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铃铛舞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近年来彝族青年受到外来文化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影响,使年轻人对经济的追求超过了文化传承的力度。同时外来文化的冲击使铃铛舞的很多动作失去了原汁原味的风格特征,因此本论文对铃铛舞原有的风格特征进行整理归纳,为铃铛舞的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以便于彝族铃铛舞得以传承发展。
【关键词】彝族铃铛舞;风格:特征
绪论
彝族铃铛舞起源于东汉晚期的乌蒙山区,主要盛行于贵州省西北部赫章县珠市乡红星村、雉街乡等地。铃铛舞用彝族语言称为为“恳合呗”,意思是“向灵体告别,一起来唱歌、跳舞”。最原始的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但是随着观念的更新,女子也开始加入其中,在当地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嫁,彝族人民都会用铃铛舞抒发其情感,所以铃铛舞深受彝族人民的喜欢。
铃铛舞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意味着铃铛舞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和传承保护价值,同时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重视。原始的铃铛舞一般由四个青年小伙子组成,而到今天女子也加入其中,他們双手紧握铃铛,都穿着蓝装布长袍,腰上系着布带,左手拿白纸条,右手持马铃铛,铃铛控制着音乐节奏,使表演有规律的踏着脚,舞出响亮的声音(刘兴华2006)。鼓也是铃铛舞的的另一伴奏乐器,鼓声和铃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气势宏伟,舞姿豪放等等,使得铃铛舞在彝族民间舞中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但是近年来彝族青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中,年轻人对经济的追求超过了文化传承的力度,间接影响了铃铛舞的传承与发展。使铃铛舞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同时铃铛舞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由祭祀舞蹈演变成舞台表演的形式,很多动作已经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含义。在这种被彝族人民淡忘的情况下,会导致彝族铃铛舞蹈文化的失传,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保护铃铛舞原生态的风格特征。因为舞蹈风格是一个舞种的生命。
在这种变异发展的状况下,学术界开始重视对铃铛舞的研究。目前对铃铛舞的研究大体分为铃铛舞的来源与传说,发展策略研究、体育功能等。关于铃铛舞的来源传说主要有两个方面:根据余未人(2009),杨军(2011)研究结果表明一说是乌蒙山盛产良驹,国王举办祭祖场合展示祖先飞骑征战时舞蹈中所用的铃铛就是战马所配。另一种说法是铃铛是沟通天地阴阳两界的神圣祭器,可以通过舞蹈的铃声,就能够惊动先祖,移送死者的灵魂上天。这种来源说的研究结果,对彝族铃铛舞历史研究铺垫了基础。发展策略研究方面李建荣(2009),郑锋(2008)认为以铃铛舞为旅游品牌,打造规模的旅游效应,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提高地区性的经济效益。在体育功能方面:郑锋(2008),李建荣、李果、郑锋(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铃铛舞能够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功效,对青少年学生在心理和社交方面也都有着正效应。黔西北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通过组织和创编彝族铃铛健身操,为各族青年学生积极有效的开展学院体育提供了参考。这种策略是普及铃铛舞的很好的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会有利有弊的。创编彝族铃铛健身操会失去铃铛舞的原有的风格,会导致铃铛舞的舞姿、体态和元素动律会变质的可能性。总之,上述前沿研究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铃铛舞的来源传说和体育功能,而忽略了研究专业舞蹈团体表演时铃铛舞的原有风格特征,在丧失其风格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护铃铛舞的风格特征。因此本研究对铃铛舞原有的风格特征进行整理归纳,为铃铛舞的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以便于铃铛舞得以传承发展。
