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问题与对策

2015-07-09 22:04:00肖贞珑浙江省兰溪市游埠中学321106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词汇

肖贞珑(浙江省兰溪市游埠中学321106)

浅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问题与对策

肖贞珑(浙江省兰溪市游埠中学321106)

听力是高中英语重要的教学部分,在高考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中生英语听力水平不容乐观,为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切实创新总结自身教学方法和经验,积极探索英语听力教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高中英语听力对策

根据美国外语教学家Wilga M.Rivers的研究成果,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人类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9%的时间用于写,我们可以看出“听”是体现语言素养的重要方面,没有“听”的输入也就没有“说”“读”“写”的输出。英语听力也是高考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基础作用。但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英语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听力、阅读、写作、词汇、语法等项目中,听力仍然属于弱项。纵使目前的英语听力教材越来越多,在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多媒体、影像设备也在广泛应用,有些学生更是MP3不离耳,吃饭、睡觉、课间休息都在听,但学习效果仍然不容乐观。笔者不禁反思英语听力教学中事倍功半的现象。

一、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听力辨识能力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根据经验,我们经常遇到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不到位(有的让学生进行机械的听力训练或者教授一些应试小技巧)引起听力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不能掌握音节、语调、失音、重读、弱读、连读、不完全爆破等发音,对音素分辨、略读等语言形式难以区别,不能区别相似的发音,但出题者往往以这类题目以测试学生辨音、辨意的能力。

(二)知识构建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我们学生由于课外阅读少、知识面窄、课外活动又少,往往缺乏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熟悉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风土人情,导致学生不能融入语意环境,难以理解材料表达的内容。

听力材料都由词汇构成,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学好听力的必要前提,学生由于记忆词汇仅限于死记硬背,不能全面掌握词汇的发言、语意,对词汇量的积累也不够,就无法在听到之后就能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学习能力

有些学生在做英语听力时逐字逐句听,把每一词每一句都弄懂,然后接着听下一词汇,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词汇的理解上,疏忽了对整个句子或篇章的理解。有些学生习惯看着文章听录音或者先看后听,靠着视觉的帮助而不是通过语音、语调的辨别来达到理解的目的,而且这样往往延长了听觉的反应时间,所以一旦放下文章材料往往步步难行、不知所云。有些学生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习惯“心译”,先翻译成母语再进行理解,对听力的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语速,存在听了这句漏了下句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听力练习中往往纠结于一两个词或句子,无法跟上听力节奏,导致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有的学生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全篇,试图听清每一个词,结果反而无法理解全篇的内容,抓不住材料重点。

(四)心理素质

从上述听力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听力在接收理解语言信息的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听力练习或考试过程中,学生压力比较大,接收信息时通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患得患失的心理,从而影响信息接收和处理过程,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二、相关教学建议

(一)精听为主,泛听为辅

精听中一个重要方法叫听抄。在做这个练习前教师要注意选择精听的材料。教师需要选择科普类的小短文、教学材料或认为比较好的听力材料。在进行听抄练习时,首先听一遍全文,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和大致意思,可以注重材料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内容;其次,在听第二遍时,尝试写出每个句子,能写多少写多少,在遇到模糊词汇时可以用读音替代;再次,在听第三遍或后几遍时,把没补上的词汇补上或者查工具书把材料补充完整。听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而且在无意中也扩展了学生的词汇。泛听的材料选择比较广泛,建议以故事性、新颖性、生活化的材料为主,放松学生情绪,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文体,了解西方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养成放松听“听力”的习惯。

(二)加强语言基础教学

听力是综合用于语言知识的能力。听力与读音、语法、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等密切相关。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必须重视发音,只有发音正确,才能达到“听”的良好效果。这类学生需要苦练音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跟着磁带、光盘或电子资料读,做到元音圆润、辅音清晰,掌握音节、重读、弱读、连读、不完全爆破等。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强调知识储备。听力接收语言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记忆搜索的过程,如果内在知识构建合理、知识储备丰富,在语言信息刚输入时就能产生相互作用,有利于对材料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扩展阅读,丰富学生接触的内容和文体(例如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生平、常人趣事等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不断积累词汇,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价值观。

(三)指导听力应试技巧

对高中英语听力来说,一般有时间的限制,如果面对较长篇幅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完整的信息加工和正确的判断,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练习,以训练学生能够快速捕捉有价值信息、理解关键语句、抓住材料大意的能力。学生可以事先快速浏览给定材料(例如试题、选项),锁定敏感信息,预测听力可能涉及的内容和题材,做好熟悉工作;关注听力的开头、结尾及关键句;联系语境,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避免竭力揣摩某些词汇的含意而跟不上听力速度漏掉关键信息。

教师应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英语听力中常存在失音、重读、弱读、连读、不完全爆破等发音方式,如果学生按照母语思维进行“心译”(把听到的逐句翻译为母语),势必不能跟上转瞬即逝的语流,不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尽量用英语解释,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辅以肢体语言或图片,让学生逐渐适应英语表达习惯,形成英语思维。

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点做到了听前浏览、听时抓重点的思路,但当这些学生开始做题时,不能正确回忆起听力的内容,在作答时就跟着感觉走,看哪个有印象就选哪个。我认为这种情况源于学生短时记忆缺失造成的。教师起初可以选择一些较短的篇章让学生复述,慢慢加大难度,要求学生把听到的整段内容默写在空白纸上,长此以往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英语听力的提高不是一早一夕的过程,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扮演多种角色,不断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学生心理,鼓励学生“多听”,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听力,并掌握必要的策略和技巧,才会让学生的听力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

[1]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2.

[2]肖云红.创新听力教学,收获良好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4(1).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词汇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山东医药(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