当时的科学家都有很高的哲学素养,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涉及认识论的哲学讨论。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大家都清楚,在此不一一赘述,但在实际运用中,人们总是觉得哲学和科学的内容大相径庭。但正是看似无用的哲学指导了有用的具体科学的发展。

2.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麦家(2012)说过:“试想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文学会怎么样?我想一定会更缺少真,缺少善,缺少美。虽然文学确实不能给我们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但它教给了我们审美的能力,辨真的能力,向善的能力。”

人有时候虚的东西其实比实的还重要,比如我们的心灵是虚的,但它确实比实的身体重要。有人说,文学就是无中生有,但文学加强了人们心灵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使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触更加丰富细腻,并在文学世界展示的善恶美丑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三、大学英语教学体现有用的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开宝(2012)谈到外语学科的无用之用时指出: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跨文化素养的最系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外语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传授外语本身蕴含的外国文化内核,帮助学生了解外国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宗教、艺术和思维方式等,理解国家、民族和种群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学会从跨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本质上,外语教育过程是公民学习和掌握外国语言文化体系,形成跨文化素养的过程。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要路径,对外文化宣传、文化外交和对外文化贸易无一不涉及到外语应用、跨文化交际、以及外国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分析。这些领域均是外语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外语学科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唱主角。一方面,外语学科可以担负起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尤其是高端翻译人才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外语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解决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诸多困难,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理论指导。

1.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英语课堂上做翻译用到一些成语,很多学生听到后会面面相觑,听了写不出汉字。还有的学生在做翻译时往往难以确定中文用词。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如果连自己的母语都没学好,如何用母语和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外语教学不应该成为只是教授语言法则,西方文化的课程。英语教师除了传授语言技能和西方文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学生深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里有一些意义相近的成语,谚语或俗语,在课堂上作为对比教学,让学生在体味趣味的同时能掌握两者的差异,加深理解。资深学者、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资中筠指出:“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我必须首先声明,我主张学好中文绝不是与外文相对立,也与现在以传统文化抵制所谓的‘西化无关。现在一天到晚讲爱国主义,其实爱国也不是空的,也不是专门为某一种政治服务。你有了这个熏陶,自然而然就对中国文化,对我们这个民族产生非常深厚的感情,觉得那是不可替代的,你的家乡、你的故土、你的这个精神故乡是不可替代的。”

2.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人文关怀。中共十七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观点,这是伟大的革命和进步。在当代中国,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从经济和道义上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人文就是承认人是本身就是目的,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外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授语言技能更要通过语言来传播人文价值,用动态的时事新闻作为英语教学的素材来培养学生即使是面对一丛小雏菊亦有砰然心动的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家事国事事事关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观念。更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走出中国人的精彩。

3.大学英语教学展现国际化视野。如何在外语课堂上既展示不断进步的具体的科学知识又传播随之发展的哲学思想,让学生的思想与国际接轨对外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哲学看似不能创造任何实质性的效益,但却对具体科学起了指导的作用。看似“无用”之物成了真正“有用”之物。经常会有学生问我考英语四六级有没有用或者学英语到底有什么用。如果单纯抱着有没有用的心态来学习英语恐怕效果不会好。有用的书要看,无用的书也要看。英语学习看似与其他专业没有联系,也未必会马上发挥作用。英语却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使用的第二语言。如今许多国际场合都使用英语作为沟通的媒介。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使用,使英文使用更为普及。

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使英语成为学生自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学英语不会一蹴而就,在适当的场合日积月累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就会发挥它的作用。陆谷孙在谈到中国人学英语时说:中国之大,我不相信有人会自恋到认为可以不学外语了。作为外语教师,最直接的希望是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要出国,老师就希望他的英语成绩更好些;或在英语等级考试当中考出满意的分数,为日后求职做准备。更长远的期望是通过英语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使他们具备国际化的眼光和心胸,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无论是学习英语或是其他学科,都应该抱着不断学习的心态,所谓学无止境说的就是这样的心态。

四、结论

全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自明。学好外语,尤其是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可以在本民族文化传统中融入国际化元素,从宏观视角去了解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从而理解全球人类社会的普适情怀。外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学好外语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上中西文化的对比,人文关怀的培养和国际化视野的展现正是对大学英语有用性的最好阐释。

参考文献:

[1]胡开宝.外语学科之有用、无用与大用[DB/OL].http://news.sjtu.edu.cn/info/1022/126632.htm,2012-7-16.

[2]盛韵.陆谷孙谈中国人学英语[N].东方早报,2013-11-17.

[3]资中筠.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610caa0101qo06.html,2014-5-24.

猜你喜欢
无用大学英语教学反思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读书“无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