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路径分析
——以安徽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

2015-07-10 11:51柏瑞平贾淑品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思潮理论课民主

柏瑞平,贾淑品

(淮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淮南 232038)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路径分析
——以安徽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

柏瑞平,贾淑品

(淮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淮南 232038)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传入我国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已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通过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已经影响到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分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多种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消解此思潮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路径十分必要。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当代大学生;影响;路径分析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1848年欧洲革命,生成于19世纪7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工党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总称,最初称为“社会民主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凸显不同的目的,强调不同时期的思想观念,曾经在“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来回更换名称,并变换相应的策略和手段,但骨子里仍流淌着资本主义的血液,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而是做了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①周新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90页。因此,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民主社会主义各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极具欺骗性。这就使思想单纯的大学生很难从本质上充分认识它,极易受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蛊惑,进而认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思想观念。本课题组通过组织座谈、小型会议、随访、课堂讨论等形式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进行初步了解,同时,又在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等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随机抽取1200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82份,达98.5%。经过调研,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些思想观念有所了解,但不深刻,虽然有的大学生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接受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些思想观点,但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同学还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认真分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具体情况和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当代大学生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树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因其所在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基于基本的信仰,民主社会主义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指导思想多元化,奋斗目标虚无化。民主社会主义曾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将社会主义作为其奋斗目标,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伯恩施坦主义的推波助澜下,逐渐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融入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欧洲古典哲学,以及当代的一些新兴思潮,将社会主义从制度目标传化为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追求,提出“伦理社会主义”、“人道社会主义”等。他们追求的并非具体明确的社会图景,而只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①柏瑞平:《民主社会主义:从制度替代到价值追求》,《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93页。第二,政党全民化,执政轮流化。由于当代西方一些主要社会民主党面临党员成分老化和党员离心等问题,致使党员人数减少,在选举中得票率下降。因此,在政党理论上主张“全民党”、“议会党”、“多党制”、“合作党”。比如“德国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②秦晖:《问题与主义》,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第149页。毫无疑问,这样的党就失去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和在国家政权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也就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第三,经济混合化,方式改良化。民主社会主义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而不是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混合经济模式”。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采取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但同时也反对用任何暴力形式改变这一制度,尤其反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们主张社会改良的思想,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同时把对资本主义的改造限制在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认为建立在普选制基础上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是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惟一途径和手段。他们否定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途径建立社会主义,认为这会导致专制和独裁,与现存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不相容。据此,我们设计了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调研,结果是喜忧参半。令人喜悦的是,当代大学生总体上都信仰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救中国。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了解肤浅化,受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些思想观念影响明显,比如实用主义思想,改良主义的手段,合作制的方式、伦理价值观等。

(一)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民主社会主义模糊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界限,宣扬“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民主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伯恩施坦就过分关注日常合法斗争,把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当做未来社会主义模式,试图将议会及工会中的日常斗争与对社会的革命性重建的最终目标对立起来。③贾淑品:《列宁、卢森堡、考茨基与伯恩施坦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5页。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强调社会主义的无目的性。④薛新国:《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5期,第86页。勃兰特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以某种最终目的为方向,应该把它解释为一种过程,民主社会主义没有最终目的,应当把它理解为长久性的任务。”⑤转引自西比列夫:《社会党国际》,姜汉章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73页。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如英国的工党、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走上一条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英国的托尼·布莱尔和德国的格哈特·施罗德是实行这种政策的典型政治家。“第三条道路”理论是社会民主党派为了赢得选举而选择的一种手段,它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种意识形态。第三条道路理论最终是以劳动阶层和穷人的牺牲来换取大的企业利益和社会福利。这种目标的虚无化和转移人们注意力的掩饰行为遮蔽了当代大学生的睿智,致使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尤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发生了动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没有足够的信心。当问及他们的政治信仰时,52.5%的大学生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7.3%的大学生信仰共产主义,这一点让我们十分欣慰。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看法,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还是肯定的,有少数大学生认知比较模糊,这不禁让我们担忧。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民主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上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由于西方社会民主党、工党要通过取得议会的多票成为执政党,因此,为了获得较多的选票,他们随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渐进改良,并在政党建设方面提出“全民党”的建党原则。在经济制度上,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混合经济模式,推行经济多元化。在社会制度上,实行高福利制度。民主社会主义制度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透过种种现象,不难看出其最终是为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服务的。民主社会主义一些看似民主的表象确实迷惑了一部分大学生,对其产生了消极影响。根据调研结果,当代大学生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认识还不够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民主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上崇尚多元、实用,只要对其有利就为其所用。马克思主义曾作为其指导思想,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借口“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如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理论等,打着“修正”的幌子,实质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同时将各种实用主义的思想作为其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认知进行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是有少数学生受到实用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同时也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分不开。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政治风云变换,科技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思想交融交汇,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心智渐成、甄别能力弱的关键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通过调研、座谈和随访,我们发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实用性、遮蔽性