一、铃铛舞的来源
彝族的铃铛舞发展到今天已经2800多年,而关于铃铛舞的传说却有很多个版本,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有以下三个说法,往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彝族祖先分封六侯时代。一说是乌蒙山区盛产良驹,每当国王举办的祭祖场合都要展示祖先飞骑征战时的风采。而在舞蹈中所用到的铃铛,就是战马所配。另一说是铃铛在彝族的传说中是沟通阴阳两界的神圣祭器。通过舞蹈的铃声,能够惊动祖先,移送灵魂上天。但是诸多说法都体现在时而激越时而沉稳的铃铛声能指挥舞蹈的节奏,故而称为“铃铛舞” 这种军事分为浓烈的舞蹈演变为祭祀祖先、告别死者的舞蹈,也是对战场上牺牲者灵魂的抚慰。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古代彝族部落有一首领和皇帝之女相爱,遭到反对,二人逃到黔西北的大森林里居住,后遭追杀。部落首领跳崖身亡,其尸体腐烂于半山腰,族人担心乌鸦啄食和尸体腐烂生蛆,或鸣枪放炮、或以手挥赶,或手持铜铃摇吼,驱赶乌鸦,俗称“搓蛆打老鸹”,该舞蹈在这一时期初具雏形(余未人 2009)。后来,彝族先民为了告别亡灵,凡在战场上牺牲的武士和去世的老人,都用这种方式告慰死者,便逐步形成了彝族居民住地特有的祭祀舞蹈。
关于铃铛舞的来源传说不止以上三个,各种传说都是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而创作和碾转相传的,但三个说法的共同点就是最终都演变成丧葬祭祀型舞蹈,其意义不外乎都是对亡人的怀念、安慰和保护而已,这些传说都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生存的渴望,以及他们永不停止的抗争精神。
二、风格特征的形成因素
贵州省毕节市和六盘水都是彝族铃铛舞的发源地,在毕节市铃铛舞盛行于赫章县和威宁县,六盘水的彝族铃铛舞盛行于六枝。但是其风格特征都是大同小异的。原始的铃铛舞用于军事和祭祀活动,发展到至今铃铛舞多见于祭祀、婚嫁、节日庆典中。将铃铛舞与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结合于一体。
彝族铃铛舞发展到今天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特征,如祭祀时铃铛舞独有舞蹈队形和舞台表演时高难度的技巧。这些风格特征的形成与当地的民族风俗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珠市、威宁、六枝等地,彝族居住面广但是比较分散,支系也比较多,大多数的彝族人民居住在山区,山路崎岖、陡峭,致使交通不便 。这些因素使彝族人民养成了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和拼搏精神,铃铛舞作为彝族人民的传统舞蹈,经过了大约两千八百多年的洗礼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彝族民间舞蹈风格 ,这是形成铃铛舞地域性风格特征的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已逐渐更新,原始的铃铛舞不仅仅是男性演跳,如今女子也加入其中。铃铛舞也不只是为了祭祀,如今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扑实的铃铛舞在彝族婚嫁、节日、喜庆、农闲时都会演跳,铃铛舞已经搬上大舞台,已经成为彝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三、铃铛舞的风格特征
彝族铃铛舞还惯用象征,如舞蹈中的道具象征、服饰象征、动作象征等。这些象征都形成了铃铛舞独具一格的风格特征。把铃铛作为彝族铃铛舞的道具,舞者手持的铃铛都是以铜为原材料制作的,中间手握的部分一般都是直径约为2cm铜管状结构,铜管两端有着三到七个铜铃铛。整个道具大约是长25cm左右,中间扎有25cm左右的红色绸带,铃铛就是舞蹈的伴奏音乐(郑锋 2008)。在原生态的彝族铃铛舞中是没有音乐伴奏的,舞者全凭送中的铃铛声去舞蹈,节奏是一走一停,缓急有序,按照童年的节奏完成舞蹈动作,彼此之间调整舞蹈的速度。鼓和唢呐也是铃铛舞的的另一伴奏乐器,鼓声和铃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舞蹈气势宏伟,舞姿豪放,使铃铛舞在彝族民间舞中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
服饰象征方面:服饰的图纹是珍贵的、永恒的。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彝族支系也繁多,各地服饰差异比较大,服饰的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彝族铃铛舞的服饰比较有独特的风格特点,服饰具有适应其生存环境及防护自身的功能。舞蹈表演者均穿蓝装布长袍,腰系布带,左手拿白纸条,右手持马铃铛,女演员的五彩太阳裙象征着太阳,男演员头上冲天而起的英雄结象征永不停息的抗争精神。而铃铛舞服装肩上有波浪形的纹饰象征着山川河流,红色白边的骑马裙象征着征战的战士,体现了彝族人民对大自然敬畏和歌颂。
