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

2015-07-05 15:18:19胡卫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圆规画圆橡皮筋

胡卫军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创造力. 但小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及认识能力,动手操作、实践探索都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存在一定距离. 实际教学中,收效甚微. 因此,我们要重视变被动听讲到一起动手、共同参与,亲身操作. 多种形式的操作能使视觉、触觉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功能,以丰富空间观念,提高教学实效.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一个有效的操作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呢?笔者携同校教研组借鉴《圆的初步认识》一课采用“同课异构”,对动手操作如何引领空间图形教学做以下几方面探究:

一、实践结果的反馈——让空间想象更深入

反馈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既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结束,也是新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始. 影响教学结果的诸多因素在反馈的过程中得到调整、改正和加强,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这积极促进了教与学的良好循环,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案例1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圆呢?

生:圆规画,硬币、茶杯盖拓圆……

师:我们可以用身边很多的材料来画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内镂空三角板、回形针、橡皮筋、可以选择三种材料的任意一种和两支铅笔来画圆,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试画一个标准的圆,比一比谁画的圆.

在学生画好后,展示同学们的作品.

师(拿一幅画得较标准的和一幅画得不标准的)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幅画得好看呢?师:请大家猜猜,画得不好看的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吗?

师:画得好看的圆呢?

让学生理解圆规画圆是利用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特征,也就是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原理画圆的.

案例2

1. 师生交流

师:三角板、回形针、绳子画圆时有什么相同的?

生:用来支撑两端的铅笔要尽量绷紧.

……

师:为什么绷紧?

师:橡皮筋为什么不能画圆?

生:橡皮筋的伸缩太厉害了,控制不了.

……

生:我可以把橡皮筋捆住两支铅笔,再掰开来画.

师:(表扬)真聪明,其实你已经发明了一件划时代意义的专用画圆工具—圆规.

2. 初步体会圆的特征

两支铅笔各起了什么作用?(固定点,画)

刚刚那些工具呢?(确定长短)

3. 教师展示圆规并示范画圆

认识圆规各部分与先前几样材料、两支铅笔的功能一一对应.

师:圆规的各部件是刚才的材料的哪部分组成的,解决了什么难题?

生:尖尖的铁针能固定位置. (引出 “圆心”)

生:尖尖的铁针和铅笔芯之间距离越大,画的圆就越大. (引出“半径”)

师:圆规画圆先进在哪里(边画边比较)

4.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随意大小圆. (学生反馈中引出“直径”)

分析和思考

诚然,在案例1中,师展示画的标准的圆和不标准的圆,让学生比较得出画得不标准的圆是因为圆规两脚间距离控制不好,造成半径不相等,从而引出圆的半径是相等的,注重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 在案例2中,学生就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数学化过程. 教师注重充分利用操作资源,让学生对画圆进行“反”操作,由三种材料画圆方法的比较、从圆规和原来材料的比较,得到圆规的每个部件是通过这几样东西转变过来的这一活动,从精加工材料还原到初加工原材料的过程,在学生交流、反馈过程中构筑起圆的圆心、半径的感悟的桥梁,促进学生自主的进行“活动内化”,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使学生的空间知观念、空间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实践结果的提升——让“创造”扬帆远航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与其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完善程度紧密相联. 可以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突破点. 进而借助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种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束缚,空间想象能力的完好发展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無论教学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本质,引领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使空间观念、空间想象真正从理念变成有助于形成学生创新意识的现实.

猜你喜欢
圆规画圆橡皮筋
圆的启示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生活中的小魔术
圆规
江南诗(2020年3期)2020-06-08 10:20:40
橡皮筋
戏剧之家(2019年33期)2019-01-06 02:35:04
橡皮筋小妙用
益寿宝典(2018年16期)2018-01-27 14:47:51
圆规小姐圆梦记
二合一圆规尺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