民主社会主义无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举措上都遵循实用主义原则,主张世界观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以吸引不同信仰的人支持和参加社会党,扩大其影响。其推行的社会保险、社会补偿、社会补助、社会救济等“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极具有吸引力和诱惑力。他们确实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缩小了贫富差距,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奋斗目标上采取灵活抽象的态度,认为“公正”、“平等”、“互助”、“人类个性的自由发展”等社会价值即是最终的奋斗目标。这种实用主义原则和手段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一些人的“口味”。民主社会主义大张旗鼓地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民主的、局部的改良,充当病床边的医生,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但对资本主义的毒瘤——私有制的根基却避而远之,对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剥削从不触动。高举“人道”、“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旗帜,本质上却并非民主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误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他们倡导的“平等”、“互助和博爱”、“公平”、“全面福利”、“超阶级的普遍民主”等很富有感召力和煽动性。青年大学生由于对其了解得不够深刻,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不识其“庐山真面目”。如图1所示,调查表明,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其中非常了解的只占2%,可知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隐蔽性,大学生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刻,是深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主要原因。

图1 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了解程度

(二)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理想缺位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而转入低潮时期,受此影响,一些人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调查显示,51%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32%的大学生信仰共产主义,但有少数的大学生认知比较模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转变,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等多样化,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入,东西文化交融碰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强调自我、张扬个性成为当代很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快餐化”又使他们倍感困惑和迷茫,甚至有的人不知信仰为何物,出现了信仰真空。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无孔不入,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当代大学生缺乏定力,浮躁不实,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空虚、无聊、沉迷网络充斥着他们的生活。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一些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以后就没有理想了。甚至有人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干什么都要问有没有用,对其好不好,有用有好处才干,否则就置之不理。如图2所示,只有23%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理想,而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30%的大学生竟然没有理想,这不能不让我们心忧。

图2 对“是否有理想”的看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情况下是“雷声大雨点小”,表面上重视实际上轻视。评优、推优、评奖学金等重智轻德,致使大学生重视专业课轻视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枯燥单调、空洞抽象,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缺乏创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沿袭单方面的“灌输”方式,使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虽然有些高校加强了实践教学模式,比如社会调查、参观革命老区、志愿服务等,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如图3所示,只有6%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一般”。当问及“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时,46.5%的大学生回答“是”,8.9%的大学生回答“否”,23.1%的大学生回答“少数”,21.5%的大学生回答“基本上”。对于“经过学习,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否有提高”的问题,6.9%的大学生认为有“很大的提高”,32.3%的大学生认为有“较大的提高”,40.8%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4.3%的大学生认为有“较少的提高”,5.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提高”。足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距离社会实际较远,缺乏吸引力,并没有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渗入大学生的内心。

图3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的看法

(四)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消极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样,国际冲突时有发生。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资本主义“垂而不死”。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而网络媒体的监管却严重滞后,甚至缺位,致使一些虚假不实信息流传,个人信息严重泄露。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就业、医疗、养老、收入差距等各种矛盾凸显。社会分配不公,各种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机,出现党风、政风不纯等现象。所有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消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路径选择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的一股政治思想潮流,在开放、快捷、全球化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苏联解体和东欧的巨变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因此,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积极应对,多方寻求救治的良方,绝不能等闲视之。

(一)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积极作用,客观适当评介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电视、报刊杂志、手机等宣传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是难以想象的。而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中国非本土化的一股社会思潮,各种宣传媒体对其应该慎之又慎,做到客观适度。不能只介绍其各种表面现象,而应该分析其生成发展的特定环境,透过种种现象,揭示其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否认,民主社会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它只适合生于斯长于斯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社会主义关于社会管理的一些方式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可照搬。同时,在我国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培育中国本土化的社会文化思潮。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当今社会,各种文化、社会思潮交融交汇,处于信仰真空、理想缺失状态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会被它们占领思想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他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①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4/ c_118421164.htm.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党事业的接班人。只有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明辨是非,把握大局,在各种社会思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应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收益、毕生难忘的一门课。

(三)搭建合作平台、形成合力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应该渗透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高校的管理部门和教学院系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机制,共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高校领导应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高校的主要责任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才放在首位,重才轻德。要改变这一现实,就要从顶层设计开始。高校领导应通盘思考,做好规划。其次,各部门与院系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党政形成一盘棋,而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如,宣传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要联合做好每学期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要合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实践活动。相关部门应合力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合作的平台,建立合作机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经常“会师”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汉代王符在《潜夫论·释难》中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四)深化改革、完善自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挑战,我们应当积极应对,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在湖北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有底气才能自信,有实力才有魅力。要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要敢于啃硬骨头,改革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表现出了“置个人生死毁誉于度外进行反腐”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情、党情的好转,我国一定能适应世情的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Impacts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as an ideological trend up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path analysis

BAI Ruip ing,JIA Shup ing

Democratic socialism,which has long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as an ideological trend,has such a far-reaching effect that it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s.After having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some students in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nhui Province,came to find that democratic socialism as an ideological trend has exerted such considerable negative impacts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at it has done great damage to their belief in keeping to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ir belief in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the socialist theories. Therefore,i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that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can account for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up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ust be analyzed and that the ways and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to counteract the negative effectsmust be designed.

ideological trend of democratic socialism;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impacts;path analysis

D643

A

1009-9530(2015)05-0017-06

2014-09-20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新时期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11SQRW1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列宁和罗莎·卢森堡政治观之分歧研究”(13YJA71001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列宁和罗莎卢森堡群众观的分歧及当代价值”(sk2014zd047)

柏瑞平(1976-),女,淮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贾淑品(1975-),女,教授,博士,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思潮理论课民主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好民主 坏民主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