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云
【摘 要】要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優化课堂教学,创设学习环境,优化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并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来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方法,创设学习环境
(1)人的认识总是要从外部丰富多彩的世界通过感官经过抽象概念化形成。所以语言环境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显得十分重要,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让他们能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成功感。如可以通过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同时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它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在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较为基础的知识,吸引他们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布置作业,可以分层次,让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喜悦可以加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用欣赏的目光关注他们,孩子们就能充满自信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2)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良好的方法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在我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经常利用投影仪、幻灯、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所学知识,化难为易。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激励人们去寻求知识,开阔视野,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后进生之所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英语缺乏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由此可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课堂上也尽量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以一些格言,谚语,歌谣,谜语和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一些有关动物的单词时,为了牢记它可以编成这样一个歌谣:tiger, tiger大老虎, cat, cat 小花猫, panda, panda大熊猫, duck, duck鸭子叫, elephant, elephant大象长鼻子……。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记忆单词,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后进生生常常由于羞怯的心理难于开口,因此提问时,尽量用难度适当的问题去问,让他们到黑板写出有把握的句子,朗读已经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回答正确时,要鼓励并说“Very good!” “Great”! 慢慢地,后进生的参与意识会大大地加强,同时也会消除他们学习英语的畏惧心理。课堂上巧妙地将好生和后进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形式,凝聚他们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三、要善于用表扬与鼓励来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并加以真诚的赞美,使学生有一种被接受、被认同的心理。孩子们一旦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孩子们都有表现欲,获得的赞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期望值。而学生很重视教师对他们的批评与表扬,经常受到教师表扬与鼓励的学生会感到教师的爱,学生心理愉快,学习就积极。当学生答对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great, wonderful, well done等词应多应用于课堂。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并给予鼓励:try it again, think it over! 学生回答问题有紧张、压抑、恐慌的感觉时,教师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p1ease dont be shy!”回答正确时对他说:“very good!”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用夸奖、高亢的语调加以肯定,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而应说:“Im sorry. but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等;同时也可用一些身体语言,如:耸肩、微笑、点头等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
总之,老师在教学中通过使用灵活多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从而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