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麟+胡立新
摘要:文章以2010—2014年京津冀地区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环保投入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企业环保投资正相关,政府环保投入与企业环保投资正相关。
关键词:环保投资 区域经济增长 京津冀地区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的提出,我国区域发展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在“协调”“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区域环境治理也得到了改善,企业也积极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目前,政府是我国进行区域环保治理的主体,而作为环境污染物主要排放者的企业却存在环保投资不足的情况。调动企业认真履行环境责任、扩大环保投资规模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改善环境保护手段。然而,区域经济增长和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加大,是否对该区域企业环保投资增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我国环境治理的现阶段,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环保投入与企业环保投资是否同步?相关研究对考察如何提高企业环保投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环保投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的微觀层面研究,L.L.Eng和Y.T.Mak(2003)的实证研究发现,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环保投资规模越高,企业的董事会构成以及股权结构对其环保投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吴淑丽、昌先宇等(2012)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单位自筹资金比例与环保投资废气治理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即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其环保投资效率越高;杜璇(2015)通过对我国深沪两市2009—2011年石油化工类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环保投资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与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唐国平等(2013)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经验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重污染行业比非重污染行业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环保资金。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因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从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环保投入角度来研究与企业环保投资关系的较少。
二、研究假设
改革开放后,我国环境保护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议事议程。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3年提出了“三个转变”,此后又陆续出台了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环境管理制度。此阶段,由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环境保护初步受到政府重视,但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环保政策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对环保投资的意识不强。
第二阶段:21世纪初至2012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环境保护被重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举措。政府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增加,从2002年到2012年,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已经投入了4万亿元。其中,2011年,全社会环保投入是6 026亿元,2012年是 8 253亿元,占GDP的1.59%。在各项环保政策驱动下,随着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系列环境标准的逐步提高,推动企业加大了环保投资。
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要求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出台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环保投资,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共赢”。在这一阶段,区域经济的平稳增长使得政府更有能力对企业进行环保投入,政府环保投入的增加激励了企业的环保投资行为,企业环保投资也随之增加。此外,区域经济的增长为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带动了企业环保投资的增长。
我国环境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实践角度诠释了经济发展、环保投入和企业环保投资三者的关系。为了进一步解释论证,本文将从区域角度,以京津冀为例,运用2010—2014年数据,验证经济增长、政府环保投入与企业环保投资三者的关系。
胡海青等(2008)使用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我国1981—2005年间的环保投资增量和 GDP 增量的因果性,发现GDP 增量的变化是引起环保投资增量变化的原因,即我国经济的增长带动了环保投资的增长; 刘娜、陈春生(2015)运用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方法证实在短期内绿色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以带动环保投资的增加。区域经济增长指一个区域内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体现了该区域经济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水平在区域方面的体现。企业环保投资在环保投资中占据日益重要的部分。区域经济增长将带动企业环保投资的增长。由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区域经济增长与企业环保投资正相关。
政府环保投入即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用于环保项目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主要由节能减排基金、环保专项基金、环保项目改造补助等组成。政府环保投入越多,企业因环保投资得到的政府补助越多,企业相应的环保投资成本有所减少。企业获得的效益大于成本,增加了企业环保投资的动力,企业将积极进行环保投资。政府针对环保的投入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企业环保投资将随着政府环保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由此提出假设2:
假设2:政府环保投入与企业环保投资正相关。
三、模型及样本选择
(一)变量设计。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上市公司环保投资作为因变量,以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REG)、政府环保投入(GEI)作为自变量。由于影响企业环保投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参考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模型中加入公司规模(SIZE)、盈利能力(ROE)、偿债能力(LEV)三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具体的变量定义见表1。
1.被解释变量。关于环境保护投资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以美国、日本学术观点为代表的“费用说”,强调将一切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都视为环境保护费用,如污染预防费用、污染之后的赔偿费用、治理费用、管理费用以及改善生态、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等。本文采用“费用说”的主张,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所有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均纳入环境保护投资总额的界定中。被解释变量定义为上市公司环保投资规模(EPI),采用“环保投资总额的自然对数”来衡量上市公司环保投资规模。
环境保护投资总额,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投入用于改善环境的固定资产,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废水废气废弃物污染治理设施、机组脱硫脱销除尘改造等;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费用,具体包括污水、废水、废气、固废、降噪的处理支出;改善生态的投资,如绿化支出、防沙护林等;预防污染的资金投入,如安环预防和检测等。
