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容华
摘 要:毕淑敏的长篇小说《女心理师》上、下册于2007年的3月、5月相继问世,曾引起了读者和文坛的广泛关注,毕淑敏自称这部小说是心理励志小说,很多人从女性生存、女性精神重塑、童年创伤与自我救赎等角度对此做了种种解读,时隔多年,当重读这部长篇巨制时,笔者从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调侃、讽刺与批判,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 毕淑敏;结构与叙事;心理咨询
毕淑敏的长篇小说《女心理师》上、下册于2007年的3月、5月相继问世,曾引起了读者和文坛的广泛关注,据报道,这部小说曾掀起2007年心理阅读热潮,其上册出版仅3个月,就加印了12次,销售突破40万册,在卓越、当当两大网店持续100天销量排行第一,在开卷全国图书销售总排行也在前十。[1]这部小说确实是一部既有可读性又有亲和力的心理小说,作品试图深入探索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作品保持毕淑敏的特有风格,依然以女性作为主人公,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成功塑造了一个虽然普通平凡,但爱学习、爱探索、有追求,有韧性的女性形象,确实带有心理励志的成分在里面。但就像作者在小说《自序》中写道:“小说毕竟是小说,不是教材。我以前听说自己的小说被大学心理系教授当做必读书,推荐给学生,沾沾自喜过……小说自有小说的规律,不必拘泥真实科学的窠臼。否则就成了四不像,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读者。”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同读者就可能从中解读出不同的东西来,没有所谓的绝对的对错,而笔者,从中读到的是作品里看似轻松、有趣、好玩背后隐匿着的调侃、讽刺与批判,而这种文学效果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 作品的结构与叙事特色
从《女心理师》上、下册联系起来看,作品运用了多种的叙事手法,在顺叙中有用到了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叙事线索也不是单一的,大体上可以说是以贺顿(即柴绛香,下文同)的蜕化成长经历为主线,其中交织着几个来访者的案例,这几个案例之间也不是完全独立的,不是一个案例结束了另一个案例才开始,有的有明显的时间交代是同一天,有的则没有交代时间,下册对团团、桑珊、李芝明、乔玉华、苏三这几个来访者的咨询之间没有明显的隔开,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感觉主人公贺顿虽然几处提到自己的累,但在处理这些案例时的流畅、从容和游刃有余,似乎贺顿是无所不能的,才会让有些读者甚至觉得贺顿像现代女巫,问题到她手里似乎手到擒来。这样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和叙事线索会增加贺顿这一人物形象经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但从严谨性上来说,作品是有瑕疵的,经不起推敲的。比如,贺顿的本名是柴绛香,却是用假的身份证,瞒过所有人,并取得了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又比如仅仅是因为在“梦非梦心理所”和接待员的一段对话,“就在这一瞬,贺顿下定决心,与其把这许多钱都送到心理师手里,不如奋起自救,学做心理师。先救自己。如果真有效,久病成医,再救别人。” 贺顿就决定要当心理师,并且真的开始行动了,像贺顿(柴绛香)这样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女孩,没有学历没有姣好的相貌没有所谓的社会关系,却能够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气息,“中国的事,谁也说不准,早一点上学就能早一点参加考试,早一点拿到文凭就能早一点建功立业,事不宜迟。再说啦,听说外国的心理医生都得是博士毕业,最次也得是个硕士,只有中国网开一面,只要是读过培训班就能参加考试,英雄不问出身。此等机会,恐怕过了这个初级阶段的村就没这个店了。事不宜迟。贻误了时间,新的政策法规一出台,贺顿恐怕就永远断了念想。”依靠自身的努力在培训班培训后顺利地通过考试拿到了心理师证书,她的果断和行动力实在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我们在研究文学艺术时,不能把它看作一个不与现实发生任何联系的‘空中楼阁,一个自我封闭的精神圈子,要从人类特定的社会结构中,联系其所处时期的社会形态,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中寻找其根源。”毕淑敏的《女心理师》,首先作品她并没有明确写心理咨询师,在作品中,贺顿是自称“心理医生”,而这种种都反映了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2],在作者写作该作品时,社会对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是不明确甚至存在误区的,就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了解心理咨询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需求性很大,有人把心理咨询师比喻成黄金职业,但是,《女心理师》这部小说透露出的这一职业需要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以及从事该职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的曲折和种种困难等问题,在今天乃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值得社会和有关部门,以及直接或间接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反思和借鉴的。不可否认,如今还是有很多心理咨询师是在自生自灭中生存,社会缺乏对该职业切实和有效的督导,从事该职业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是不争的事实,心理咨询职业本身的发展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社会对心理咨询师的接受与认可也还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培育。《女心理师》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心理咨询师的猎奇心理了,同时也给当前中国的心理咨询职业的发展敲响了一记警钟。
二、 作品的调侃、讽刺与批判意味
