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及原则

2015-07-05 05:55:16范大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融入思想政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产物,把它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基本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进行科学价值观教育原则;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目标凝聚力量,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原则;以培育、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铸造精神支柱,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原则;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原则。

【关键词】核心价值  融入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5-01

高等院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对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育心、育德、育人的精神性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价值认同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动态地把握他们,关注他们的接受度。“教育教学应提供适度难度的内容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接受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因此,对教育对象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教育对象,注重教育的启发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性,最大限度地引导大学生理解、接受和信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

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青年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把握的原则有:

(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进行科学价值观教育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取得革命胜利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抓住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就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统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用科学的理论、价值观念武装学生、教育学生、指导实践,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目标凝聚力量,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既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思想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大学生提供了共同理想和目标蓝图。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就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处理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理性面对和妥善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冲突,克服个人本位主义价值追求,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统一起来。

(三)以培育、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铸造精神支柱,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原则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所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才会得到充分体现。学校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把握这个精髓,要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使大学生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锻炼成才。要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引进课堂和武装学生头脑,激发大学生的革新意识和创造精神铸造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和鼓舞斗志。

(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原则

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提供了基本的價值准则和行为规范。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实施,培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青年学生中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公民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培养知行合一,健康文明的大学生。

作者简介:

范大明(1974-),男,汉族,湖南郴州人,博士,湘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教学。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融入思想政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04:56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5:15:21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57:13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36:1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56:21
浅议如何做好新时期东汽保卫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艺术与价值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26:28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