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云 梁浩
【摘要】 针对“戴着镣铐跳舞”模式化教学以及学生懒于动笔写作的现状,我们引入“用笔思想”理念,引导学生放手写作,并采取每周评讲展示、心灵点评、参赛获奖、网上发表、结集成册等激励举措,培养学生“自由跳舞”的写作本领。
【关键词】 作文 用笔思想 自主写作 心灵档案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64-03
0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因受高考作文“指挥棒”的影响,我们学校从高一开始就着重进行“戴着镣铐跳舞”式的考场作文训练。这种模式化作文教学法,导致大多数学生渐渐失去原生态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所写的作文大多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脸谱化”作文,没有个性,缺乏生气。更严重的是,作文日渐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紧箍咒”,懒于动笔写作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了打破学生写作的“镣铐”,让学生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激活学生“动笔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夯实写作基本功,结合我们近几年来作文教改经验,我们开展了省级小课题“用笔思想,自主写作——让作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档案”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上已取得一些成果。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用笔思想”是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所倡导的一种写作理念。他在《作家是用笔思想的》中说:“正是拿起笔来之后,正是写了几页以后,一个作家的才思才会喷涌,记忆才会复活,想象才会翱翔,感情才会迸发,思考才会愈益深刻……出现了不仅对于读者是新鲜的,是令人惊奇的,而且对于作者本人也是新鲜的、令作者惊奇的思想、形象、作品。”这启示我们,用笔思想是写作的一大秘诀。因此,我们把“用笔思想”引入写作教学,旨在通过用笔思想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和思绪,打通常规性写作与自主性写作的联系,打通读书与生活的联系,打通作文与做人的联系,让写作不仅成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方式和技能,还要让作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档案。
一、具体措施
1.理念先行,方法引领
首先指导学生树立“用笔思想”、“让作文成为个人成长的心灵档案”等写作理念,做到心动、笔动、行动。
提出自主写作要求:“四不限”(题材不限、立意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和“四多要”(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多动笔)。也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在学习、生活中多方面积累素材,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努力把文章写得有情、有趣、有个性、有新意。
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页数较多的笔记本作为作文薄,这本作文薄,将成为学生个人成长的心灵档案薄;要求每周交1篇习作(学校常规作文只要求每学期大作6篇,周记若干篇)。老师每周进行一次作文讲评,分享优秀习作。
2.小组先试,树立榜样
开始实施课题研究时,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很感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对每周写1篇作文不太有信心。有鉴于此,每班成立以语文科代表为组长的写作兴趣小组(每班20人),贯彻“用笔思想”理念和“三个表达”原则,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多练多写,多出成果,做好表率。经过3个星期的先行先试,兴趣小组成员都能完成每周的写作任务。
写作兴趣小组先行先试,以行动和成果树立了榜样,以点带面地激发全班同学参与“用笔思想、自主写作”实践活动。
3.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指导学生把写作和阅读紧密联系起来,坚持每周都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并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续写或改编,深入推进“用笔思想”写作实践。
这一环节重点在第二学期铺开,这有效地将阅读与写作、课内与课外、生活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的阅读量大增,不但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还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阅读的文章五花八门,读后感丰富多彩,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阅读中外名著,如《茶花女》、《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平凡的世界》和中国四大名著等;二是阅读报章杂志,不少学生还学会了写时评;三是深入阅读课本作品,改编原著,如对《诗经·氓》、《孔雀东南飞》、《祝福》、《项链》、《差别》的改写(续写),既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又提高写作水平。
4.心灵点评,师生互动
新课标变革评价方式,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我们把这一原则运用于作文批改:侧重于“心灵对话”式的点评。对每一篇文章,常常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用一两句话来进行点评,或鼓励或疏导。通过“用笔思想”,学生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便在其文章中有所流露,或喜悦,或感伤,或苦闷,或愤怒。因此,在批改作文时,我们侧重在思想情感方面多给予指导。
心灵对话式点评,走进学生的心灵层面,一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二者又可以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三者能有效发挥作文育人的功能。可谓一石三鸟,收益良多。
5.展示成果,增强成就感
(1)每周一次作文讲评。老师把全班作文分为三个等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行鼓励性讲评,分享优秀作文。学生都很期待周五的作文讲评课。
(2)老师把学生较优秀的习作制作成电子版,在多媒体平台上展示,或打印传阅。有些习作写在作文本上,由于字迹、卷面欠佳,不够醒目,但一旦整理为电子版,就会焕然一亮,令人刮目相看。这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将有个性、有特色的习作发表在网络上,让学生灵性在网上飞扬。我们在网易博客“半床诗”中开辟“学生美文”专栏,用来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还指导学生把习作发表在空间或博客上。这为学生写作开辟了另一个平台。
(4)组织学生参加作文大赛。如组织学生参加2015年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投稿143篇,预赛获奖105篇,其中一等奖14篇,二等奖27篇,三等奖64篇。
(5)将学生优秀习作进行分类整理,适当润色,汇编成册。我们将学生近一学年来的优秀习作整理、打印出来,结集成册,美其名曰《又到春暖花开时》,广泛传阅,引起不小反响。
6.下水作文,教学相长
我们经常写下水作文,与学生分享写作成果,做学生的榜样。我们写的下水作文有:《西安文化之旅》(游记)、《历史的弃儿》(读书笔记)、《读〈春秋〉,看看那乱世危情》(学史笔记)、《阿龙日记》(校园小说)、《我的课堂是一座森林》(现代诗歌)、《脑袋歌》(旧体诗)、《感恩我的鞋》(散文)、《从高考监考老师被暴打看社会正气》《也谈高考“喊楼”现象》(评论),等等。老师写下水作文,与学生习作一起展示,能收到师生彼此欣赏、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二、主要成效
1.改变了常规的模式化教学,使作文教学“活”了起来
