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谭亚
摘 要
课堂作业是快速检测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有效手段,其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抽取10所市一级中学100名高中生物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生物教师课堂作业有效设计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高中生物教师对课堂作业设计有意识但重视不够;课堂作业目标狭隘、自创度低、形式单一、缺乏层次性,作业后评析设计中学生的主体性不强。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作业 有效性设计 现状 思考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布置当堂完成的各类练习。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技能技巧,同时教师也能从作业的完成情况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由此可见,课堂作业是课堂实施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是否科学、有针对性则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效率。本文以生物学科为例,从教师平时易忽视的课堂作业设计情况研究入手,为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改进提供相关借鉴。
一、研究的内容、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某省会城市10所一级中学的高中生物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在访谈部分中学生物教师和生物学科教学论专家关于课堂作业设计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出问卷的大概内容,内容主要包括高中生物教师对课堂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课堂作业设计的目的、依据、来源、形式以及课堂作业评析设计等几个方面。本问卷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6份,回收率96%,有效率96%。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物教师有课堂作业意识,但重视程度不够
问卷调查显示:有66.07%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设有课堂作业反馈的环节,21.88%的教师由于教学时间紧张的关系偶尔有,其他的教师则没有或无所谓。一般情况下,一堂课中至少要安排5~10分钟作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检测和巩固[1]。但是只有17.71%的老师能完成,76.04%的老师在作业反馈上只花费0~5分钟;备课中47.92%的生物教师偶尔进行课堂作业设计,31.25%的生物教师经常设计,而每节课都精心设计生物课堂作业的教师比重只占13.54%,还有部分生物教师是从来都不设计课堂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堂作业的功能,或者说其目前的课堂作业状态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提高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等没有起到作用,没有帮助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在课堂结尾的时候加入课堂作业,基本上都是为了填满课堂,而不是精心设计的。可见大部分的生物教师对课堂作业环节的开设有意识,但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2.课堂作业目标狭隘,忽视学生的终身发展
从教师课堂作业设计的目的来看:65.63%的教师认为课堂作业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11.46%的教师是为学生减轻负担,10.42%的教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12.50%的教师则认为课堂作业是为了学以致用,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通过与部分教师访谈了解课堂作业设计的依据来源,有的教师首先是把课程标准作为设计课堂作业的依据,其次是根据教科书,还有的教师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堂作业。
由上可以看出,部分教师都能很好地把握设计的依据,但对课标的理解不同造成诠释的偏差,就目前高中生物教师设计的生物课堂作业来看,仍然偏重于生物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达成,更多的是应对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应试教育为主线,只瞻顾到学生的近期发展结果,而对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中的生物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没有在作业中体现。
3.课堂作业的自创度低、内容来源不广
调查显示:68%的老师为节省时间和精力,直接采用教材上及同步作业上的习题;25%的老师经常借鉴他人成果,改编成为自己的课堂作业;经常自己编写课堂作业的老师只有7.29%。
可见,生物课堂作业的自创度较低,课堂作业的来源面不广。在这种背景下实施的课堂作业,难免会使课堂作业这一教学环节步入“为作业而作业”、重复机械训练的误区。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教师都能认识到,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应该在备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收集资料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学内容改编成为自己的课堂作业,最好能自己设计编写,但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要求都比较高,教师觉得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4.课堂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从课堂作业所呈现的形式来看:17.71%的教师设计课堂作业的形式经常多样化,50%的教师设计的课堂作业有时会多样化,32.29%的教师设计的课堂作业形式比较单一。课堂中基本以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来作为课堂作业,而实践型的作业,大部分教师认为耗时太多、组织较麻烦,因而很少涉及。这就说明书面作业是目前课堂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
从作业的难度来看,59.38%的老师是参照高考难度来设计。根据学生的差异性,83.33%的教师由于时间的局限采取题目统一设计,只有12.50%的教师会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梯度的题目。
课堂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实践性的,也可以是合作性和独立性的或者验证性和探究性的。不同作业类型对学生的不同能力培养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就目前的状态,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为提高效率统一设计题目,参照高考的难度,采取的是“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方法,从而导致设计的课堂作业没有梯度性,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5.课堂作业评析中学生的主体性不强
