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所培养的人才面向社会体育事业所提供的服务非常广泛,且组织管理上比较复杂,因此要求本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包括经营管理以及健身指导在内的多个方面的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配合,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巩固技能,同时深化能力。故而认为,实践环节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是非常显著的。本文即从这一角度入手,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优化本专业实践环节的几点措施,最后对优化实践环节几点保障措施展开了探讨,望能够促进本专业实践水平的提高。
【关键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问题;措施;保障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非常系统并且复杂的过程。为了能够面向社会体育事业输送大量综合素质水平高,且技能上具有多元性特点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就需要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的角度入手,在理论教学基础之上积极开展实践环节,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引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更好的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的方向。同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自我磨练与应对挑战的机会,能够在大学阶段就对的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有一个动态、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本文即从这一角度入手,围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优化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一、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现存问题
1.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以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开展现状来看,本科阶段四年(共八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当中,前六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后两个学期的教学任务相对较少,主要将时间留给学生参与实习,同时撰写毕业论文。从这一安排上来看,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学校没有时间展开总结性的教学,没有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由此导致了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无法发挥其根本效应。
2.实践教学内容过于雷同
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健美操实践教学为例,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均以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为中心,缺乏根据本专业特色所展开的教学内容,导致所培养出来专业学生没有突出的个人特点,专项素质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面对普拉提、瑜伽、拉丁、搏击等新形式的健身方式出现的时候,只能再“回炉”,而不能在短时间去适应。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更显得尤为重要。
3.课程质量较低
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而为例,很多学生所提交的毕业论文中均存在应付了事的特点,甚至一些学生直接从相关网站上下载论文资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后作为自己的论文成果提交。导致这部分学生没有与论文撰写相关方法与程序的基本概念,也经过立题、开题、搜集资料、实验、撰写论文等实际过程,论文撰写质量长期处于低下状态,最终造成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质量的低下。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优化措施
1.准确定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上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教学定位上必须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以及体育教育专业等分离开,避免不同专业的实践环节出现趋同化的特点。在研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定位的过程当中,必须考虑市场经济背景之下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使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具备独立从事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职业活动的能力,体现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特点。
2.课程体系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上来说,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与本专业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目标相吻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相关课程的开设需要根据学生未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知识相关,同时还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在从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中的技能水平。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上,形成与之配套的授课计划、考核方法、管理办法等。通过这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所修科目进行科学组合,将本专业的技能点、知识点、应用点、以及创新点凸显出来,体现教学的针对性。
3.内容构建
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对教学内容的构建必须突出能力中心的地位,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必须兼顾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体育技能的综合发展。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并非局限于一个学期或阶段中,而是需要贯穿本专业教学的始末。
4.指导教师
当前在高校针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大部分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无法与社会体育的发展动态相契合,在实践环节中所给予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针对此问题,在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优化时,需要制定以指导教师为中心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展开对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与指导能力,以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的节奏,通过打造双师型教师的方式,提高对学生指导的有效性水平,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5.自主学习
自学生进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习以来,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对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实践的习惯,主动适应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效果。
6.实践基地
为了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除了需要重视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以外,还需要引导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及校内外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当中,使学生对本专业实践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达到实践基地一体化的目标。
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1.制度层面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以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以及基本要求为中心,在明确指导思想、实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下,制定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相关的规定,科学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实践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展开。
2.教师层面保障措施
当前,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从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自身在实践能力上比较薄弱,无法面向学生发挥指导与引导的功能。为了能够健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师资力量与水平,就需要尝试引入外聘机制,外聘有综合实践能力的教练员参与到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当中。例如,健身俱乐部中所工作的教练员大多有着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将这部分教练员以外聘的方式参与到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当中,能够实现其与校内教师优势资源的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硬件层面保障措施
为了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需要从硬件保障的角度入手,将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作为关键工作内容。通过针对性的开设创新基地以及实践实验区的方式,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时对相关的设施与设备进行改进与优化,从硬件完善的角度入手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4.评估层面保障措施
需要结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与目标,构建一套包括课前教学任务、教学文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相关指标与权重在内的课堂评价体系,同时需要体现本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的特点。除此以外,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的建设上,需要引入以学校、学生社团、用人单位、以及职能考评机构等相关主体,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考核评价工作体制,以达到提高考核体系考评工作实效性的目的。
四、结束语
教学实践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对于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本专业优势资源的深入发展,能够与社会体育事业对人才的需求相配合,其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本文即围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优化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讨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优化的措施,并提出了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望能够为本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如喜.高校社會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4,(3):88-90.
[2]赵德勋,王进选,梁丹青等.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169-170.
[3]章笑来,薛鹏,黄山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特色思考——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2):44-45.
[4]唐金根,刘楚芬.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择业适应性研究——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9):38-39,58.
[5]郝小刚,高雪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对比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6):11-13,30.
[6]矫祯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2014,(34):67-68.
作者简介:
方永航(1985.12~),男,广东,南华工商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学历:本科,职称: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