在动作象征方面,彝族铃铛舞的动作表达质扑、简洁,较少存在艺术加工的痕迹,如婚嫁“跳脚舞”中的“插秧”、“喂狗饭”、“踢鸡冠”和丧葬“跳脚舞”中表现“攀越”、“跋涉”、“踩踏”等内容的动作(杨军 2011)。彝族铃铛舞的技巧比较简洁,少有艺术加工的痕迹。
在動作技巧方面,一般年长者都会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相对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而动作熟练的年轻人有的会做难度较大的技巧,如倒地翻滚、抱腰翻转、踏肩、倒背翻。互相背驮、猴儿吊岩等等难度大的技巧,使原始的铃铛舞更加绚丽多彩。
婚嫁表演时,舞蹈的队形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在舞者起舞之时,他们分别会从堂屋的每个方向唱着歌,是女儿开始扮演新娘的歌曲。在向堂屋中间摆放的酒坛走起去,面对酒坛,自行跳圆圈舞,他们会在统一的时间起舞。而婚嫁的舞蹈都是以圆圈为主,进行顺时针转到舞蹈,舞者边歌边舞,唱的歌词和他们的舞蹈动作是相对应的。而舞蹈的队形始终以圆圈为主。原始的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随着经济到的发展和彝族人民观念的更新,女子也加入其中,在当地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嫁,彝族人民都会用铃铛舞抒发其情感。
舞台表演时,人与人之间两两对立,腹部相挨在一起,头向后仰,两只手臂向前平伸,意思是对天浩叹,表示活着的人与亡魂之间难舍难分,但是又无可奈何的悲痛之情。继而一人一手相接,一只手同时指向远方,似向远方瞭望。送亡魂归去,或有安慰亡人,誓继遗志,继续战斗之意。这样的象征动作体现出了彝族铃铛舞的原生态自然美,舞蹈动作张弛有度,干净利落,简单纯扑的舞蹈动作中透露着无穷的韵味,反应了彝族人民的自然纯扑的生活场景和意识。关于铃铛舞的动作含义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也有着不同的说法,学术界一般认为有“踏平道路”和“继承遗志”两个中心意义。铃铛舞表演时手中的道具是铃铛,这是和其它民族舞蹈的最大区别之处。
在祭祀时,一般都是主家舞队在灵房前的孔雀柱下面起舞,歌师在一旁唱一段“恳恒毕”,意为请神临场来助威。舞队按顺时针的方向围绕着灵房进行舞蹈,在这样的祭祀场合火把必须是通宵达旦。舞者跟在歌师的后面,队形以圆形为主,先绕灵堂一圈,然后在祭祀场的空地上跟随祭祀队伍分别走队形,第一个是“之字形”也叫“鸡翅拐”。第二个队形是“太极图”(螺纹形),第三个是“马踢形”(半圆形)(杨军 2011)。但是在走绕灵仪式队形时,舞蹈演员只是需要跳铃铛舞中相对简单的舞蹈动作,并不需要跳完整的舞蹈形式,但是等到绕灵仪式结束后,舞蹈演员才会正式的开始表演完整的铃铛舞。由此可以看出铃铛舞的舞蹈队形是以圆圈为主来进行表演的。
铃铛舞最原始的表演形式是出现在祭祀场合,舞蹈的目的是祭祀祖先和对战场上牺牲者的灵魂的抚慰,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铃铛舞逐渐被搬上舞台。由原始的祭祀舞蹈发展成为具有舞台表演的舞蹈,祭祀舞蹈技巧难度小,动作相对比较扑素,而舞台表演的铃铛舞技巧难度大,表演性、观赏性都比较强,所以舞台表演形式比较丰富多彩
四、结语
彝族铃铛舞的风格特征是肢体动作力度很大,静态造型多,动态造型少,且钢劲有力。独有的祭祀队形、服饰、音乐技巧动作,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控制节奏的铃声,以协调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使铃铛舞从祭祀舞蹈逐渐发展为舞台演变形式。
参考文献
[1]余未人.彝族铃铛舞[N].当代贵州2009,3(5):62.
[2]杨军.贵州彝族“跳脚舞”的特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1(1):165.
[3]李建荣.贵州彝族铃铛舞试析[N].贵州民族研究院,2009:59.
[4]刘兴华.舞苑奇葩 六枝小补王村彝族铃铛舞[N].贵州民族报,2006.
[5]安怡.浅析彝族民间舞蹈的美学价值[N].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3):45-46.
[6]杨军.贵州彝族民间舞“恳合呗”的特点[N].2011(16):153.
[7]李兴秀.黔西北彝族传统音乐舞蹈浅议[N].贵州民族报,2011-11-28:2.
[8]赵云艳,项莉.浅谈彝族服饰与彝族舞蹈的潜在联系[J].作家杂志,2012:243-244.
作者简介:白相春(1979—),男,朝鲜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师,研究方向: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