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2015-07-07 05:02赵小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对策

赵小红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以与其在教材中的地位相适配。学生对文言文教学极度反感乃至于厌学,甚至连老师们自己也被烦琐的文言文教学弄得焦头烂额,以至于文言文大有被视作“鸡肋”甚或“洪水猛兽”之势。那么文言文教学路在何方?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并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此我想重点探讨谈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实施对策。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学现状;对策

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现实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学生对文言文也是谈"虎"色变,普遍存在厌烦情绪。现在中学生中流行着“三怕”,其一怕,就是文言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原因一、文言文教学过于功利化

大家都知道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的分值近20分,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地拿到更多的分数,较长时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侧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堂,而忽略了文言文更为重要的“文”,姑且把此“文”理解为文化吧。如此一来,“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成了金科玉律,“满堂灌”成了不二选择,见“言”重“言”而忽视“文”漠视“文”的课堂比比皆是。

原因二、文言文教学过于程式化

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样的课堂,教师独霸话语,喋喋不休。教文言文时,我们总是担心学生“吃不烂”、“夹生饭”,于是注重串讲,灌得很满,惟恐疏漏,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教法僵化,即便是自读课文,教师也是小心翼翼扶着走,使学生日生厌倦之情。方法的烦琐导致文言文教学的程式化和模式化。

原因三、文言文教学过于简单化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的课堂地位,忽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体性,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淡化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的个性阅读,单一地强求学生接受文言常识和基本知识。这样以来教师用“讲”的形式代替学生的“思”,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渐渐地学生上文言文学习时只带着耳朵机械地听,或者机械的在书上做笔记。这样他们课前不会去预习,课后合上课本万事大吉了。这样的结果时,不仅学生没有了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就连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那一点点文言文知识也忘得一干二净,更别说“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了。

怎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增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从培养语感与学会迁移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一、调动知识储备,缩小与文本的距离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在肢解分析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文言文教学过程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被强化为外在知识和认知的输入,所以文言文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鸿门宴》为例,有关楚汉相争的故事、人物是深入人心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民间故事,说说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远比照搬教参讲深讲透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把握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二人成败的原因上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二、重视朗读,以读带讲

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语感是不同的,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诵读时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比如在讲陶渊明的《陈情表》时我简要地介绍了作者故事后,对课文内容未作任何分析讲解,就开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们深深地被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一片唏嘘,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能力,能让学生通过感觉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呜,使学生不同等待老师课解,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三、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激活课堂。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把以教师讲解为主变成以学生、活动、质疑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拿《陈情表》来说,这篇课文的解读方式有好几种: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封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大“请假条”,并由此生发出“如何与上司相处”的教学命题;另一种观点是就本文的行文艺术而言的,认为李密至孝,“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所以文章极尽说话的艺术委婉之能事,让人读后,不禁为作者的至情至性所感动,从而不得不同意他的请求,由此延伸出说话的艺术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文的写作虽有种种意图,但全文洋溢的感情主要还是李密对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借鉴了后一种观点,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李密对其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上。这篇文章直抒真情至性,不假雕饰,情深理切,感人至深,是弘扬民族“孝”之美德的至极之文,并由此生发“孝顺父母”的命题。当下学生大兴铺张、浪费、攀比、浮夸之风,拿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有着极不正确的态度和看法。结合这一现状,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先让学生明白“孝”是美德,更是责任和义务,接着让学生即兴发言,叙说一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小摩擦,并从“孝”的角度加以反思,结果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表述生动感人,有些同学的反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倡议: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学生就在课堂上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目的也就实现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已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师适时当好引导者,课堂才能生机无限,活水潺潺。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内心的一根弦,拨动它就能自然的激起一片浓浓的情愫。现实的文言文教学已经走入了种种误区,语文教师惟有改变错误的做法,才能真正发挥文言文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达到文以载道的目的。总之,而对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困境,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重视古代灿烂的文化,让学生喜欢读文言,课外亦喜欢看文言文,并能从文言文中吸取营养,学习其章法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大步的提高的。那么文言文会迎来其教学的春天,而不再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了。

参考文献:

[1]刘莉.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0(12).

[2]吴基西.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0(8).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