2.解释变量。一是区域经济增长(REG)。该变量定义为地区生产总值即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该指标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采用“地区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二是政府环保投入(GEI)。该变量定义为政府环保补助,是政府针对企业环保投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环保专项基金、节能减排基金、環保项目改造等。本文采用“政府给予企业环保补贴额的自然对数”对该变量进行数据处理。
3.控制变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可知,多数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对上市公司环保投资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将其作为控制变量进行考察。
规模大、实力强的上市公司更易成为政府监管和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效益的关注致使上市公司更注重自身的环保表现;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时,出于长期利益的考虑更注重其环保表现;而企业负债较多、资产负债率较差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会对其环保表现进行考察,以确保自身投入资金的可收回性。因此,本文选取公司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及资产负债率进行研究。
公司规模(SIZE)的衡量取平均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盈利能力(ROE)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本文使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样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体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偿债能力(LEV)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来衡量样本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具体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二)模型构建。本文在以上理论研究与变量设计的基础上,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EPIi,t=β0+β1GDPi,t+β2GESi,t+β3SIZEi,t +β4ROEi,t+β5LEVi,t+μi
其中,EPIi,t为第i个公司于第t年的环境保护投资规模;GDPi,t表示第i个公司所在区域第t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ESi,t表示第i个公司第t年收到的政府环保补助;SIZEi,t表示第i个公司第t年的公司规模;ROEi,t表示第i个公司第t年的净资产收益率;LEVi,t表示第i个公司第t年的资产负债率;β0—β5表示待估系数;μi表示该模型的随机误差。
(三)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选择在深、沪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且于2010—2014年出具社会责任报告的120家京津冀地区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剔除9家2010—2014年数据有缺失、2家2010—2014年间经营状况出现异常的ST、*ST上市公司,有效样本109家。这些样本公司来自于火电、钢铁、水泥、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纺织和采矿业等重污染行业。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样本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年度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国泰安数据库、巨潮资讯网、东方财富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以及各样本上市公司官网。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以得出,环保投资规模的均值是17.62,标准差是2.54,说明我国企业环境保护投资规模整体分布不均匀,波动比较大。环保投资规模最小值是11.00,最大值是23.57,说明我国企业之间的环境保护投资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经济增长均值为28.26,最小值为27.55,最大值为28.71,说明京津冀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政府环保投入均值是14.5215,最小值是8.2145,最大值是19.5215,说明政府对企业环保投入存在较大差异。
(二)相关性检验。为了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本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是上三角矩阵,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环保投入、公司规模和偿债能力与环保投资规模之间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盈利能力与环保投资规模之间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的矩阵是下三角矩阵,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环保投入、公司规模和偿债能力与环保投资规模之间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此外,利用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结果如下页表6所示:每个变量自身的方差膨胀因子分别是:1.152、1.185、1.075、1.165、1.332,均小于2,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选取的模型变量是相对合理的。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主要由模型总体回归参数表、回归方差分析表和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三个表构成。
表4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调整R方为0.475,说明本模型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达到了47.5%,由于影响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投资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50%的解释度较好。而模型的D.W值为2.166,略大于2,说明方程整体效果显著。
表5显示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概率即P值为0.000,说明在5%的水平上显著,回归效果很好,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下页表6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012,回归系数为2.042,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的系数在5%水平显著为正,与预期符号及原假设一致,说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环保投资规模的因素后,区域经济增长与环保投资规模正相关。假设1得到检验。
政府环保投入的相关系数为0.072,回归系数为0.159,说明政府环保投入的系数在5%水平显著为负,与预期符号一致,在控制了其他影响环保投资规模的因素后,政府环保投入与环保投资规模正相关。假设2得到检验。
此外,下页表6还表明,公司规模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规模越大的企业,环保投资规模越大。环保投资规模与其他控制变量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不存在显著关系。
五、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环保投资规模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分布不均匀;而区域经济增长增强了企业的环保投资能力并为其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政府环保投入为企业加大环保投资注入动力,增加了企业进行环保投资的积极性;经济发展、环保投入和企业环保投资三者实现了良性互动。因此,建议如下:(1)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为企业环保投资提供良好经济背景的同时,也对我国企业的环保投资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可行的环保投资规划,合理分配资源,实现企业环保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协调发展。(2)加大政府环保投入力度,扩大其覆盖面。政府应增加对现有企业环保项目的投入资金并鼓励企业研发新的环保项目。适当放低企业获得政府环保补助的门槛,使更多的企业享有此项优惠,发挥政府环保投入对企业环保投资的驱动力作用。(3)获得政府环保补助的企业应充分披露资金来源、用款方向及金额,保证资金用于本企业环保项目的研发与实施中。如在年度财务报告政府补助明细、社会责任报告环境保护模块中进行详细披露,接受社会公众及政府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杜璇.公司特征与企业环境投资的相关性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21.
[2]唐国平,李龙会.股权结构、产权性质与企业环境保护投资[J].财经问题研究,2013,(3):93-100.
[3]刘娜,陈春生.基于绿色GDP的環保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6-31.
[4]阮景芬.工业经济发展促进环保投资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6,(7):93-95.
[5]刘辉.企业环保支出与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