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
摘要:在探讨产业集群品牌和群内企业品牌之间的耦合机制与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提升產业集群品牌和企业品牌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品牌;对策;耦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0502
如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并具有强大的扩散和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甚至国家的经济增长。当前,在我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产业集群,也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品牌,但是形成集群品牌的较少。从经济作用上来说,集群品牌相比于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如何通过扩大集群企业品牌,并最终形成集群品牌,藉此增强集群竞争力,已经称为多数产业集群面临的关键问题。
1产业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耦合机制
1.1产业集群品牌对企业品牌的作用机制
1.1.1产业集群品牌能有效增加群内企业品牌的商业价值
第一,产业集群品牌具有较大的市场聚焦功能,相比于单个企业,往往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扩大单个企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第二,集群品牌可以通过集聚效应来集中进行广告宣传,降低单一企业的广告和宣传费用;第三,集群品牌相比单个企业品牌,更为直观,影响更加广泛,寿命也更加长久;第四,集群品牌形成以后,部分强势企业品牌还可以带动弱势企业,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
1.1.2产业集群品牌有利于加强企业品牌的联合
产业集群是多个企业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个企业都很难离开其它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单独存在。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产品、技术等的接近性更易形成合作关系,从而使产业集群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集群品牌的形成能为集群提供一个更大的市场需求的空间,这就需要企业品牌进一步实现规模生产,实现更高程度的细化分工和横向以及纵向联合。
1.1.3集群品牌为单个企业品牌走向国际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加入WTO以后,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是更多的外国企业进驻我国,竞争压力加大;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自身力量相当微弱,国际影响力更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只有多个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并创建集群品牌,才有可能形成更大的国际影响力,打入国际市场。
1.2企业品牌对产业集群品牌的作用机制
1.2.1企业品牌是产业集群品牌建立与发展的载体
企业是集群的基本构成单位,企业品牌也是集群品牌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当今市场,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对企业来说,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每个企业都会想办法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这样也就等于对产业集群品牌起到了间接的维护作用。
1.2.2企业品牌有利于提升产业集群品牌的影响力
集群内的企业品牌在形成以后,会对整个产业集群产生积极的影响,会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包括外界厂商入驻和资金流入等,这会进一步扩大集群规模。同时,集群品牌也带来更多更高端的市场需求,这对企业产品工艺水平和生产技术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改良自身产品、服务,才能维护好自身品牌,并维护和扩大集群品牌的影响。
1.2.3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利于集群的结构优化,提升集群品牌竞争力
在一个产业集群内,企业品牌之间由于使用相近的市场和资源,部分企业品牌还生产相似的产品,因此往往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关系。企业品牌之间人才、技术、产品等的合作关系往往能促进企业之间的取长补短,使双方的生产资源更加优化。而企业品牌和其他企业的竞争也很少是恶性竞争,是在遵守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前提下的良性竞争。合理的竞争能够让竞争双方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在这个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品牌逐渐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最终优化整个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使集群品牌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2集群品牌与群内企业品牌构建与耦合中存在的难题
2.1产业集群品牌缺少核心企业品牌领导,中小企业合作意识不强
目前,产业集群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产业集群缺乏核心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少核心企业品牌的领导和战略指引。这种现象的弊端是容易导致企业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多较看重眼前利益,创新意识不强,研发动力不足,相互之间容易形成竞争关系,专业协作较少,相互之间资源难以共享,最终产品数量能达到要求,但是质量往往不高。同时相互之间激烈的竞争又使得利润空间变小,使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很难体现。
2.2缺乏品牌维护意识
集群品牌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集群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品牌保护意识淡漠,各自为政,专注于自身品牌的宣传。甚至有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制造不良品,没有对自身品牌的建设和维护意识,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集群品牌的美誉度。很多品牌内缺少维护集群品牌的专业管理部门,对群内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管。
2.3产业集群内创新意识不足
目前,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很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很多企业主有小富即安的心态,满足于小规模生产模式,没有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创造精神,很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很多企业以贴牌加工为主,影响企业品牌和集群品牌的形成。
