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红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其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都是针对教育对象特点和教育目标要求进行的。探索德育教育新途径,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永恒主题。用科学的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光荣的使命。那么,作为教师,怎样让道德之花在学生中绽放呢?
一、更新教育觀念 ,探索德育新途径
让学生走进生活,实现体验、内化和外化的道德培养过程,是德育教育的好方法。我曾要求学生早上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并妥善保管好,等到下午放学是再将鸡蛋完整无缺的交到老师手上。当天,班上58名学生只有10多名学生将鸡蛋完整无缺的保存着。这时,我对学生说:“一个鸡蛋,你们保护一天都这么难,可想而知,你们的父母辛辛苦苦地将你们养育成人,每天要付出多少心血啊!”那一刻,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呆”住了,我“趁热打铁”,语重心长地向学生讲述了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家庭。在学生“心”动的时候,为了让他们的“行”动起来,要求学生当天回家后就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高兴。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对家庭、对自己的付出,从而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优良品德。
二、和谐谈话——师生心灵沟通的桥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如果热爱其某位老师,那这个学生也会连带着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并且会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善意的给老师提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成绩就会上升,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教育效果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
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想要了解孩子,你就得蹲下来跟他们对话。其实,仅仅蹲下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尝试着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用理解和信任这双重密码,启开孩子的心灵之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悉他们灵魂中矛盾的交织,才能倾听他们内心中苦痛的呐喊。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愿意敞开自己的心,去容纳另一颗幼小的心。所以,以情感为纽带,在情感爱心的交织中实施德育教育应是一面不倒的旗帜。“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的投入是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情到深处,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才会向你敞开,他才会有话愿意跟你说,有事愿意请你帮助,有苦闷愿意向你倾诉。这样,你的“爱”他才能领悟,你将的道理他才能接受,你指出的错误他才愿意改正,从而使双方建立起心灵的情感纽带,种下德育的种子才能发芽。
三、以人为本,结合班级实际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带着对每一事物都十分新鲜的思维方式,吮吸着变化莫测的“阳光”“雨露”。这就要立足学生实际,要以人为本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人民把教师誉称为 “辛勤的园丁”。教师是园丁,肯定了教师像爱护花草一样爱护学生,但是园丁确让长得不合要求的枝叶剪掉、差的淘汰,这不符合教育要求。教师不能跟园丁过分强制自己的花草一样要求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给自己重新定位。
四、循序渐进和积善成德
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学生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育,从十五岁起入大学,受“大人之学”的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中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德育方法是“关、管、灌”的铁三角。小学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更不能死记硬背,高分低能、以开学率作为唯一标准,把小学办成“升学预备班”,以智育代德育。而应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学生积小善成大德,积小德成大善。
五、创设情景,典范教育
环境育人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性格、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其成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包括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受地域、文化等的限制,要求要因地制宜,创设情景,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寻找学生身边的榜样,如三好生、进步生、特长生。让学生在看得见、听得懂、学得到的人和事中领悟道德教育的真谛和魅力。在有的放矢的活动中充分创设文明情景,渲染文明气氛,把握教育机会,力求感召和吸引每一位同学,真正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抓有成效。
总之,我们要在平时中的一点一滴地关注学生成长,关爱学生的生命形成,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就会有希望,就会有新的气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用创新精神做学校的思想工作,德育工作肯定会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