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兰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引领学生迈进文学殿堂,领略文学领域无限风光的开端,要让学生们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被深深地吸引住,阅读是关键。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它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广阅博览,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而且要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过程;自主阅读;合作练笔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是心智的表现。当前,农村中学生不会写作文的现象很普遍。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兴趣全无,且普遍对写作怀有恐惧心理。农村中学学生来源相对较差,写作文便成了老大难问题。随着高考改革向语文科目的倾斜,老师们急于求成,家长们望子成龙。课业负担繁重的学生,很少有多余的时间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阅读写作能力。为了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作为唯一一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课程——语文,在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過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所谓“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就如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不同:经学家看见淫,道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
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我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阅读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词汇,开拓视野,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解除作文难的顾虑。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写作经验时曾说过:“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可见,多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对提高写作水平是不无裨益的。当然,阅读不能随意的,毫无目的地进行,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光读不写也不行,还应读写结合、勤写多练,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文字及思想感情,写作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即读是吸收,写是输出。“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阅读和写作是互为因果的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叶圣陶指出:“写作的历练在于多作”。可见,读后必须让学生动笔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他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怎样勤写多练呢?
一、有针对性地对所教学生作详细的阅读情况问卷调查
军事上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亦适用于教学。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兴趣、水平,懂得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特殊处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培养,否则就是隔靴搔痒。
二、有目标的指导学生阅读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开始迅速的发展,不同的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现在书目繁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能指定篇目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如我对多任八年级两班学生指定的阅读篇目:八年级第一学期课内自主阅读篇目:《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台阶》(李森祥)、《老王》(杨绛)、《信客》(余秋雨)、《生物入侵者》(梅涛)、《落日的幻觉》(黄天祥);课外必读篇目:《朝花夕拾》(鲁迅)、《骆驼祥子》(老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八年级第二学期课内自主阅读篇目:《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组歌》(纪伯伦)、《大雁归来》(利奥波德)、《吆喝》(萧乾)、《俗世奇人》(冯骥才)、《快嘴杨巴》;课外必读篇目:《西游记》(吴承恩)、《海底两万里》(凡尔纳)、《名人传》(罗曼·罗兰)。八年级第一学期寒假必读篇目:《红楼梦》(曹雪芹)、《水浒传》(吴承恩)、《傅雷家书》(傅雷)。
三、教给学生将阅读与练笔结合起来的方法
(1)课内自主阅读与小练笔结合。阅读语文课本上指定的泛读篇目。课堂以小组形式展开自主阅读。指定一篇文章后,学生首先速读内容,了解大意。视内容长短规定三到十分钟时间完成。接下来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这一环节是搞好学生自主阅读的关键环节。课堂上小组根据教师提前配发的阅读导学简案快速完成自主阅读理解,再进行组与组之间交流活动(教师尽量不干扰,只做适时补充)。在交流活动中力求充分理解文章内容、主旨所在和写作手法的精妙处。这一环节大约需十五分左右。第三步进行的是小组合作练笔活动。小组成员在各自的练笔本上写出不拘形式的读文收获。可以是诗歌、随笔、三句半、小散文等等。这一环节大约十五到二十分钟。最后是小组展示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将本小组的成果展示给同学看。在欢乐的欣赏与被欣赏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提高了自身的练笔水平。
(2)课外自主阅读与周记相结合。对课外文章的阅读我分了规定篇目与学生自我选择篇目两类。对每学期规定阅读篇目的阅读我要求学生必须把阅读成果显示在学校配发的《阅读成长手册》上,一周一记。有学习委员收交到我手里来进行详细评价,半学期一总评,奖励班级前十名,以促进他们的写作热情。
(3)学生自主选择的篇目与“小组练笔本”相结合。具体做法是:每小组准备一个练笔本。组员一到六号在本组练笔本上顺序轮写阅读笔记并给上一篇作品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评价语。实行半学期一评比,分出一二三等组进行奖励。这样一来那些试图偷懒的学生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也会自觉投入到阅读与练笔的行动中去,同时也享受小组合作的成果与欣喜。
(4)师生同读同练笔,课堂交流。在日常教学中,我除了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与学生共同阅读,写收获、感触等。如我带领学生熟读配套的《情感读本》外,还与学生一起阅读了必读名著《傅雷家书》,利用课堂交流读后的练笔,这样不仅方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通过多种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品味到了书的魅力。
以上的种种做法使每位学生每周至少都有三到四次认真阅读与写作的机会。这样进行一个阶段之后,学生逐渐形成了阅读与写作的良好习惯。彻底杜绝了以前不读书,盲目阅读或只读不写的不良习惯。有了平时这些小练笔做基础,两周一次的大作文学生也能得心应手,顺手拈来。原来要求当堂做600字左右大作文的任务只能完成一半人数的现象不存在了,现在两班95%的学生都能在45分钟一节课内顺利完成写作任务且质量可以。
由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首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己的阅读现状和能力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其次,还要帮助学生有效选书、定书,除语文课本规定的必读书目外,还应选出不同类型但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有关书籍,这些书籍应分级选读,力争做到循序渐进。再次,要求学生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和精神积累,让学生扩大知识的同时,使得阅读与写作水平迅猛提高,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