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作为人类一项基本的社会活动,其本真意义是发展人的本性、为人类创造幸福。因此,教育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有效途径。幸福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新理念,幸福教育是让学生感知幸福并且能够创造幸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过程缺少“关心”等因素,农村中小学的幸福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重新探讨农村中小学幸福教育的实施途径,对发展农村中小学幸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幸福教育 关心理论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
1.幸福教育的内涵
幸福教育就是培养能够体验幸福并创造幸福的人,使人在社会性的互动中人性能够得到肯定、生命能够得到完全实现。幸福教育以关注人的幸福为切入点,将教育的过程去除功利化的成分,真正变成培养人的过程。解读幸福教育,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幸福为目的,以“能够使人幸福”的方式进行教育,教授一些“能够使人幸福”的教育内容。同时又可以将幸福教育看成是一个状态,人的外在情绪的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都是幸福的。因此,幸福教育就是用幸福的方式教授“能够使人幸福”的内容从而使人达到幸福状态。从教育的对象上看,幸福教育是“教得幸福”和“学得幸福”的统一。也就是说,幸福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是否“学得幸福”,还关注教师是否“教得幸福”,不仅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还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幸福的概念应该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以幸福作为教育的目标。
2.关心理论视角下重新解读“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是通过教育实现对教育的追求和对幸福的追求。因此,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而要实现这种终极目标,就必须在教育的过程中贯穿幸福。内尔·诺丁斯提出的幸福教育观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给教育注入“关怀”的理念和行动指南[1]。她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理解、信任和关怀学生,要主动和学生建立关怀和信任关系。内尔·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强调关心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感受。她认为教育要关心学生并且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正如幸福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幸福并能够创造幸福一样。因此,无论从教育的结果(达到幸福状态)还是教育的过程(过程幸福)来看,实现幸福教育的根本途径就是“关心”,即教育的过程中要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在教育的互动关系中要演示如何关心,让学生学会关心,从而达到幸福的教育过程,实现幸福教育的目标。
二、农村中小学幸福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1.农村中小学幸福教育的现状
(1)农村中小学学生幸福感水平低于城市学生
现代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生活质量的差距,对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指数。苗元江等人发现,农村中学生的幸福指数低于城市中学生,消极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城市中学生[2]。值得关注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更不乐观。有研究显示,农村儿童的主观幸福观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且具有明显差异[3]。在相同的学校设施条件下,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爱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心,所以他们的幸福感体验也就较低。
(2)农村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
教育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幸福教育也应是一个幸福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个幸福的互动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得幸福”,也要保证教师“教得幸福”。教师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因此他们的幸福感应该被关注,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幸福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邓和平以山西省为例进行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且存在两级分化现象[4]。也有其它研究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位于中等水平,教师对当前的生活质量较为满意,积极的情绪体验多于消极、负向的情绪体验[5]。虽然总体来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但为了实现更好的教育,仍需积极努力地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
2.农村中小学幸福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目标功利化,缺乏关怀伦理目标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背景下,基础教育虽然一直强调“改革”、“减负”,但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虽然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培养公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等等,但教育作为一种工具性的社会活动,无法避免其功利化的趋向。农村中小学也面临着相同的境遇。父母的期许、学校的期望,每一位学生为了考上好的学校努力奋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较少地体验到幸福。同时,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师也要面临着完成“特定指标”的问题。为了完成这样的指标,他们将教育作为一种技术型工具,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因此,教育目标的功利化,致使学生不能“幸福地学”,教师不能“幸福地教”。
(2)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存在多种制约因素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特别是中西部的偏远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更不均衡。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农村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农村学校的校园设施、师资力量不如城市学校,学生体验幸福的条件落后于城市学生。因办学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校出现大量合并现象,导致农村教育的沙漠化,出现微型学校、微型班级、频繁换校等现象,学生产生许多消极情感体验。同时,教师作为主要的教育者,其对幸福的理解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教育。农村中小学教师面临的生活压力、职称评定等等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教育观。
(3)教育过程中“关心”的缺失使学生和教师缺乏幸福体验
