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如何渗透于初中历史教学

2015-07-04 07:11张亚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初中历史教学教师

张亚玲

【摘 要】加強青少年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法制教育,要遵循教育内容的选择性和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原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其教育的方法,有课内渗透法、专题讨论法和课内课外结合法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法制教育;教师;学生;教育原则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现阶段,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确立世界观、是非观、法制观的时期,要使他们接受正确的东西,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关键在于教育。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以保证青少年沿着祖国未来需要的道路健康成长。根据初中学生的课堂实际经验,略总结出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原则

要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教师首先要有目的、有系统的发掘历史教材中法制教育的材料,选择教学内容。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历史上的法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主义法制,如1936年颁布的苏联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其进步作用占主导地位。另一类属于私有制社会维护剥削阶级的法制,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奴隶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和镇压奴隶和平民反抗的工具,但是它却是世界现存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一个具体的法律文件要具体分析,如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其中倡导的民主自由思想肯定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又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从而又暴露了它的阶级局限性。第二,选择历史知识与法制教育的接合点。历史教学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如果离开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不能完成历史教学任务,而且会把历史课上成法律课。只有根据史实,把法制教育有机的结合进去,润物细无声,才能使教育渗入大脑。

二、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原则

历史教学中法制教育的要求应该分层次。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识过程看,分层次教育能使学生在历史知识逐步增多的基础上,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由浅入深地受到启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初中学生的法制观正在形成中,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转变自己法制观中的某些观点或误区,这就需要积累历史知识,需要循序渐进的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要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认知,以中外历史法制教育内容为主,要求学生从总体上知道古今中外法律的类型、内容,知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就有法律,可谓源远流长。第二层次是理解,以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内容为主,初步揭示法律的基本特征,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理解在阶级社会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社会主义法制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当家作主,并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特别是针对“三个代表”作出重要讲解,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第三层次是应用,以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内容为主,要求学生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懂得不依规矩就不成方圆,必须身体力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捍卫社会主义法律的尊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下面试列举几种:

1.课内渗透法

教师把法制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于历史教学中,在课内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内渗透法包括:

(1)正面引导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充分开拓“渗透面”,联系学生实际,从正面予以引导。比如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这一课时,根据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逐步加强,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都已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实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违法者无论是官是民,也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绳之以法。并对比新中国第一大案和当今市级以上领导均因贪污受贿受到法律严惩的史实,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尊严。

(2)潜移默化法。在学习“贞观之治”时,学生阅读了史书记载贞观年间的情况:“粮食连年丰收,马车漫山遍野,粮价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夜间不关门也不会被盗,商人携带货物财宝远行也没有危险。犯罪人数大大减少,有一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只有29人,比以往少了很多。”学生不仅对唐太宗的开明务实、雄才大略所折服,而且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到了“贞观之治”繁盛局面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以法治国(唐太宗实行简法轻刑、让大臣制定出《贞观律》),从而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法制教育。

2.专题讨论法

历史教学中通过专题讨论进行法制教育,一方面可以对有关法制教育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归纳、整理过程中,使法制教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开展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的专题讨论,先由师生互动对中外历史上的法制文件根据法律类型及特点进行归纳,然后师生通过对照比较进行分析总结,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由于生产的发展导致国家的产生而产生;②私有制社会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③在社会主义社会,法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民主权利;④纵观法律发展历程,其基本特点是由专制到民主、法律内容由政治发展到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知道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备;⑤在现阶段,我们一方面应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争做合格小公民,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捍卫法律的尊严,特别是针对现阶段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可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课内外结合法

法制教育的渗透,不应局限在课堂里或书本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引进源头活水,或课内、或课外,或请进来、或带出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课内教育,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编辑抄写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排练课本剧等等。二是把课内教育内容与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结合,召开主题班会,举行演唱会、演讲会等等,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受到教育。学校可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制知识竞赛,让学生全员参与,法制知识竞赛又会涉及到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初中的绝大多数学科,更能激发学生对各个学科的重视,可谓是一箭双雕,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夏子贤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初中历史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