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波
摘要:目的 探讨纳络酮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22例高血压性脑溢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予以纳洛酮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6.7%,明显高于仅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5.2%,且并发症发生率4.9%明显低于对照组18.0%,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对脑溢血患者脑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纳络酮;高血压性脑溢血;治疗疗效;并发症
高血压性脑溢血属高血压疾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病凶猛等特点,多发于老年人群,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无论是给患者本身还是家庭、社会都带来巨大负担[1]。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药物,对治疗该病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来我院治疗的122例患者中61例予以纳洛酮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22例高血压性脑溢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伴有其它严重的慢性或急性疾病者;②合并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全身性疾病者;③伴有精神性疾病者;将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1例,观察组患者男31例,女30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2.3±4.5)岁;对照组患者男34例,女27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3.2±4.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50例,脑叶部28例,脑室部12例,小脑部22例,丘脑部10例;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极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治疗:予以患者250ml20%甘露醇(陕西盛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3658),行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12h以内,同时予以降颅内压、止血等药物治疗。
1.2.2观察组 纳洛酮治疗: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纳洛酮针(湖南益桥制药有限公司成产,1ml/支,含0.4mg纳洛酮)1mg,与100ml生理盐水溶解,行静脉滴注,2次/d,持续滴注15d。
1.3观察指标
1.3.1采用NIHSS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价[2],①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在90%以上;②显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控制在45%~89%;③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在20%~44%;④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在19%以下。
1.3.2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统一经SPSS17.0软件处理,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予以纳洛酮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6.7%,明显高于仅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5.2%,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3例(4.9%),其中包括尿路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1例(18.0%),其中包括肾衰1例,尿路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3例,肺部感染4例,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溢血属高血压病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情绪激动、剧烈活动等都是该病症的常见诱因[3]。该病症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而灵活调整,如若患者出血少可予以内科治疗,当患者血肿较大时则应予以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均予以患者内科治疗,控制患者血管源性脑水肿,保护患者神经系统。有研究表明[4],β-内啡肽属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较强作用的阿片类物质,而高血压性脑溢血患者脑脊液中该物质含量会大幅升高,进一步表明其属于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药物,具有起效快,拮抗作用强,控制脑补学院收缩等诸多优点,则可以对脑损伤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综合上述,纳洛酮可对脑溢血患者脑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承辉,阮海林,何嗣华,等.出诊现场联合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纳络酮对高血压性急性脑出血重症患者血压及GCS评分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2):2246-2248.
[2]沈礼芹,蒋金泉,郭建杰.等.持续颅内压监测和纳络酮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54-56.
[3]侯学莲.高血压脑溢血偏瘫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医学,2011,32(7):1153-1155.
[4]刘烈祥.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6):115-116.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