教育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体现“关心”的过程。这种“关心”应该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被“关心”。正如内尔·诺丁斯提出的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学会关心一样,幸福教育应该以“关心”作为基础。然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往往缺失了“关心”。大量的留守儿童在缺失“家庭关心”的条件下,并没有得到充足的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关心。即使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关心者”的角色,却没能帮助学生发展关心的能力。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也是一个需要被关心却没被足够关心的一个群体。他们外出学习、研讨、进修的机会比较少,专业发展体验不足。随着留守儿童的规模扩大,农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工作压力也增大,然而这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
三、关心理论视角下农村中小学实施幸福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农村中小学实施幸福教育,应该将幸福教育贯穿在教育过程的始终,努力做到“追求幸福的教育过程”与“追求幸福的教育结果”的统一。在幸福的教育过程中,“关心”是实现幸福教育的基础。农村中小学的幸福教育应该借助“关心”,实现教育人性的回归。
1.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知幸福
学校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社会环境。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学校应该优化自己的自然环境。农村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优势,弥补硬件设施的不足,利用自然景观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充满“关心”的校园环境。其次,学校要优化自己的人文环境。农村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应该努力构建幸福的校园人文环境。学校应该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感知幸福,这样才能提升学生领悟幸福的能力。同时,农村学校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校园文化品质。农村学校也应该创建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认识到个体的本真价值,感悟幸福。
2.制定“关心型”管理制度,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幸福体验
学校作为社会场所,必须存在一些社会规范。学校的规范就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实施幸福教育,农村中小学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当体现出关怀成分。因此,在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方面,要优化教师的评价体制,关注教师的幸福体验,立足于优化教师的专业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学习机会,增强教师的专业成就感。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制度应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发展,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为主导,营造充满关心的制度文化,在规范中实施爱的教育,体验幸福的教育。例如,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家访了解学生的动态,时刻关心学生;定期组织留守学生与外出务工父母进行交流,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被关心的氛围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必须时刻体现着“关心”,这样,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才能产生幸福的体验,从而感知幸福、创造幸福。
3.创设“关心型”特色课程,教会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
农村中小学开展幸福教育,可以将幸福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幸福教育不是某种特定的方法,而是一个理念。无论是学校的各科教学还是学校的常规管理,将幸福教育的理念引入其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关注学生个体的价值,引导学生积极、正性的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幸福,并教会学生创造幸福,这就是幸福教育的本真意义。
当然,学校可以自主创设“关心型”特色课程,教会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这种“关心型”的课程,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本体、能够让学生领悟到幸福。幸福教育是一种人性教育的回归,幸福教育的课程应该关注人性的本体、关注生命的本质,如感恩和分享,回归人性中善的本质,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幸福。第二,课程要引领学生回味幸福。幸福教育应该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氛围中,不因教育活动的结束而终止。学生在幸福教育的实践中,不仅要感悟到幸福,更应认真领悟、品味幸福。第三,课程要教会学生创造幸福。幸福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能力。幸福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感知幸福并能够创造幸福的教育。因此,这种“关心型”的课程,需要教育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关心学生、对话学生,在“关心”的氛围中让学生感知幸福,教会学生创造幸福。
4.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养成关怀品质从而获得幸福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互相关心的基础上。教师是教育实践过程中主要的关心者。教师应该关心学生,不只是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教师也要做好榜样。内尔·诺丁斯认为,“关心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去演示如何关心,而不是告诫学生去关心;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教师不仅要成为关心者,还要帮助学生发展关心能力。学生具有关心的能力,他们会“关心自我、进而关心身边的人和世界”[6]。这样,学生能够在“关心型”的师生关系中,养成关怀的品质。
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特别是留守儿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对话,积极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给予正确引导,体现充分的关怀,让学生在被关心的情境中消除负性情绪,产生积极、正性的情绪体验,从而感悟到爱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同时,教师的主动关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产生关怀品质,使他们关心自己、关心他人,使其幸福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威.诺丁斯幸福教育观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报,2013(3).
[2] 苗元江等.中学生幸福感调查及幸福教育对策[J].教育导刊:上旬,2012(4).
[3] 刘宾,欧阳文珍.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报告[J].陇东学院学报,2010(3).
[4] 邓和平,冯香兰.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5] 陈美荣,曾晓青.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1(06).
[6] 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王慧(1991-),女,江苏淮安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