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华
【摘 要】在教学工作中,转化后进生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一种教学艺术。笔者从了解后进生的心理,营造趣味课堂,关爱后进生等方面进行阐述,谈一点自己微薄的感受。
【关键词】心理;后进生;关爱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新课程特别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事初中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深有体会,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后进生,而且他们在班级中的表现往往会对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应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视为重点之一。根据我平时的一些教学体会,我觉得在英语教学中转化后进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后进生心理,对症下药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后进生的心理,进行个别的心理疏导。在教学中,我发现后进生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性格孤僻型的
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有耐心,细心对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这一类型的学生比较我行我素,当他没完成作业时,你问他为什么,他会干脆说一声:我不喜欢学英语就不学了。你如果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他会产生逆返心理,甚至会当面跟你顶撞。因此,对待这一类型的学生我们要利用课余的时间找多多找他们谈心,首先让他对你产生信任,喜欢上你这个老师,慢慢的喜欢上你的课。
2.调皮好动型的
这一类型的学生一般比较聪明,性格也比较外向,但是上课精力无法集中,老想在课堂上弄出点名堂引发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结果是不但他自己在课堂上没学到知识,反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质量。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我们老师对他们就应该宽严相济,既要让他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他的优点。比如当他某堂课表现好了,给他表扬,他就有欲望在下节课表现得更好;他回答对了一个问题,及时给他肯定,表扬他,他会觉得自己其实不比别人差,慢慢地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
3.能力低下型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个班级中往往会遇到几个这样的学生,他们有的连二十六个字母都写不好,有的一个英语句子也读不出来。对于这类型的学生,我们教师绝不能歧视,冷落他们,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哪怕发现他们仅仅是点滴的进步,也给予肯定。并且,对待这些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要求要比其他同学低,让他们也有尝到成功的机会。比如,听写十个单词,要求他们能写出五个就好,完成任务了,对他们给予赞赏。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进步。
4.懒惰散漫型的
这一类型的学生在后进生中是最普遍的,他们大都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想打瞌睡,不动脑,不动手,也不动口,怕做作业,懒得背单词,结果学习一塌糊涂。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就应该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点滴成功,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我班有个叫伟华的学生,他平时单词的听写老不及格,上课老爱涂涂画画,做其他的事。但他写得一手好字。有次发作业本,我特意拿出他的作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我说:伟华同学虽然作业有些错误,但他字写得很漂亮,人也很聰明。我相信他学习也一定能行的!下次的单词听写,我发现他有进步了,不断地给他鼓励。最后,他每次单词的听写都达到90分以上。老师对他的他的赏识让他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自信心!
二、营造趣味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在学习中就能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吸引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课堂教学。后进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我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例如,为了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我经常鼓励学生表演,为了克服他们不愿表现的心理障碍,我总是不断地告诉他们我们不是专业演员,即使表演的不好也只是一种体验而已,若是有同学想借此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发现自己的表演天赋,我们是非常欢迎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表演欲望往往就能被激发出来。这样做不仅活跃了沉闷而乏味的课堂气氛,还能融合师生感情,致使学生更能忘情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在学习新课时,我总是创设情景,引入生词词,由单词过度到短语,由短语过度到句子,再由句子过度到对话,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操练。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让班里的后进生不至于云里雾里,丧失仅存的一点信心。针对英语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的问题,我就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他们正确回答问题时,我总是面常笑容,竖起大拇指对他们地说“very good”或让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这样他们往往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三、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后进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它告诉我们后进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绝对不能轻视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与尊重,后进生尤其如此。他们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教师对后进生缺乏理解和容忍往往是后进生自暴自弃、厌学、弃学的直接原因。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对后进生应该一视同仁,不可冷眼相对,要么训斥、责骂,这样只能导致后进生对教师怀有恐惧感和厌恶感,进而在心理上与他们产生对抗情绪。所以在这种师生对立的前提下,要想实现后进生转化会有可能吗?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真教育是真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热爱学生,不歧视每一位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把爱心和微笑带入课堂,不板着面孔上课,耐心细致地做到厚爱这些学生,尊重他们人格,以满腔热情和学习后进生促膝谈心,循循善诱,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我们教师要学会用和蔼的目光、微笑、抚摸或点头示意等,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要善用简短的语言称赞“Great!”、“Excellent!”等进行精神鼓励,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拥有自信。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老师爱的包容,从而激发出无穷的求知的欲望。因此,我们教师除了提升职业理论修养外,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学会关心和宽容学生,不歧视、不排斥后进生。另外,教育和鼓励其他学生一起努力来支持、关心、帮助后进生,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手段和策略。因为只有在宽松、平等、温暖的课堂氛围中,后进生们才能鼓起勇气产生上进心,进而唤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求知欲。
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的情感和熏陶出来的。后进生的成长和转化要靠我们教师的关爱。关爱是教师的天职,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也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排除他们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用真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老师爱的熏陶下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责任感和自尊心,让每一位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潜能,为成功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