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摘 要: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现代教学的标志,是教学实践的推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入手,通过分析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需求,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31-02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予以充分重视。”[1]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对语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育信息化服务于建设“信息化”国家的总体要求,全面培养国民的信息化素养,培养信息技术高精尖人才;以教育信息化为先锋,从而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教育现代化稳步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1]。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高教教育信息化发展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操作环境为基础,以学习模式和教育方式创新为核心,以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1]。教育的信息化要始终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和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具体要做到:前瞻教育发展需求,面向个性化和终身化学习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开发的开放合作机制;强调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鼓励特色;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是要基本建成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支撑体系,实现宽带网络的全范围覆盖,实现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快步迈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显著提高。
三、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复杂,管理方式方法不尽科学,人力资源匮乏,服务意识不强,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校教学管理效率较低,不能很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学管理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化技术与高校教学管理深度融合,必将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本文从教学管理业务工作为出发点,从教学运行、职业教育研究、学籍档案管理、实践教学、教材管理、师资管理等方面研究信息化建设方法。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教学运行的基本业务有两大类:教学运行过程管理和考务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下达、课程安排、学生选课、考试安排等业务。教学运行工作量大,依靠纯人工的工作模式,根本无法完成工作。因此,教学运行模块引入信息化十分必要。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教务管理软件,比如青果、正方教务管理系统,这些软件能够满足教学运行工作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开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务管理软件采用C/S结构以及Internet网络技术,使校园网络甚至所有接入Internet上的用户都可访问该系统,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共享。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机构,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献策为目的,以为教育科研服务为根本。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为学院教育教学与改革发展服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是决定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研究方面可引进的信息化平台包括:精品课程管理、教研项目管理、网络在线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等。精品课程管理和教研项目管理平台可以更好地规范日常工作流程,使项目申报和管理更加高效有序和规范。目前,网络在线课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听到来自各校名师的名课,获得更多的课程知识,开拓视野;同时网络在线学习简单易行,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实践;这种网络学习不是枯燥的灌输,可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在线交流互动,分享学习心得。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网络的手段获得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使教师也得到学习和提升。从学校的角度出发,网络在线课程可以使很多无形的资源有形化,使学生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弥补了学校师资的不足,改变以前依靠增加师资和外聘专家教授的方法提供了参考。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料收集工作,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思想和表现等方面的体现。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复杂,工作量大,导致学生学籍档案分类不明确,查找困难,无法实现规范有序管理。因此,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人工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档案学籍管理水平。学籍管理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学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实现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对学生奖惩的管理以及对学生的毕业进行管理,学籍管理信息化便于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有利于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开发,有利于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存档,人工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档案管理的混沌以及有可能出现档案损坏遗失等问题。因此,利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是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化、规范化;同时,通过大量的基础工作,逐渐可以实现档案管理的无纸化,进而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初步形态。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内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等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往往受到忽视。但是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加强高校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对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实习见习等精细规范管理,更方便和快捷地完成实践教学的教学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满足个性化的服务要求,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管理者可以更加高效、便利地进行信息化管理。
教材管理工作是服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良好的教材选用与管理工作可以推动学院的内涵建设。传统的教材选用工作采用纯纸质流程,教材提交耗时长,无法对提交时间进行有效控制;文字工作量大,纸质传输效率低;大量教材分析、统计、查询工作耗时耗力等问题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不便。教材选用工作可以采用智能教材申报系统,从征订计划评审、征订计划提报、征订计划汇总到征订计划统计,整个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使教材申报工作真正实现无纸化,保证教材申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教材管理工作中还有一项很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就是教材出入库管理,出入库管理数据量大、流动性大、教材种类多样,对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单纯的人工管理出入库的模式难以满足教材动态变化的需求,因此,学校可以引入教材出入库管理系统。出入库管理系统从教材征订计划,教材入库到教材出库,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随时动态掌握教材的变化,实现了教材管理工作优质高效的管理要求。
师资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的核心,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打造现代师资管理的数字平台,全面掌握学院的师资力量,为教师管理和发展服务。师资管理平台可以对教师的基本信息、教育背景、深造情况等进行管理,同时,师资管理工作中课时量统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传统的人工统计的方式耗时长、工作量大,对课时量统计这项工作引入信息化手段显得尤为必要。课时量计算的软件程序并不复杂,通过教务系统提供相信的基础数据,利用课时量计算软件将能实现考虑基础课时、实践课时、毕业论文、考试性质等各方面各院校考虑在内的课时量计算影响因素,从而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课时量统计的庞大工程。
四、结束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和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高校教务管理的必然选择。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改变工作模式的潜在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使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责任编辑 王晓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