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阅读,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2015-07-04 13:18:30魏存兴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陈曦校长学会

魏存兴

在全国台联的安排与支持下,榆中县教育局副局长赵玉珀和我带领榆中县希望小学的十四名优秀教师,于2014年10月26日至2014年11月5日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三、第四附属小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跟岗学习。对于此次学习,可以说收获颇多,特别是福建小学名师、福州教育学院第三附属小学陈曦校长的语文教学让我感触颇深、启发很大,在此,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易语文

现在很多的语文教学太讲求“课艺”,而失去了本真。受《易经》的启示,迁移到语文教学,陈曦校长提出了“易语文”的理念。“易语文”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不易”“简易”和“变易”。陈曦校长对“易语文”做了如下解释。

“不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坚定不易地以“生”为“本”。“易语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因为,学生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应当以“学”为落脚点,把核心性学习还位给学生,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方法的培养,让学生自尊、自信、自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简易”——追求简约、平实、有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乐学,让教师易教,不卖弄教学技巧,不透支师生精力。只有简单,才具有亲和力,才更具有普适性。“易语文”的课堂特征是简约、明快,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课堂易于操作。

“变易”——尊重学生差异,顺学而导,因材施教,勇于创新。课堂注重生成,及时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构,不因循守旧,不生搬硬套教学模式,而是以更自然、简约的方式不断影响、激励、引领、发展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教师带来的智慧与激情,宽厚与润泽。

“易语文”教学主张指导下的课堂呈现三个特点。第一,模糊性——重在理念,以势定教。第二,灵活性——活在课堂,注重生成。空白性——功在平时,注重训练。

“易语文”的实际操作要点: 一是要解读教材“四心想通”、“厚积薄发”。二是课堂教学应注重因势定教,注意“变易”,力求中和。

二、合作学习要关注操作细节

合作學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实践中存在着“为合作而合作”,课堂上貌似“热热闹闹”,实则松松散散的问题,成效不尽如人意。为此,陈曦校长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以下有效合作的几个方面:①认同合作者身份,明确合作中的分工;②认领学习任务,围绕不同任务讨论;③丰富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特长;④合作过程限时,及时计分评价激励⑤合作层次有别,汇聚全班合作成果。

三、阅读,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学校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但受传统文化和一些不正确教育观的影响,很多时候,主要功能被放大为“控制”。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应该是激励,孩子成全他们的梦想,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应该是唤醒孩子身上真、善、美的潜质,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打上底色;应该鼓舞他们不断学习,成为将来振翅高飞的练习场。——陈曦校长在《阅读,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中这样写到。这位名师将阅读的力量精炼为这样几个方面。

1.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必经过程

阅读使学生更聪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播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所以让学生学会阅读,是他们生理成长的需求,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使学生睿智。静生定,定生慧。阅读能让爱闹的学生静下来,浮躁的学生专注起来,脆弱的学生坚强起来。在今后成长的路途上经历风雨挫折时,也会因为过去的阅读经历而变得从容不迫,有法可鉴。

2.“三大开放”巧点化,让学生阅读

开放时间。学生不爱读书时,用得最多的借口就是“我没时间,我要做作业”。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陈曦校长让学生早读时,除了看书,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她自己也是手捧书津津有味的阅读,保持教室阅读的气场;上课的内容简洁明快,重难点突出,不做无意义的分析肢解,剩余五到十分钟让学生自己看相关书籍,让学生明白,读书和上课一样重要;放长假和寒暑假,陈曦校长也不布置太多作业,而是让学生阅读,计算字数,赢得奖励。

开放内容。任何事物只有“放松”、“明快”,才能让人易于接受。对于刚接触书籍的学生,过多的限制,只会让他们思维紧张、收缩。因此,我们要给孩子营造轻松的阅读场。提倡学生博览群书,不要只局限在一些特定的范围内。

开放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言行的“指南针”、“引路牌”,也是学生心情的“晴雨表”、“催化剂”。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就要包容学生,放大其爱阅读的优点,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老师在关注我的阅读。而老师的赏识目光和肯定的赞许,在作业上有意识的评语,如“小博士,见多识广”,“博览群书,并能引用佳句”,“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等,只要是学生真正阅读的体会,发自肺腑写的句子,教师就毫不吝啬加以表扬,并选出“某某名句”与全班同学分享……正面的肯定不断巩固阅读在其心目中的地位,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3.“四大法宝”妙引导,让学生会读

听读,让眼睛休息,耳朵享受。让学生听老师朗读,减轻学生用眼负担,让耳朵享受老师对文本加工后绘声绘色的表述,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意境。

速读,获取更多的咨询。现代社会咨询爆炸,信息海量,如果没有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获取的知识就及其有限。所以训练学生学会快速转动眼球,学会放大投射的视野,学会“回视”,学会看“前言”“目录”,学会抓住关键词,学会把一篇长文读成一句话,学会带着问题“扫读”、“跳读”。让学生阅读提速的同时,记忆力、判断力、专注力等有显著进步,相信他们的优势在日后会更加凸显。

比读,读出另一番新天地。学生读书,往往偏向情节生动、语言优美的文章,并不会产生太多的疑问,感受自然也肤浅。陈曦校长利用课文,找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学生在这种意外的刺激下,就容易产生问题,也就容易激发寻求答案的冲动,继而再回到书中阅读探究,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

猜读,读出文字的情趣。我们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但不少学生读书是“囫囵吞枣”,对文字的敏感度较低,不善读。教师除了在语文课上经常渗透学法,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遇上美文,陈曦校长总是摘录其中精彩片段,故意留出关键词,让学生去猜。学生猜得不亦乐乎,答案却往往出乎意料,纷纷感叹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贴切,不知不觉中唤醒了自己平时对阅读的反思,逐渐学会在阅读时品词析句。

四、突出学生主体,注重技能训练,提高课堂实效

优秀的教学模式重在理念,思想是根,行为是花。首先要以学定教。因为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等存在差异,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来调整内容,调整策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强调赢在课堂,注重生成,注重训练。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非常重要,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练习。陈曦校长说的好,在实际教学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文本处理要童化。教育讲究可接受性。任何文本解读都必须从孩子的视觉出发,而不能从成人的角度去解读。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用孩子们可接受的方式去教学,只有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才是有效的。

第二,教师地位要弱化。师生关系是辩证的,是阴阳两级,达到中和才是最高境界。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减少我们强加在学生身上的意识,有意识地淡出课堂,让课堂散发出学生自然成长的生命力。

第三,教学过程要简化。教学目标要明确、精准,重、难点要突出,要懂得取舍。

猜你喜欢
陈曦校长学会
学会分享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善于总结化难为易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Reform in China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alysis of View of Life and Death of Christianity on Western Culture
学会分享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学会尊重
世经版图
中国新时代(2012年1期)2012-02-19 0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