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毓
(西安科技大学,710054)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宋毓
(西安科技大学,710054)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服务模式,已被许多高校图书馆重视并采用。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陕西省高校微信服务平台存在普及程度不高、表现形式与内容单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从更新观念、选择合适的微信账号类型、完善服务平台的功能与内容、优化账号管理以及加强宣传提高关注度等方面进行改善。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体环境的交流方式,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初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集快速发送文字、照片、视频,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WeChat)。微信具有的实时通讯、异步交流、支持多种媒体信息等特点,使得信息传播更为快速、开放、高效。据腾讯公司公布的数据,2013年底微信用户已经突破六亿,全国用户占有率达到71.4%[1]。如今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府部门到商家以及教育文化等领域都纷纷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由此可见,微信在沟通方法和沟通效果上走在了同类应用软件的前列。根据腾讯官方公布的信息,微信用户性别比例和年龄分布为:男性占了63%,而从年龄分布来看,20-30岁之间的青年占了74%;从微信用户职业分布来看,大学生占了64%[2],而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大学生读者,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借助图书馆的微信平台来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微信运营普遍处于起步阶段,各大高校图书馆正在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微信服务平台运行方式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本文以陕西省39所本科高校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高校图书馆的微信账号名称、图书馆首页是否列出微信号、公众号类型、是否认证、首条推送消息及提供的服务等,希望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微信服务平台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的使用提供参考。调查统计时间截至2015年3月26日。
目前微信用户还是以智能手机为主,所以本文的调查方法采用以手机终端登录微信手机客户端,通过“查找公众账号”,关键词以“院校名称+图书馆”进行搜索。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若检索结果不惟一时,只取该校图书馆官方微信,图书馆其他部门以及读者自行开发的账号则不纳入调查范围。此外,为避免检索结果不全,辅以浏览高校图书馆首页,搜索是否有列出该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所采集到的数据以调查期间各大高校图书馆微信账号已发布的信息为准,有些账号提供的服务需绑定读者证件,可能统计不够全面。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相关数据统计
2.2.1高校图书馆微信号开通情况(见表2)
表2 微信号开通情况统计
由表2可以看出,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情况并不乐观,39所本科高校中有14所高校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36%);即使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仍然存在着宣传不足、利用不足的问题,大多数高校馆没有对其微信号进行足够的宣传,仅有4所高校在其图书馆网站首页列出其微信号(29%),有4所高校馆虽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是没有进行自定义菜单设置或接口开发,新加关注的用户看不到历史消息(29%);14所高校图书馆申请微信公众平台的有8所账号进行了认证(57%),认证情况一般。
2.2.2 高校图书馆微信号首条推送消息(见表3)
表3 微信号首条推送消息统计
首条推送消息指的是用户关注公众号后立即收到的第一条推送消息,是用户与微信服务平台进行的第一次交流,首条推送消息对公众号在用户心中形象的塑成有较大影响[3]。由表3可以看出,已开通微信号的高校图书馆利用首条推送的情况并不理想,一半以上的图书馆首条推送消息为“感谢关注或欢迎关注”(57%);不到三分之一的微信号提供的首条推送可以判定为有效消息(29%)。而在这4个提供有效消息的微信号中,也只是简单的图书馆微信号服务功能介绍,既没有绑定关键词提供回复,也没有使用引导。
2.2.3 高校图书馆微信号提供服务情况(见表4)
表4 微信号提供服务情况统计
高校图书馆引入微信服务平台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师生读者,由表4可以看出,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提供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通知公告、个人借阅信息查询、馆藏查询、参考咨询、借阅服务与资源推荐等方面。其中,通知公告、个人借阅信息查询、馆藏查询是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的主要功能,借阅服务、参考咨询、资源推荐等与读者互动及需个人定制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1 普及程度不高,服务深度不够
目前,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陕西省有本科院校39所,而开通图书馆微信账号的高校不到36%,正常运营微信公众账号的绝大部分是陕西省内的“985”和“211”院校。14所开通微信服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中,有40%尚未进行认证,不利于增强账号的权威性以及品牌效应。微信公众平台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的优势在于每天都可以群发一条消息,而服务号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后台管理服务,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中有9所选择订阅号,是选择服务号类型的两倍,由此可见,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定位更侧重于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服务定位稍显保守。
3.2 服务平台表现形式与内容单一
目前陕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号多为单向信息推送服务,如通知公告、活动宣传等,而与读者双向信息交流的服务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如资源推荐、借阅服务、参考咨询等,读者使用率最高的电子资源的浏览与下载仍然存在问题。从传播方式来看,微信可以传送文字、视频、图片、音频、二维码,但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没有一家图书馆微信平台使用音频、视频、二维码。另外,图书馆微信平台发布的内容对读者而言多是通知、报道等,缺乏贴近读者生活、吸引读者关注的内容。
3.3 服务平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开通微信服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中有4家图书馆都没有历史消息推送,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信息主动推送的次数很少,更新率也较低,读者从微信服务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少,长此以往,会导致读者对图书馆微信平台关注度降低,甚至部分读者会取消关注。而另有几所高校图书馆对微信平台运行相对重视,管理水平也较高,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等会定期推出每周一库推荐、读者借阅排行榜以及古诗词、诗歌、美文赏析等推送服务;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推出了座位实时信息,告知读者图书馆已用座位和剩余空位,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
