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颖
摘要:郑州航空实验区获批两年多来,确立了“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主线。建立现代航空都市也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定位之一。利用航空都市理论分析郑州建设航空大都市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期对郑州航空实验区发展和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郑州航空实验区;郑州航空大都市;可行性分析;困难探析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4103
1前言
航空大都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卡萨达认为,首先需要一个高效运营的机场,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新航企和航线;其次要有充足的用地去扩建空港,发展酒店、会展、零售等服务业,建立居民生活、科研教育等功能区;再次,要有连接城区和机场以及航空城内便捷的地面交通,包括铁路、公路以及专门供货车走的快速通道。郑州建设航空大都市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可能性。虽然航空经济发展的理论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实践相对比较缺乏,尤其是国内可以借鉴的航空大都市发展经验更少,发展模式等仍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因此郑州航空大都市在建设的过程遇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2郑州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现实可行性分析
2.1区位优势突出、综合交通体系较完善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区位于我国中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极其优越。郑州位于全国重要航空枢纽的航路中心,空域自然条件好,便于接入航路,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联运。河南在集疏航空货物的最佳方式陸路运输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公路枢纽、铁路枢纽。2013年河南省的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859公里,居全国第1位。地处两纵两横“井”字形外围交通体系和“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的重要位置。表1为2013年河南主要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表12013年河南主要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表
运输方式公路通车
里程铁路通车
里程航空航线水运通车里程、航线249831km4890.4kn153条1267km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
此外绕城高速、郑州机场高速、郑少高速等支线高速路网丰富,随着郑州市区通至机场的快速路、轻轨六号线和“四港”联动大道等的建成,航空港区与郑州市区将汇成一体,实现航空、高铁、轻轨和公路等陆空交通方式之间的“零”换乘。逐步完善的陆空高效衔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郑州航空大都市提供重要基础条件。
2.2河南经济发展强劲,市场腹地广阔
河南省经济增长总额一直保持在3.5万亿左右,位居中国各省经济发展第五位。强劲的经济发展是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根本动力。郑州机场腹地开阔,以郑州机场为圆心的2小时航程内,覆盖人口约为12亿人,GDP约为4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90%和95%。河南人口1亿,郑州本身就拥有一千万人口的省会,市场容量庞大。郑州又处在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巨大的客货运量都为郑州航空大都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支持。
2.3机场发展迅速、产业基础良好
新郑机场虽然比不上北上广等机场的规模,但是无论从客运量、货运量还是其未来发展前景,其发展速度都稳居全国首位。正如前文所述,航空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强,机场发展按照相关规划正在大力发展,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4年郑州机场在国内客、货增速排行中都名列第一。同时,规划机场二期航站楼和第二条跑道在2015年后陆续投入使用,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越发完善等都为郑州航空大都市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批相关的电子信息、高技术制造业、生物制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加速集聚,郑州航空产业区已聚集了航空物流、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临空产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的有富士康、美国联合包裹、俄罗斯空桥、南方航空、深圳航空、联邦快递、阿里巴巴等国际知名企业。郑州已经依托富士康形成了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2.4政府大力支持、大都市建设规划具有前瞻性
郑州航空实验区的建设获得了国家层面、省政府和市级政府等层面的大力支持。2013年3月获得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在国内是最早也是当前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航空经济战略规划,为郑州航空大都市发展奠定了政策优势。国家层面的《中原经济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30)》,省级层面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意见》、涵盖实验区通信基础设施、交通规划、市政建设等几十项的专项规划编制并发布,为综合实验区发展提供了更直接更贴心的政策支持。郑州在航权开放、航线审批、签证、对外贸易方面获得更多特殊政策,在航空金融、跨境电商、高端服务方面获得“先行先试”待遇,这些独有政策将有力助推郑州航空大都市快速发展。
在实验区发展和航空大都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比较完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聘请航空经济第一人“约翰·卡萨达”教授担任首席顾问,中国临空经济第一人曹允春教授也受聘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咨询专家,并参与了相关规划的编写,这些都为郑州航空大都市规划的编写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郑州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可能遇到的困难探析
下面就建设郑州国际航空大都市可能遇到的困难做以下系统探析:
3.1可以借鉴的航空大都市发展模式缺乏
自从1959年,爱尔兰依靠香农国际机场的香农自由工业区和香农镇成立了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利用国外资金和原材料,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这是临空经济发展的最早实践和发展模式。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政府就先后提出了在东京、大阪建设三大国际空港的课题,最典型的是日本长崎县,依托长崎空港,在滨海区域规划兴建了一个临空经济区,建设一条商务办公街,建立系列航空关联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区、高级文化娱乐区、高级住宅区和高精尖端技术产业区。另外美国的孟菲斯航空都市、荷兰史基甫机场、韩国的仁川机场等都成为国际上较早实践航空都市的典型案例。国内有北京临空经济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天津临空产业区三个较早利用临空经济理论发展临空经济的先行示范。
