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艳
摘 要:如今的社会正处于开放式的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和观点大都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社会中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一门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课程,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不灌入生活的思想就会很无趣,学生在课上会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经过调查表明,这种现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思品课的教学远离了学生生活的世界。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对这项科目失去了兴趣,而且还会大大降低思想品德课的地位,简化思品课在教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生活;德育;思想品德
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思品课,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用处之大,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真正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标改革的重心,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所以在进行思品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仅仅抓住“生活”的字眼,真正的将生活之水引入到课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思品的重要性。其方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关注学生生活
生活德育的语境下,思想品德课显得更具有活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重点表示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堂课,能够引导他们真正的去用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比如在《我自信,我快乐》一节内容中,在向同学们叙述“自信心能激发一个人下决心克服困难,成为强者。自信的人,不会盲从,不会自卑。”这一概念的时候,就可以选取生活中的事例,首先举出生活中那些身残志坚的学生,或者特殊学校的学生,虽然他们的身体是残缺的,或者失去了下肢,或者看不见、听不见这个世界,亦或根本无法独立完成任何东西,但是他们却能够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缺陷,一直幸福快乐的和你们一样生活,并且有的学生还获得很多奖项,刻苦学习。然后,教师也可以举出海伦凯勒、贝多芬、霍金等名人的自信励志故事,让他们看到自信的结果会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加强大。
这些人很多学生都是熟知的,但是很少会联系到思品课本上的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做一定的引导,善于发掘学生身边的实例,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才能让课本中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二、新课导入增加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有关智力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学生更愿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能够主动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新课的导入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学生们对于新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如果不能够恰当的导入会导致学生学习越学越没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积极地引入生活的实例。
三、用生活实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创造和谐教学环境
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能够更像生活的种种细节,也能够让学生的能力的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大胆地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依据学生的特点利用生活中的实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在学习《老师伴我成长》的时候,教师就应当积极引入生活实例,并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同学们进行分组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出不够明白的地方,或者自己感觉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自主讨论,然后拿出了在课堂上分享。借用生活实例,也就是让学生们谈一谈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怎么伴你成长的,举出生活中的真是例子。这样也就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着学生,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对生活的体验和运用,并且在这样的一个活动中也能使得学生有着情感上的宣泄。
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总体上去调动学生自主讨论,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有话可说,通过自己的探究去感受知识的魅力,用实际生活案例解决书中的问题,这样学的会更扎实。
四、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引导自主感受知识
在生活德育的语境下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少不了的当然是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课外的实践正是让学生主动总结知识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学习《我与父母交朋友》的时候,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说的很多,但是要真的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布置有关“与父母交朋友”的课外时间,为了能够让学生统一的完成具体的任务,教师可以向学生统一要求一项任务:每天都要帮父母打扫卫生;每天刷一次碗;每周末都要与父母有固定的谈心实践,并且要求家长将学生所做记录下来,每周一都要进行上交,除此之外,学生还必须做一项未布置的任务,任务自己定,看谁的最新颖将会得到奖励。
总而言之,生活德育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在教学的要求,这种方式能够更大程度上的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体会生活中的思品,找到生活与课本的先借点,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参考文献:
[1]郭霞,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体会[J]教学随笔,2012
[2]佚名,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J]时事资料,2011.7.24
(作者单位:吉林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中心小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