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迎昕
浅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意识
屈迎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忽视学生主体意识而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则需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构建彰显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但长期以来思政课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使得大学生对思政课接受程度偏低,参与学习意向缺失。思政课学生主体意识表现为学生对思政课程所持态度以及行为表现,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行为意向;学生对课程的预期状况与学习课程后的收获状况。没有大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这个内因,任何外在教育活动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在教学中,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和教学互动实际都有明确的需求。因此,要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新的形势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陈旧,效果差强人意
高校扩招后思政课以合班上大课为主,教学采用“教室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方式。它的最大弊端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企图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去应对原本思维活跃、性格差别、志趣各异的不同教育对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教师为主导,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向大学生灌输式地传授知识的“广播式教学”。对老师而言,即使尽心尽力地准备教学,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受到很大限制,客观上制约了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对学生而言,则是处于个体意识膨化、认知能力大幅提升的人生阶段,对单向被动地、无差别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模式毫无兴趣,更谈不上引起他们的共鸣。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显然达不到教师和学生共同期望的效果。
2.教学内容重复老化,滞后学生需求
思政课作为灌输和培养行为规范的课程,其内容意识形态化非常明显,且教化过程从幼教阶段就开始实施了。在幼教和中小学阶段,思政课能够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程度出发,在内容上力求生动形象且易理解接受。在这个阶段,还有许多雅俗共赏的拓展读物,便于让学生理解和践行思政课宣扬的行为规范。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此时在知识上和认知能力上较之以往已有质的提升,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高校思政课的教材内容无论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无明显拓展,只是中小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且高校思政课程的教材方案一经形成即有一个使用周期,在这个使用周期内,教材内容难以更新,容易滞后产生老化。显然这样重复滞后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是脱节的。
3.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脱离学生实际
在高校思政课中将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作了全面的灌输,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有明显的形式和知性化的趋向,这些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并不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学生主体性人格培养的措施和途径。但长期以来,由于思政课是大课,学生人数众多,学校没有财力和人力组织所有上课的学生参加思政课的社会实践;又因学生分属不同的院系,在日常生活中思政课老师无法敦促学生是否将所学理论“因知进行”或“知行并进”。以上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
“05新方案”实施以后,高校思政课从教材体系及教学体系都有了重大的改革,学生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但思政课教学中仍缺乏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仍旧淡薄,较之专业课仍有出勤率低、抬头率少的消极现象,思政课教学仍未走出不受欢迎、低效的窘境,思政课的实效性亟待提高。
顾海良认为“我们只有以教学对象需要接受的思想教育内容为主体,来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才能够真正地增强其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路径,是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实效性的需要。思政课中应如何构建彰显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呢?
1.准确把握思政课的定位,充实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学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科学价值观教育。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既包含知识目标,也包含政治目标和思想品德目标。基于思政课教学任务的这种特殊性,思政课教学一直以来过分强调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而偏废时代性、生动性、趣味性。就高校思政课的内容而言,从纵向看有重复,比如理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部分,可以说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这方面的教育内容;而《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内容多在中学历史课中学过了。从思政课开设的四门主干课横向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内容亦有重叠。如果大学思政课教师仍照本宣科,会让学生觉得是老生常谈而没有学习兴趣。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才是思政课有效教学所要获得的效率。
思政课教学是一种思想的熏陶和教化,是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树立起信仰。在教学内容取舍过程中,应根据大学学习阶段的特点,从大学生主体性的需求出发,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理论水平,一是拓展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将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而学生又感兴趣且能够思考的热点问题、热门事件、典型案例纳入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上满足学生的主体诉求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产生积极学习的要求,思政课的理念价值才能入耳入脑入心。
2.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
思政课教学中很长时间都是一种“我教你学”的单边施教模式,这种“管”和“灌”的方式使得思政课教育效率极低。教育应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要达到师生的双向互动,就需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的探索和实践。
21世纪是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思政课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完善自己,不失时机地借助网络技术这个平台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音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电教式教学。多媒体电教式教学并不是将以往的文字教案搬上电脑再做个放映员就行的,而是在教育者充分准备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的。思政课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图片等文本资源,也包括电影、电视节目录像、磁带、教育软件等音像资源。同时在进行教学准备的时候,还必须充分关注社会现实,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现实问题和现象。同时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比如运用QQ、MSN、微信、飞信包括邮箱等软件或程序,在网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甚至进行师生交流;也可将课件挂在网上,让学生在网上浏览或下载,进而达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自主学习、有选择性学习的目的,以增强他们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将讨论式、问答式、案例式、专题式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至思政课的教学中。特别是专题式教学,即按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进行整合、提炼和充实,形成既有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是一种打破教材原章节体系而又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所在的学院已尝试专题式教学,即由承担同一门课程的多位教师集体设计,不同专题由不同教师分别承担的教学形式。专题式教学立足学生的现实水平,包括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围绕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设置各个专题,注重每一个专题内在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选用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全面了解和体验社会与国情,则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思政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专题报告会、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及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力求覆盖所有上课的学生。其中有特色且坚持的比较好的是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每门课程每学期都会组织近10%的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去,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事先,教师会准备详尽的实践方案,向学生下发参考选题,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撰写不少于2000字调查报告,课程考核中,社会调查报告占到10%的比例。每学期同时又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基地的参观考察,笔者学校所在是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有丰厚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此在桑植洪家关、刘家坪和永顺塔卧都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目的地也辐射到省内的韶山、芷江等地。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既可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也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所学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事实证明,专题报告会、调研、考查、参观、访问等教学环节是学生热切期待的,它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思政论课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
思政治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能使大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因此必须重视日常生活中学生的个体经验,着眼与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因思政课是大课,学生又分属不同的院系,故对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应该建立一个由学工部、团委、院系包括宿舍管理各方面参与的立体联动敦促考察机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在现实生活中用以指导行为。
总之,高校思政课具有传授文化知识的职能,但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是其主旨。这必然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把实现教学目标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起来,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意识创造良好的条件,确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于宏,潘献奎.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学生主体意识[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李广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
[3]邓晓影.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9(7).
[4]韦志兆.高校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注释:
①孙科.高中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6)
②顾海良.深化科学性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
③林雪原.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5(1).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意识的实证研究”编号13C17
屈迎昕,女(1971-),土家族,湖南省张家界市,副教授,硕士学位,单位:湖南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