不同机场有各自的条件和发展机遇,其发展理论虽说都是临空经济模型,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毕竟每个机场和航空都市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百分之百的完全复制。因此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在发展模式上可以借鉴的较少,需要更多地探索,积累更多地发展经验,为国内航空都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3.2航空大都市建设投融资渠道狭窄
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机场建设、市政建设、新郑综合保税区建设、综合交通建设、地产开发等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实验区获批复两年来,省财政厅已累计安排资金84.9亿元支持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郑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5年内,中民投将在新能源、航空物流、基础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及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领域投入500亿元,助力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发展。2015年4月15日,省金融办、发改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我省首个国字号产业投资基金——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全面启动,总体规模300亿元。成为省内第一只获得国家批准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国内唯一一只专注于航空港相关产业投资的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
尽管实验区建设投融资方式有了新的发展,但从整个实验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看,政府资金占到了80%以上,主要靠政府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出让土地、自筹资金等。较少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资本工具进行融资,仍然存在投融资主体单一,政府财政压力巨大。
3.3非临空产业或企业低水平入驻
产业是航空都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借鉴世界航空都市建设经验和经济发展规律,航空大都市产业发展具有高度的外向型,主要是临空型产业。航空都市产业具有空运偏好和时间价值偏好,这一特征决定了航空都市产业网络体系的规划要以航空偏好产业为重心。在优化现有航空物流、智能终端、生化医药、航空航材产业基础上,继续培育航空金融、高端服务、跨境E贸易、咨询、会展创意等高附加值产业,为航空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航空都市产业不是简单的产业堆砌,航空偏好的产业制造、航空物流、生物制药等,都是航空都市产业的发展方向。航空都市产业的高级形态是总部经济、技术研发和金融结算等。在招商引资中继续下功夫,要抵住一味发展速度,不注重发展质量的诱惑,拒绝低端产业和非临空产业以及效率低下的落后产业等入驻航空港区。避免违背航空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低端产业聚集、航空优势不突出无特色、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等问题的出现。
3.4面临国内其他航空都市建设的巨大竞争压力
目前,全国共规划出63个临空经济区。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资料显示:有超过50家机场和机场周边地区也在实施航空大都市发展路径。可见,郑州航空实验区在如此的背景下获得国务院的批复、成为国内首个航空港综合实验区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北京临空经济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天津临空产业发展较早,也具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2015年1月,成都新机场建设获得国家批准立项。于年底将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将投入使用,被称之为中国“航空第四城”。2014年,双流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3771.2万人次,全球排名38位左右;货邮吞吐量54.8万吨,全球排名44位左右。成都双流机场分别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Routes颁发的“亚太区最佳机场成就奖”,今年3月独家获得Syntax颁发的“中国地区最佳机场”奖。位于西部地区,成为郑州建设航空大都市的强劲竞争者。
“航空大都市经济高峰论坛”于2015年3月26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代表着重探讨新常态下的广州航空大都市如何创新发展、航空大都市模式如何落户白云区、航空大都市的发展需要政府与企业如何协同发展等议题,也在落实发展航空大都市。2015年8月,《上海国际航空大都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也进入论证阶段,取得了《关于上海航空运输业发展战略研究》、《关于上海航空运输业与航空制造业联动发展战略》、《关于上海通用航空发展战略》、《关于上海航空业与临空产业联动发展战略》等中期研究成果。在这些竞争者中,有很多和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一样都想要吸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入驻,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
4结束语
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事关河南省经济发展大局,而作为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内没有成熟的发展理论及经验支撑和借鉴。本文就郑州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出郑州依托郑州航空实验区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航空大都市的条件,但也存在面临可以借鉴的航空大都市发展模式缺乏、航空大都市建设投融资渠道狭窄、非临空产业或企业低水平入驻、国内其他航空都市建设的巨大竞争压力等困难,后续将对其相应对策建议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郝爱民.航空经济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分类——兼談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发展策略及路径[J].开封大学学报,2014,(03):2428.
[2]李雪梅.建设郑州现代航空大都市的几点思考[J].决策探索,2014,(05)下:2122.
[3]张永胜.世界主要航空大都市发展经验及对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的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2):3035.
[4]朱佩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将成为现代化航空大都市——访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N].人民日报,20150306(21).
[5]刘徐方.航空都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以郑州为例[J].中国经验研究,2014,(08)中: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