高考作文要求“戴着镣铐跳舞”,无可厚非,但不能在高一高二阶段就强化这种模式化的作文训练。为片面追求考场分数而作文,不仅会扭曲写作的本质和意义,还会限制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要做好“戴着镣铐跳舞”,首先要学会“自由跳舞”。实践“用笔思想、自主写作”,有效地打破这种常规的模式化教学,为“自由跳舞”提供广阔舞台。
与常规作文相比,自主写作内涵更丰富,方式更灵活,意义更重大。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加强方法指导,使“用笔思想”、“让作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档案”写作理念深入学生的心田,做到“三动”兼备——激活悟性,使之“心动”;指导写作,使之“笔动”;引导落实,使之“行动”。这三者联系密切,“心动”是源动力,“笔动”是落脚点,“行动”是归宿点。做到三动兼备,一扫常规模式化作文的各种弊端,打破“镣铐”,大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95%以上学生都能完成每周的阅读和写作任务。“脸谱化作文”大大减少,“原生态作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贯彻“三个表达”要求,加强了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
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也曾强调高中作文教学必须要回到写作的原点,夯实写作基本功,加强“三种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思想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要回到“写作的原点”,就要贯彻落实新课标“三个表达”(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的写作要求。“用笔思想”这种写作理念,是贯彻“三个表达”的切入点。我们引导学生养成“用笔思想”的习惯,强化“三个表达”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这“三种能力”。
首先,用笔思想,自主写作,自然能有效训练“自由地表达”和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书面表达能力;其次,用笔思想,能激活学生思想感情,提高“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能力,我手写我心,这有助于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和思想能力的培养;第三,用笔梳理见闻感受,加以发掘拓展,能激活思维,抛弃模式,新颖构思,自主创建文章思路,从而形成“有创意地表达”的风格和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用笔思想,既可落实“三个表达”,培养“三种能力”,又能体现新课标“三维目标”。
与没有参与本课题活动的班级相比,我们班在写作训练方式、训练量、写作习惯、能力培养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优势。
3.丰硕的写作成果,见证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和技能,还是学生成长的心灵档案及其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
经过近一学年的写作训练,我们班学生摆脱束缚,用笔思想,开拓视野,抒写真情,表达见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出了一大批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文体多样、语言活泼,有个性、有内涵、有创意、有较深思想认识的作品,记录了他们成长的心灵印记,体现了较高的语文素养。在这里,学生的写作才华得到了有效发掘,思想个性和思维能力也有了长足发展。
我们编印的学生优秀作文集《又到春暖花开时》(300多篇,20余万字),就是他们写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文集分七大栏目:“成长篇”、“思悟篇”、“想象篇”、“悦读篇”、“人物篇”、“诗歌篇”、“散文篇”。还有学生能以古诗文的样式写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文,出人意表。
实践证明,写作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贵在学会用笔思想,多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写作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和精神的需要;写作,不仅是一门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和技能,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心灵档案,一个人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如何处理自主写作与高考作文的关系
有人说,自主写作有较大的随意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写作能力。但高考作文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果考砸了,那问题就大了。此话不假,但不必过于担心。
高考作文讲究审题立意,有诸多限制,要求学生会戴着镣铐跳舞。但是,如果学生连舞都不会跳,戴着镣铐跳舞又怎能跳得好呢?我们从高一开始,重视自主写作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自由跳舞”的能力。学生先要掌握“自由跳舞”的本领,然后再在这基础上进行“戴着镣铐跳舞”训练,功夫到家,即使戴着镣铐也能自由地跳舞。
2.如何巩固课题成效,使写作成为学生一种日常的自觉行为,促进写作“可持续发展”
自主写作,打破了常规作文的条条框框,学生写作思维得到了解放,大胆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尝到了写作的甜头。但也有少数学生或迫于功课的繁重,或由于某种原因,说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写作,只是断断续续地写,未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自主写作,贵在坚持。如何让学生坚持写下去呢?除了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每周评讲展示、心灵对话式点评、参赛获奖、网上发表、结集成册等)以外,重点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簿变成珍贵的“心灵档案”簿。学生的作业本在学期结束后,一般就会丢弃,似乎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但我们认为,作文簿则有它特殊的意义,它不是一般的作业,它记录着一个学生成长的印记,这些印记是独一无二的,很有珍藏价值。如果我们能“化腐朽为神奇”,把日常的作文簿变成记录个人成长的心灵档案,那就更有意义了。
下一步要整理一批优秀学生的个人作文集,树立个人“心灵档案”的典范。并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或手机)进行文稿编辑,制作个人作文网页。一者减轻老师的负担,二者掌握更实用的技术为自己写作开辟新渠道、新天地。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水平。
四、结束语
搞写作教学课题研究,既辛苦又充满乐趣,需要师生共同合作,用心投入,才能获取丰硕成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不仅关乎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且涉及到一个人的成长。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学会“用笔思想”,让作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档案,这样必然会大大地发掘学生写作的潜能。天长日久,自然就会有作文的高素质和做人的高素质。
(注:本文是广东教育学会201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DXKT3725)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2]《绿色作文教学概说》.选自《赵谦翔讲语文》.赵谦翔著.语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
[3]陈妙云.《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语文月刊》.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