与毕淑敏以往作品的温情有所不同,《女心理师》明显有着调侃、讽刺与批判意味,在某种程上是在表现“真”与“假”的矛盾冲突,比如贺顿作为一名心理师,她是在虚假的基础上获得这样一个身份:身份证是假的,十万注册资金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借得的,咨询所的场地更是靠出卖“婚姻”的方式获得的,但就在这样一个有着虚假与种种弱点的贺顿面前,来访者愿意揭开他们身上的虚假,在她面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也许作者想表达的是,所谓的真实与虚假往往是相对的,每个人的世界是由他/她的主观经验建构的,不存在绝对真实的世界。大多数人认为的“真实”,也许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比如,大芳与老松这个案例,之前贺顿在与大芳的咨询过程中,认为是大芳太过于懦弱,对老松一而再,再而三的婚外情过于容忍,身体的本能抗拒,才引发了她身上的多种疾病,终于贺顿在与心理所的其他人督导后,在一次与大芳的非心理咨询的交谈过程中,把自己积压的想法一股脑地倒出来,鼓励大芳离婚,却没想到离婚后的大芳反而选择了自杀,从而引来了老松的前来咨询。在这个案例中,大芳和老松的陈述可以说都是“真实”的,是经由他们各自的主观经验构成的“真实”,所以,贺顿在面对这种“真实”时困惑了——两个人中肯定有一个说谎了。贺顿后来终于明白,两个人都说的是“真实”的,这是种在情感上和记忆中的真实,当明白这点后,撇开对“绝对的真实”的探讨,才有可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最后通过大芳对自己身世经历的一番回顾,对自己母亲临终前的一句“你一定要做大”的重新解读,才把问题的根源找了出来,从而夫妻双方才有可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不可否认,毕淑敏的《女心理师》还透着对男性的调侃、讽刺与批判。比如,钱开逸的优越感与自以为是,他觉得自己对贺顿求婚,贺顿一定会答应,所以才会在跟贺顿求婚之前,先跟自己的家人说了自己就要结婚了,却没想到不仅被贺顿拒绝了,而且还被贺顿利用了,而且利用的“心甘情愿”。又如乌海的“虚伪”,之前在李芝明面前一直扮演着好老公、好领导的角色,却在去远郊鸡场考察禽流感预防事宜期间,冒雨赴妓女“红袜子”的约而出了交通事故身亡。再如苏三,当他的“发言恐惧症”解决了之后,抉择王婆还是李四的问题马上就成为了他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李芝明顾全了双方父母、儿子的需要,选择了放弃当众揭穿乌海,自己独自承担被背叛的孤独,突出了女性的“隐忍”;女同性恋桑珊在面对恋人的背叛,想的是捍卫自己的尊严,要与“大猩猩”决斗。在《女心理师》中的男性,不管是来访者还是心理学权威,在看似光鲜、高大、权威的背后,都有着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相比较而言,作者对女性是给予了更多的同情与欣赏的倾向,桑珊虽为女同性恋,但作者把她塑造得更符合一个男性的特征,为了爱情,敢于去争取,甚至想到采用决斗这样一种非常男性化的处理方式。当然她在贺顿的心理咨询下,找到了更好的應对方式。李芝明的隐忍与坚韧让人佩服,她与乌海的“恩爱世界”在与红袜子的交谈中“坍塌”,真相浮出了水面,却遭遇无人无处诉说的尴尬,孤独从四面八方涌来,丧夫之痛瞬间被遭遇背叛的愤怒淹没,而背叛者已死,李芝明只能独自承载着这样一个痛苦的秘密,能做的也许只是在实在忍不住时找个地洞去吼叫发泄下。女性在作者笔下既可以如桑珊般阳刚,也可以如李芝明般坚韧,可以说作者是爱女性的,所以,在给女主人公贺顿设置了重重障碍的同时,也给了她诸种“巧合”,赋予她永不妥协永不放弃的顽强与积极进取的心态,让她在如凤凰涅槃般中获得了一次次的新生。作品对女性的如此描绘与塑造,反衬出对“男性”的调侃与讽刺,尤其男性的身份越“尊贵”“高大”“正派”,这种调侃与讽刺意味越强。其中对弗洛伊德大师也调侃了一把,把自己的心理所取名为“佛德心理所”。
三、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关注心灵的主题
《女心理师》中来访者的类型是男、女、老、少、病全涵括了,案例类型包括家庭婚姻,亲子关系,恋爱心理,创伤心理,性心理,自卑心理等,可以看出作者试图对当代社会心理问题做全景式的展现,体现了作者对世人心灵的关注以及强烈的悲天悯人情怀,作者是想要给这个社会开出药方的——多关心、爱护孩子,尤其是要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这样成年后才不容易出现或诱发心理问题。
包括女主人公贺顿在内,作品或详或略地讲述了12个案例,其中苏三的发言恐惧症、大芳的“大老婆”心结问题、贺顿的下半身冰冷问题,都是在孩童时期留下的心理创伤没有及时处理,转换为身体或行为问题。还有个周团团,可以推想,周团团现在已经偷偷在女秘书安阿姨的杯里放灭蟑螂药了,如果他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得以处理,可能不仅仅是会留下心理创伤,犯罪都有可能。作者通过对这几个活生生、血淋淋的案例试图提醒读者,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都是父母、社会和周围的成年人,如果父母、社会和周围的成年人能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也许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文学作品是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毕淑敏在《自序》中写到“‘女心理师中没有任何一个故事来自现实中的真实病例”,我们是能够相信作者的职业操守的,这些经过作者有意加工的案例更具有警示意义的。如果说这本书能够让为人父母者从此更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多给孩子心理营养,让孩子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健康成长,笔者认为作者的最大心愿也就达到了。
注释:
[1]详见http://www.thmz.com/col23/col60/2007/07/
2007-07-24164682.html.
[2]2001年4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才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列入《中国职业大典》。
参考文献:
[1]田业君.毕淑敏小说〈女心理师〉对女性生存状况的解读——一部微型的“女性史”[J].安徽文学,2010,(5):37-38.
[2] 毕淑敏.女心理师[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 赵树勤,张刘薇子.童年创伤与自我救赎——毕淑敏小说〈女心理师〉心理学解读[J].创作与评论,2012,(06):106-109.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