3.4 服务平台宣传力度不够
微信公众平台不具备主动添加关注的功能,要想被更多的用户关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广,然而目前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尽如人意。在笔者所做的调查中发现,已开通微信号的高校图书馆对其微信号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仅有4所高校将其微信二维码在图书馆网站首页公布,供读者扫描添加订阅,但数量不及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开通微信平台总数的三分之一。
4.1 更新观念,选择合适的微信账号类型服务读者
高校图书馆应该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使用简单、低成本亦可以高度定制化的平台,而这个平台的核心用户又与图书馆的核心受众高度重合,因此这个平台对于图书馆既是一个重要的推广机遇和服务平台,又是一个赢得读者高度口碑的可能渠道[4]。目前,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中以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9所高校图书馆采用的都是订阅号模式;西安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图书馆则采用了服务号形式。各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人力、经费、资源等情况,结合本馆微信平台提供服务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微信账号类型作为突破口,搭建属于自己的顺应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
4.2 完善服务平台的功能与内容,增加与读者间的互动与交流
目前大部分微信号的主要功能仍然是网络平台的信息发布及单方面宣传报道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不能局限于一对多的信息推送,应对用户主动发送的信息及时分析、反馈,使微信能够向读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交互服务。尽管流媒体的传输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流量,但目前采用先进的压缩技术进行处理以后,用较小的文件流量也可以展示较多的内容[5],如图书馆流通环节演示、软件、平台使用等都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流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除了推送传统的图书馆通知、动态、数据库讲座等内容,还可以增加“90后”读者关心的学习、生活资讯,采用更为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进行信息推送,让信息更贴近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的生活。
4.3 坚持信息推送服务,优化账号管理
高校图书馆应坚持信息的主动推送,但同时应该注意推送的频率与质量,即使在节假日也不要间断与读者的联系。另外,微信账号的编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微信账号管理者既包括图书馆决策层,也包括实际运作的微信编辑。微信编辑不仅要对读者需求有足够的研究和了解,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字图片编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图书馆可以指定专门的微信编辑,结合学科馆员以及学生志愿者共同管理,保证微信平台服务内容权威,而又不失亲和力。4.4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关注度
微信号在图书馆读者中感知度低,不利于该服务的开展,因此,图书馆应该想方设法加大对其微信号的宣传力度。二维码是微信公众平台最重要的发布与订阅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图书馆网站、学校首页、图书馆及学校各个布告栏提供微信二维码,让读者随处、随时扫一扫即可成为图书馆微信平台的用户;另一方面可通过扫描或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抽奖、有奖投票、竞猜等方式鼓励用户试用图书馆微信账号,激发读者使用微信平台的热情[6]。
目前陕西省高校图书馆虽然已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和创新,但总体来说,还处在尝试和起步阶段,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读者需求,陕西省高校移动信息服务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相信随着微信自身技术的不断提高、进步以及参与开发的高校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微信服务平台将会给高校读者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1]史 梅,翟晓娟.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经营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5):79-85.
[2]腾讯帝国大迁徙 商家如何玩转微信——搜狐科技[EB/OL].http://it.sohu.com/20121216/n360562609.shtml.2015-03-25.
[3]陈雨雪.“985”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16):88-93.
[4]艾瑞咨询集团.2013年微信商业化价值研究报告[EB/ OL].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2090.html.2015-03-20.
[5]王保成,邓 玉.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20):82-85.
[6]于文莲.图书馆微博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2):98-100.
Survey and analysi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servic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Shaanxi Province
SONG Yu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As a new information service mode,the public platform of wechat has arrested more attention of many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it has been adopted by them.Investigation on the usage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Shaanxi Province shows tha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such as the popularity is not high enough,the manifestation forms of contents are monotonous,the managements are at different levels,and the intensity of propaganda is comparatively weak.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to renew the idea,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wechat public account;to improve the service functions and contents;to optimize account management;and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work so as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public.
university 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wechat public account;wechat service platform
G252
A
1006-1525(2015)06-0069-04
宋 毓,女,馆员。
2015-05-25
(责任编辑:傅 正)
2014年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201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