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情感激活初中语文课教学的方法构建

2015-07-05 13:52:48龙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方法

龙泉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就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维持课堂的活力,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以情感激活初中语文看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方法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因此,教师需要在不断调节与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前提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维持课堂的活力,提高教学的效率。

众多专家与学者提出了情感教学理念,以求通过情感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但从实践教学的情况来看,以情感激活的方式还有待完善,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基于此,笔者在此以18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以情感激活初中语文课教学的方法构建,以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需要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付出真情实感

从本质上说,教师需要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以情感激活教学,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换言之,教师就是要让初中语文课充满情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情感,获得情感体验。

但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通常按照教材和考试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形象是“师者”、“传教者”,这双重身份疏离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大部分学生感到压抑与拘束。更进一步说,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中,教师更像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机器”,而不是一个情感丰满的“人”,从而也就导致初中语文课缺乏真实情感,无法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要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利用情感激活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付出真实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束缚,要在教学过程中付诸情感,融入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充足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从课文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相对抽象与空洞,导致在整个课堂中无精打采,缺乏丰富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饱含深情的带领学生朗读其中感人的片段如“月台买橘”“四次流泪”,让学生找出文中父亲为“我”准备的穿着“紫毛大衣,皮大衣”;“父亲”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通过服饰对比勿需多言,学生立刻感受到父亲对儿女的无私深沉的爱,此时老师再播放筷子兄弟的MTV《父亲》,画面,歌词,课文内容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纷纷潸然泪下,此刻老师让学生闭目回忆和父亲在一起的点滴,顺势布置作业:给父亲写封信《爸爸,我想对你说》。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述,设计和情感的融入来提高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动容,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父爱的无私与伟大。

随着情感的付出,教师能够逐步发现初中语文课教学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教学活动,而是抒发自己情感,并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活动。随着学生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被提高,就慢慢培养了鉴赏文字的能力,同时也逐步让学生学会了感恩。

二、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

与此同时,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也应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情感渲染,让学生获得更丰富、更丰满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深度挖掘,要合理使用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发挥教材的人文性和情感性。

经过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研读教学后可以发现,当前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拥有大量的情感因素。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作者史铁生用简单的文字和沉重的语气叙述了自己生病后对母亲暴怒的愧疚之情,赞美了母亲对儿子博大如海的爱,抒发了对亡母的深切怀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痛苦让人格外伤感。《老王》从钱钟书一家和可怜的残疾人老王相处的角度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纯洁美好平等的感情,告诉人们“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不能只看到语文教材的工具性,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范读、领读、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进行朗读,撷取生活小事谈感悟,引导学生在富有感情的朗读,诉说中加深对课文里真实情感的深层次领悟。

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使用语文教材的情感元素。例如,在《石壕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在交流与总结过程中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会抒发自己的情感,也能够了解其他学生的情感与意识。这就能使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在同情老汉一家不幸命运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三、合理利用教学评价赋予学生丰富情感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意识到情感应该是可以相互传递与感染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疏导与渲染,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让学生获得情感的慰藉,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换言之,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不但要通过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也要利用教学评价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通过直接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情感受到触动,诱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例如,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即发挥暗示与期待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与认可,使学生的心中充满信心,并产生足够的正面情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语文学习。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良好的表现,不但正确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还对这篇课文的内涵与感情进行了正确的认知。此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学评价。如:“你表现非常棒!老师希望你能够拥有愚公移山一般的精神,相信定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搬走学习和生活中的障碍,获得巨大成功。”

教学互动时,通过教师的评价诸如“你的微笑非常甜美”“非常有慧眼的女孩子”“那个戴眼镜的小博士”等等,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慰藉,能够感受到教師对自己的情感付出。这就能让学生受到鼓舞与激励,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反,即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不优秀,甚至犯了一定的错误,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当众的斥责与审问,而应该用适当的方法与语气告知学生的错误,让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感受到教师的用心,在改正自己缺点的同时产生主动的情绪。

四、结束语

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情感是人类活动下的产物,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不要只做一个单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应有意识的利用情感推动教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的研究相对浅显与片面,这就需要众多同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交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推动初中语文课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海波.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陈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研究[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8)

[3]余爱东.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学[J]. 新课程(中学),2013(07)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