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痰瘀辨治

2015-07-07 12:39李万涛陈萌
医学信息 2015年15期
关键词:肺疾病辨证论治

李万涛++陈萌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文献和临床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辨治的重要意义。方法 运用现代文献检索和临床实践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痰"和"瘀"两个证候出发,分析其发病机制和可能诱发疾病的病因,以辅助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津血不归正化为痰浊与瘀血,而这两种病理产物又可作为病理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即痰瘀同源而互衍, 痰阻则血滞而瘀, 血瘀则痰结难化, 致使患者病情缠绵迁延, 病情反复, 难以痊愈。结论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根本方法是临证从痰瘀辨治,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痰瘀;辨证论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呈渐进发展的疾病,简称 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不完全可逆的,其特征为慢性气流受限,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可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的咳嗽,咯痰,喘息,气促,胸闷,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西医对该病的研究尚未阐明该病病因和病机,但是研究证明该病复杂,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死亡率较高。目前,缺少控制该病病情发展有效药物。在中医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内伤咳嗽、哮病"等疾病同属于一个范畴,通过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使用的文献均为2010~2014年收录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k)中的文献。主要使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章。

1.2 方法 对(CNKI) 和(CBMdisk)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搜索,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为关键词进行一次搜索和手工搜索,分别检索到检索词相关的文献21篇和5篇,最后选定10篇文献并全部下载。文献检索采用单人独立检索方式完成,并结合一些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及发病病因进行分析了,同时论证痰瘀编制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1.3文献处理 比较文章内容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辨治的文献,选择文章内容较为完整的文章。若文章存在雷同内容,需要经过比对,选择内容最全面的文献。将文献中涉及"痰"、"瘀"证候的段落挑出编成各个段落[1]。

2 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之所以病情反复、缠绵、病程长久,与痰、瘀证候是存在密切联系。该病生发、发展和病机演变过程中,痰、瘀两种因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临床所见,痰瘀的发展与形成是多脏腑、多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患者早期痰液较为浑浊,逐渐发展为痰、瘀并见,最后患者水饮错杂及痰瘀之象。气道阻塞病理基础为逐渐生成的痰瘀阻肺。痰液是慢阻肺的标实证,即可出现在急性加重期,也可出现在缓解期和稳定期,总之,痰瘀之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相伴相随的。为此,我们要用辨证的看待痰瘀,并从动态、整体上掌握疾病,从而真正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效果。

3 讨论

3.1发病特点 肺为至清之地,外邪侵扰极易使肺部受到损害,而COPD的根本病因是外邪侵饶,外邪的侵害可导致COPD的急性发作。外邪进入机体后,需要依附于有形质者,而肺中痰浊之物是蕴藏外邪最好物质;外邪与痰浊胶合难分,极难去除,从而进一步增大两者对机体的损害。从COPD的临床症状来看,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等,与上述描述的证候是相符的,因此,COPD与痰瘀证候存在密切的关系[2]。

现代医学病理上,COPD患者常出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升高,巨噬细胞浸润现象较重,黏液分泌旺盛,支气管、细支气管处黏膜水肿,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这些表现主要是因为柱状上皮细胞(支气管黏膜)增生、变性、坏死、再生,成为刺激物反复刺激鳞状上皮化生;患者血液流变学则出现物理学改变,如"浓"、"黏"、"凝"等[3]。

3.2 病机 痰与瘀两种证候并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导致的COPD,而是两者相互影响的。在正气作用下,瘀血可化生为痰水,若痰水与未化之瘀结合就可导致瘀血,而两者的相互作用,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4]。

3.2.1痰 体内的水津不归正则化为痰,可见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它本因病而生,若停积于体内将引发更严重的疾病。痰积不祛,久之可致肺气亏虚,津液不能转化。反之,因为脾虚,导致津液转输运化失常,而由于肾虚,导致蒸化失常,更加重了痰浊壅滞的严重程度。由此来看化痰的关键和根本在于脾和肾转化体内水液的能力。因此,应使脾、肾恢复至正常状态,进而运化水湿,调型体内气机,进而化瘀血,消痰瘀。

3.2.2 淤血 体内血运失常、血液停滞就会导致瘀血产生,与痰一样,淤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也可成为致病因素。对于COPD患者而言,其淤血的存在形式主要有:①肺气虚而不能贯心朝百脉,导致血运无助,则血行瘀滞;②脉为血之府,脉道是否通畅无阻决定了血液能否正常运行,若脉道不同,则痰浊停滞,而血脉壅滞,正气无法正常升降;③肺气虚而致胸中阳气孱弱,病久而伤及脾肾,脾肾阳气减弱致心脉失合,继而损心气而致鼓动无力,进而血滞成瘀。

3.3化痰祛瘀对COPD治疗的重要意义 我们应重视COPD发病中痰、瘀证候的重要作用。多数患者病情迁延缠绵,也是由于痰、瘀的影响。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肺部痰液长久的停滞,就为细菌营造了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其次,瘀液使肺功能降低,肺泡气体交换的功能减弱。上述现代医学理论也证明了中医辨证治疗与COPD治疗的相关性,中医从改善肺、肾功能做起,兼顾治痰顾化瘀,真正祛除了痰瘀的内外因素。

在治疗COPD时,不仅要重视化痰祛瘀,还要注重调理肺、脾、肾,应强调COPD的根本在于多个器官俱虚所致,且患者病程长久更加重了虚亏,因此,应同样重视化痰祛瘀和补虚。应以扶正固本,补虚亏,调整脾胃为主,切断生痰成瘀的源头,使痰瘀不再滋生。这样将痰瘀内生的诱发因素从根本上控制住,患者机体抵抗力提升,防病能力增强,疾病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2007年修订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2):118-117.

[2]黄礼明.试论痰、瘀、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中的重要性[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22(10):115-117.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25(16):253-260.

[4]王胜,徐凤珍,陈余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液白细胞介素8,6和肿瘤坏死因子测定及其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23(15):465-467.

编辑/苏小梅

猜你喜欢
肺疾病辨证论治
低剂量双源CT肺容积及肺密度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