课堂作业后的评讲中,70.83%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力有限、时间紧迫,应当由老师评析;17.71%的教师认为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相互评析,促使学生全面发展;7.29%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自我评析,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能力;4.17%的教师认为不用评析,给出正确答案即可,让学生自己去消化。endprint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也就是学习的主体[1],课堂作业的评析反馈过程往往很直观地暴露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敏锐的教师能很快地从中捕捉到学生学习的问题所在,教学起来更能“对症下药”。但从作业评析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教师唱主角,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听评状态,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生物课堂作业有效设计的思考
1.明确有效课堂作业的标准,把握设计导向
教师在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有效作业的标准。“有效”一词源于经济学,指的是投入产出的比率,比率值越大表示越有效。在教学中,有效设计的引用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前提下,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时间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而有效的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教育需求。作为课堂作业的设计是否有效主要可从这两方面来考量:一方面,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即作业的落脚点是否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否能起到检测作用。另一方面,课堂作业是否有助于学生生物学能力的提高,即课堂作业的外延发展性目标,也指作业的实际含金量,通过它是否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生物学能力,包括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原理的感知理解能力,语言交流、表达能力等。总的来说,所谓有效的作业,是指通过教师对作业的优化设计、实施,学生认真的完成以及师生之间对作业的及时反馈,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并且能够成功引起和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所以,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发展是作业有无效果的唯一标准。
2.提高课堂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保障课堂作业时间
课堂作业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教学方法的诊断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平日总爱滔滔不绝讲到下课铃声响,课上总想尽可能地把自己所知的全部教授给学生,但这种做法是否有效却没深思过。教师对课堂作业的轻视,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要让课堂有效,教师不仅在课堂中要有作业意识,同时在课前要认真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选择和设计作业,并保障5~10分钟的时间来加以完成。所以,生物教师不能为了多讲几分钟而忽视作业的反馈、教学的不断改进作用,要重视今天的作业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效益,要有长远和整体的作业效益意识,使课堂作业的功效发挥出来。
3.关注学生的差异,丰富课堂作业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造就个体学习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宗旨要求课堂作业的呈现要在统一中体现其个性化。教师课前必须充分把握学生已经获得知识的情况,针对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设计课堂作业。每个层次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来组织安排,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与运用知识,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作业练习,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层次性与多样性相伴,更能凸显作业的高效。根据作业解决策略与方法样式的变化程度可在每个认知层次设计中再做三个梯度变化: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题目,可以作为第一个梯度的作业,这是学生巩固基本知识的过程;有较大变化或综合性和灵活性的题目,可以作为第二个梯度的作业,这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题目,作为第三个梯度的作业,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认知层次性与策略方法多样性纵横交错的作业不仅大大丰富了课堂作业的形式,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强化已经获得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生物课堂作业的趣味性
课堂作业要体现趣味性与生活性。俄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通过创设贴近生活情境的作业与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练习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作业的目的。
从作业内容上看,教师要利用多种素材,创设作业题目的情境,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从多种作业形式设计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经验同化新知。参与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人生价值的认识与责任。
5.提高生物专业素养,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作业
高质量的课堂作业要求生物教师课前要对作业进行系统化的科学设计和作业方法策略的最优化,如何才能达到作业质量和效率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娴熟的教学知识,同时也要具有精深的生物专业知识,这个专业基础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国家的生物课程标准宗旨,还能帮助教师准确分析每节课中的生物学作业系统层次和生物学知识方法策略的变化,更好更科学地改编与创造出适合学生操练与学习的作业类型。
参考文献
[1] 崔鸿.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作者:陈坚(1970-),女,海南琼海人,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谭亚(1989-),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川硐农业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