2.4对产业集群的投资不足
当前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种问题在产业集群中同样存在。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是由中小企业构成,它们抗击风险能力较弱,导致贷款和融资困难,一方面银行的贷款门槛较高,手续繁琐,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大,很难找到贷款担保,因此,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来自于民间贷款或集资,这些高风险的融资模式又加大集群内中小企业运营的风险。
2.5产业集群人才储备和供给不足
创建集群品牌,技术创新是关键,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基本要素。集群品牌的创建需要大量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前产业集群对管理、物流、电子商务、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提高,但是目前的人才供给难以满足集群发展需要,造成的后果是:一是部分产业集群由于缺少人才,使产业集群的寿命缩短,发展不可持续,并且由于缺少实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得产品的档次比较低,集群品牌就更难成形;二是相当一部分产业集群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层次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利用的当地的政策优势、劳动力和地租廉价,这种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基础之上的竞争很容易被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模仿和超越,难以形成持久竞争力,因此,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必须要提上集群发展的议事日程。
3提升企业品牌和集群品牌的对策
3.1审时度势,确立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战略
地方政府部门及产业集群主要管理部门应该对产业集群展开调研,了解集群发展的内外环境,包括深入调研市场状况,了解竞争对手,准确划分市场并找准集群品牌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集群品牌的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具备长远性和可实施性,政府还可以将集群品牌发展战略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作为政府的一项发展目标,通过集群品牌拉动地方经济。
3.2在产业集群内挖掘和培养领导型企业品牌
具体来说,在部分产业集群内,如果已经存在领导型企业品牌,那么集群应集中力量增强核心品牌的实力,使其在集群品牌的创建中起到积极作用。集群内业绩相对较好的企业可以培养成为领导型企业品牌,集中资源帮助其发展的更好,让其起到领导带头作用。如果集群内中小企业较多且实力相当,那么应该促进其兼并重组,为其成为领导型企业品牌做好准备。另外,如果产业集群内还没有响亮的企业品牌,那么集群应该出台企业品牌培养计划。
3.3加强集群内企业品牌的交流与合作
为进一步提高集群品牌的知名度,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应通力合作,多举办一些企业间的交流活动,在更高端的程度上实现分工与合作,完善集群产业链。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投资,鼓励群内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应该给集群更加优惠的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税收、管理费用、资金保障等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各方应通过建设专业市场、举办大型展销会等活动宣传集群品牌,强化集群的名牌效应。
3.4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是品牌长远发展的保障
优良的产品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要维持集群品牌,要求群内企业将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从原料、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集群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诚信教育,推行严格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加强质量监控。同时行业协会也应该带头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标准,推行行业认证,做好行业监督,构建有序的行业管理秩序,保障产品质量。
3.5吸引人才加盟
政府和企业应该联合制定引进人才的政策规定,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体系。包括:第一,鼓励集群在创业融资、人员配置、项目申请、薪酬待遇、生活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部分产业集群还可以视情况设立“特聘专家”体制,想方设法引进国际顶尖专家学者,为集群提供高层次人才智库。第二,政府应推进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交流,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合作办学、人才共享、提供实训基地、参与课程开发、建立人才订单、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等。第三,建立和完善集群内人才培训政策。制定人才参与培训的激励措施,以及培训后人才配置制度。加强与培训机构的合作,着力开展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进行在职继续教育项目。第四,促进更加灵活、柔性的人才流动机制。可以通过在集群内促建人才市场、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库等方式,发挥人才市场在人员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建立人才交流和培养的保障和服务机制。
3.6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是品牌创新的关键。创建集群品牌或者企業品牌必须要依赖技术创新,维持品牌也需要技术创新。要推进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一是政府应推进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开展企业家之间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活动,促进企业之间信息共享、技术合作、人才交流;二是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并利用各种优势关键性和创新性的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企业应该加强对关键人才的奖励力度,鼓励技术入股、管理入股。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品牌创新能力,带动集群和企业的品牌价值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沈建红.基于集群品牌发展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22).
[2]汪佳佳.产业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探讨—基于信号传递理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