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口、城镇化、经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影响关系研究

2015-07-05 19:49:12郭莹莹
2015年35期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

郭莹莹

摘 要:本文通過利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2年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费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规模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效果较小,并发现2006前后,能源消费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弹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的结果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STIRPAT模型;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弹性系数

1.引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使得碳排放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碳排放量最大的都市圈,约占全球的20%,因此它肩负着我国低碳转型的重任。

2.模型的构建

在具体的模型构建方面,文中主要是借鉴了Rose和Dietz等人基于人口、财富和技术等影响因素建立的随机回归模型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该模型是经典的环境压力模型IPAT改善而来的随机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It = aPbt Act Tdt ut ;其中I表示环境压力、P表示人口数量、A表示财富,T表示技术,a为模型的系数,b、c、d分别为各自变量的驱动力指数,ut为随机误差项。

本文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将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引入模型,全面分析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扩展后,建立如下模型:lnCt=lna+blnPt+clnAt+dlnTt+elnYt+μt,其中C表示碳排放量;P表示人口规模;A代表人口城市化率;T代表能源消耗强度;Y代表经济发展水平;μ为随机干扰项。扩展后的模型综合考虑了人口、经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与传统的STIRPAT模型相比,可以更好地反映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规模与结构。

3.实证分析

3.1方程回归分析

首先针对这个方程进行简单的OLS回归,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该结果中可以看出,lnA的t统计量很小,而且并没有通过检验,并且D.W统计量高达275,说明该模型可能存在着序列相关性,导致了t检验的失效。接着,在模型中加入ma(1)项,即残差的一阶移动平均项,消除序列相关性,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3.4:

从上表中看出,对残差进行一阶移动平均加入到模型当中后,D.W统计量明显缩小,仅仅为212,说明该模型消除了序列相关,但lnA的t统计量依然不显著,考虑存在间断点的可能,对上述模型进行CHOW检验,选2006年作为间断点,检验结果为F统计量等于43522,对应的拒绝的概率为00483。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我们认为该方程在2006年存在一个间断点,因此我们引入虚拟变量D,再对该方程做回归,结果如下: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得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个变量的系数都显著不为0,说明各个变量都有意义,可决系数高达0999,DW统计量也仅有224,说明不存在显著的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该估计结果是有意义的。

3.2回归系数解释

从上述回归方程中,我们得到以下的结论:

(1)我国京津冀地区STIRPAT模型的长期人口弹性为1065,即人口增长1%,碳排放量增长1065%。该结果说明,人口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是最大的,人口数量越大,碳排放量就越大,且还存在乘数的效应,即碳排放的增长量要大于人口的增长量。

(2)长期城市化率弹性为002,即城市化率增长1%,碳排放仅仅增长002%。该结果说明,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更多的碳排放量,但其影响程度很小。

(3)能源消费强度弹性分成两个部分,1995年-2005年的值为1038,2006年-2012年的值为0923,即1995-2005年,能源消费强度增长1%,碳排放量增长1038%,能源消费强度的增长水平要比碳排放量的增长水平要低;2006年-2012年能源消费强度增长1%,碳排放量增长0923%,能源消费强度的增长要比碳排放量的增长量要大。

(4)经济发展水平弹性同样分成了两个阶段,1995年-2005年,弹性值为102,2006年-2012年,其值为0937,即1995年-2005年,经济发展水平增长1%,碳排放量会增长102%,2006年-2012年,经济发展水平增长1%,碳排放量会增长0937%。

4.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STIRPAT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对其碳排放量有很大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影响最大,弹性系数高达1065,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在1995年-2005年间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大,且能源消费强度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力大,弹性分别为102和1038,2006年后,影响效果变弱,它们的弹性分别降为0937和0923,此时经济发展水平变得更加重要。城镇化水平也对碳排放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效果较小,弹性仅为002。

针对上述的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低碳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调控人口规模。从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在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是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越大,碳排放量就越高,并且其增长程度还具有乘数效应。这说明要想合理的控制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量,实现低碳发展之路,必须要先控制人口的规模。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控制人口规模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京津冀地区继续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碳排放的增长速度。

(2)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当前,由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伴随着的是能源消费强度的攀升。从上述分析中得出,能源消费强度与碳排放量具有正比例的关系。因此,要想减缓碳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必须要控制能源消费的强度。其实现的途径有很多,例如调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淘汰那些能源消费强度高的产业,积极鼓励新型的绿色产业,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实现绿色增长。

(3)鼓励居民绿色消费。从上述分析中得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大量的碳排放。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放弃经济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人们绿色消费去发展经济,以避免过高的碳排放量。例如,通过媒介手段去提升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将节能、减排变成居民的自觉行动;制定相关的补助政策,引导人们选购绿色的能源;鼓励绿色出行,反对生活浪费。(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卫平,周亚细.城市化、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基于STIRPAT模型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4(9):14-18.

[2] 徐丽娜,赵涛.城镇化与碳排放量关系研究[J].西北人口,2014(1):18-22.

[3] 黄宜,赵广洲,王艳伟.基于STIRPAT模型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3(32):182-183.

[4] 黄蕊,王铮.基于stirpat模型的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2):602-608.

猜你喜欢
京津冀地区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商场现代化(2017年4期)2017-03-28 15:25:13
基于VAR模型的京津冀黄瓜价格动态关系研究
商场现代化(2017年4期)2017-03-28 14:28:00
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环保投入与企业环保投资研究
商业会计(2017年1期)2017-03-16 16:01:28
京津冀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的非对称效应
京津冀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实证分析
京津冀地区城市协同联动发展研究
京津冀地区城市协同联动发展研究
水利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环境的影响及生态化建设探讨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27:31
我国经济区域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研究
会计之友(2016年16期)2016-08-12 15:19:52
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测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