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问题。责任伦理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不同于传统伦理思维,它给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提供了新思维。
【关键词】责任伦理;责任感;大学教育
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问题。责任伦理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不同于传统伦理思维,它为培養学生责任感提供了理论基底。
一、责任伦理
起源于古罗马时期政治生活的 “责任”,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当个体的行为违反了罗马法典而必须要承受相应的处罚,二是指个人必须明白自身的行为以及会带来的后果并且清楚为此要担负起的道德义务。
“责任伦理”这一概念是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演讲中首先提出的。他区分了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将“责任”概念的道德内涵重新唤起。汉斯·昆(Hans Kung) 、乔尔·费因伯格(Joel Feinberg)、汉斯·伦克(HansLenk) 、尤纳斯等人以“责任”范畴为基础,建立起“责任伦理学”。
责任伦理,强调行为人要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来规范实践行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有责任,不能把自己行动可预见的后果转嫁到他人身上,在行为后果发生前就应积极进行预测。同时,责任伦理是一种自觉的、前瞻性责任,它既注重后果,也强调过程。
责任伦理,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意识。要求行为人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对人和事具有责任感,能审时度势,具备一种事前主动负责的态度。
“爱邻如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传统伦理学遵循的规范,都是对可预见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传统伦理学的伦理主体与作用对象局限于朋友与邻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等等邻近空间的范围之内;我们自身是传统伦理学的伦理主体,与我们行为相关的他人与集体是传统伦理学作用的对象。
而“责任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相比,其不同于:(1) 责任伦理学是指向未来的伦理学,更多将目光投注到未来的社会和人类身上,不仅局限在当下的行为。我们当代人可能制造着让未来人承担的风险,为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前瞻与预测。(2) 责任伦理学的伦理对象不仅仅是此时此地的人,而且包括自然以及未来的人,它是一种整体性的伦理学,它认为整个自然生态圈都有生存的权利。
二、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研究定位
责任感是一个人能主动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
从责任结构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将责任分为职务层面的责任、义务层面的责任和代价责任。职务层面的责任,具有强制性质的责任,要求在其职谋其责,法律、法规、规章及伦理道德等对此责任加以约束;义务层面的责任,这是最起码的责任底线,是指每个群体成员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规范,主动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没做到或没做好,将会受到该群体的批评、谴责和排斥;代价责任,则指如果不能完成职务层面的责任时,将受到舆论批评、行政处分、侵权赔偿、刑罚处罚等的追究。研究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主要定位在义务层面上的责任。
针对大学生责任感教育,首先,在责任的主体上我们定位在个人责任感;其次,在责任的客体上我们定位在大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再有,在责任活动涉及的领域上我们定位在学习责任、社会公德责任、环保责任等方面。
三、责任伦理视域下的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一)遵循的原则
第一,以责任伦理的他者思维为原则。责任伦理是以他者为逻辑起点的。布伯把人世间的万千种关系归结为两种关系:即“我一它”的关系和“我一你”的关系。其中“我一你”的关系是人际关系,是一种彼此平等、彼此互应的主体间关系。处理这种关系的方法和原则取决于自己如何回应他人的要求,这是一种最本原的伦理关系。责任伦理强调从他人的需求和立场,而不是自我的需求和立场来决定相处之道,故责任伦理主张建立在平等而自由基础上的对话。
第二,以仁爱为原则。责任伦理学认为,当代社会人类活动必须要处理集体活动的应当性问题。因为 人类活动更多是一种集体活动。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主体性张扬的时代,个体主义滋生。现代社会个体主义盛行及其所导致的道德感的丧失已成为难题,需要倡导站在他人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的关怀思想,才能走出这种时代的生存困境。
关怀源于道德哲学中的“仁爱”思想,是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给予积极的情感关切的思想观念,尽己所能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在叔本华的《论道德的基础》中,把仁爱与公正认定为“元德”,同样仁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要将个人命运和群体命运、社会命运紧密相联。儒家的仁爱精神蕴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二)教育策略
首先,学校应该将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作为自身的道德目的。面对挑战,学校必须将关心引入教育活动中,构建道德教育情境,建立以关心为主导的课程模式。在关怀行动中培养人们的关怀行为。在行动中、在关系中养成关怀的情感、态度、观念以及能力,改变过去那种去情境化、规范化、知识化的道德教育方式。
其次,教师必须是一个关怀者,在与学生建立的特有的关怀关系中,将这些准则的关怀基础率先垂范。在教师以身作则的榜样行为中,体验、感受关怀。在日常教育中,教师不是简单的传授关于“关心”的知识、技能,而是向学生展示在社会关系中怎样关心。教师只需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不需要告诫学生应该去关心他人,在演示如何关心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关怀。通过师生之间坦诚的开放性对话,来理解、认同关怀,在积极地认可中,提高关怀意识、增强关怀的信念,并一起探寻该如何行动。关怀能力的培养只能在道德实践中完成。在关怀的教育中,要使学生有继续行动的动力,就需要对个人的优良品质给予更多的鼓励。
再次,坚持养成教育。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己任,在大小事上做到既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讲诚信、重承诺;犯错时不推诿,敢于承担责任;关爱身边的人与事、尊师重道;对人有礼有节,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修身,谦虚谨慎。学会在承担责任中锻炼自己,积极参与校园的各项活动。并且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明确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激发报效祖国的热情。
最后,构建良好的道德情境。从学校和社会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切实关怀学生的情感世界,对相关政策要加以制定和完善;另一方面,建立起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体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公众舆论,营造一种主流的道德情境,促进学生知、情、行的转化,从而完善人格和修养。也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其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布伯.人与人[M].作家出版社,1992.
[2]曹刚.责任伦理:一种新的道德思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
[3]刘世保.关于青少年责任感研究的定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8).
[4]姜文.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0(8).
[5]柯尔伯格(美).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课题项目:
本论文是2015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研究项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洁(1969-),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科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