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
摘 要:城市化进程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活力,但在利益冲突焦点集中的农村地区,农民由于自身条件和制度的局限性,更多的采用极端手段也即群体性突发事件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也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着重分析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主体的特点,以此为行动策略,作为政府应对这种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切入点,并提出让基层政府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基层政府;危机治理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爆发出来,人口,环境,住房,交通等等,城市化进程中典型的利益博弈焦点集中在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农转非的过程。但是很多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被动的角色,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通常选择用一些极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尤其是最近频繁出现的突发性群体冲突事件更是提醒着我们这一点。
危机的出现就必然考验着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而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更应该着重强调的是基层政府的责任,因为他们是最接近基层农民群体的,他们最能够满足农民群体对信息的渴求,最能够通过洁身自好的表现使农民对权力的运作有清晰化的了解。
一、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主体的特点
要想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是少不了的,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也是如此,政府在应对这一新兴出现的危机现象时必须得抓住这一事件中的特殊之处,那就是与其他群体性突发事件不同的主体——农民。
(一)乡土气息重,情感纽带联系紧密
在现代社会,农民群体更多地将自己定义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这种共同的认知更是形成了“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之感,在面对别人的问题时,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共同的“受害者意识”,这种同理心和对社会的不安全感的认知使他们的情感联系更为的紧密,因此生活在农村的群体比生活在城市的人更容易结成具有内在凝聚力的抗争集体。与此同时,农村群体对情感的感知也更为敏锐,对情感的表达更为直接,因此当他们受到外力威胁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气势。
(二)能人社会,容易被“权威者”煽动
在乡村集体行动的案例分析中,我们看到的行动领袖往往是在村庄中的“ 能人”。这些能人农村群体中更多的具有发言人的身份,因为相对于其他人,他们往往能获取更多的看似有用的信息资源,他们也能很好的表达并阐述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存在是农村群体对权力的最朴素的追求,农民信任甚至崇拜这些能人。传统的农业文化使农民群体更愿意寻求一个强大的领导者,更愿意被动地服从于强者的领导,只要给他们一个看似合理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而不用他们自己伤脑筋,他们就愿意接受。
(三)传统官本位思想严重
受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农民更多的将政府管理的好与坏归结于政府公务人员的个人形象上,他们对权力的理解是质朴和单纯的,他们将权力具体化到某个个人身上,并将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机会系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天大老爷”,所以相比较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和管理手段的科学性,他们可能更在乎的是公务人员的“自身魅力”,他们愿意相信某些公务人员个人而不愿意相信整个政府机构对他们所做的承诺。
(四)信息滞后,政策解读能力有限
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的影响,加上人际交往范围的局限性,农村人口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比城市群体低,信息的获取有误必然就会影响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另一方面,有限的知识水平会给农民群体带来相对有限的分析能力,他们对问题理解角度和长远性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能运用的分析手段有少之又少,这在另一个层面上又加深了他们对政策理解的困难。因此,他们会对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政策存在片面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理解,近而因为一些信息交换的失误而导致了冲突事件的发生。
(五)权利表达渠道单一且不通畅
农民群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所能了解和接触到的利益表达渠道本来就比较有限。农民作为弱势群体自身缺乏与正式体制进行讨价还价的资源,同时又无直接的体制内资源可以援用,他们面对问题时能够想到的解决途径很少。然而就算是少数的利益表达渠道有时也因为政策过程的不善而被阻塞,当所有理性协商与沟通的机会都被关闭时,农民群体原有的对问题不满的情绪就会被激化,形成一种极端化的对立情绪,迫使他们将问题通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形式爆发出来,在寻求问题的解决的同时也向社会和政府表达自己的不满。
二、基层政府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着力改善基层公务人员的服务态度
基层公务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接着转变观念,在角色定位上将自己定位为农民群众的服务人员而不是管理人员,将自己定位为农民群众的朋友,想农民所想,忧农民所忧;在工作过程上,富有同理心,能够站在农民的角度上,保护农民的利益,切实地代表农民的利益表达农民的呼声,成为农民与政府间的传声筒,保证彼此间的良好沟通;在工作方法上,耐心細致,勤勤恳恳,踏实做好农民工作,深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和调查农民的真实想法,成为农民的知心人和真朋友。
(二)加强与管理辖区内中“社会能人”的联系与合作
加强农民群体与政府间的联系,政府需要适当地引入一种沟通媒介,而通过上述对“能人社会”特点的介绍,农村地区中的“能人”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政府应该主动地与这些地方“能人”打交道,将他们纳入决策过程中,发挥他们在民意收集与消息发布方面的积极作用,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发挥的作用,从而作为有理性的个体参与到农村治理的过程中,而不是滥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变相煽动集体事件的产生,给农民群体和政府治理带来损害。
(三)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加大对相对公平的保障力度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民群体的主人翁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对自己的利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权益的主人,要求了解涉及他们自身权益的信息,不再作为被动的盲从者。基于此,基层政府应当着力保障农民群体的知情权,向他们告知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相关信息,并且保障这种知情权的有效告知,以农民接触得到的方式告知,以真正有意义的信息告知,使信息的告知成为有意义的行为,为农民权益的归宿提供解释。
(四)建立有效的冲突协商机制,保障村民利益的表达
在冲突协商机制中,基层政府扮演着两个不同的角色:
1.在第一种情况下,冲突发生在农民与政府之间,政府本身就是冲突的一方,农村群体性事件所指向的都是政府与政府对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平等主体参与到冲突协商中,当然政府应当先表明自己的立场,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与农民协商,以科学的合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2.在第二种情况下,冲突发生在不同的农民群体或者农民与其他群体之间,由于讨价还价过程中双方分歧太大而导致沟通无法进行,这个时候政府介入其中应当保持自己中立的角色,不偏不倚。
(五)开启对利益相关者的快速回应机制
在很多时候,冲突的参与者其实并不想将事情闹大,引发冲突只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将自己的利益冲突引入公众视野,寻求政府的关注和解决,但是如果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有效回应,冲突各方就会在不断遇挫的过程中将矛盾激化,参与者不断闹大,最终将冲突引向难以挽回的局面。这就像是吹气球,气体只有涌进气球里,但是没有排出气体的方式,气球最终将会爆炸。这种气球理论就要求政府对农民的利益诉求保持一定的敏锐性,对可能出现闹大的群体事件保持警惕性,将危及解决在萌芽阶段。(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