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

2015-07-04 07:43张晓艳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文明礼貌

张晓艳

【摘要】礼仪教育是一种礼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人们道德素质的一种体现。因此,在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那么,如何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呢?

【关键词】小学品德 文明礼貌 礼仪修养

一、抓住契机,开展主题礼仪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通过班队活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时时处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履行文明公约,努力践行文明礼仪,在班级开展各类活动,努力构建学生的美好人生。

二、开设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课”,进行举止文明礼仪教育。

老师要教育学生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遵守交通规则。行人应走街道和楼梯右侧,不可数人同排横行,不走机动车道,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有天桥的应自觉从天桥上走,不乱穿街道或攀越街道护栏。骑自行车要注意安全和谦让,在减速道要适当减速。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在食堂要文明用餐,做到排队礼让,不乱拥挤;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自觉遵守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的管理规则,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保持安静和卫生清洁。具体做法是,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人人办“文明礼仪手抄报”,撰写“文明礼仪小征文”活动。

三、举办礼仪主题班会和自编自演礼仪文艺节目,进行交往礼仪教育。

具体涉及内容是,自我介绍要简洁,表情要大方自然,表现出友好、自信和善解人意。见到老师、领导时,应当先行问候,待后者伸出手来之后,再向前握手。握手时需眼睛注视对方,面带微笑,自然大方。乘坐电梯应让长者优先,女士优先,先下后上,依序出进。四是交谈时注意运用礼貌用语,语言表达准确明了,语调亲切,语速适中。精神饱满,表情自然,认真聆听,积极反馈,不轻易打断别人。老师要教育学生见到老师应主动问好,态度自然大方。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办公室内不高声喧哗,不东张西望,不随意走动,不乱动办公室的物品;与老師交谈时,注意礼节礼貌,办完事后向老师道谢,出门后随手关门。老师到宿舍探望同学、检查工作时,同学应暂时放下自己正在干的事情,起立问好,主动让座,与老师交谈时不躺在床上(病号除外)。

四、积极参加社会礼仪实践活动,进行爱心文明礼仪教育。

以“爱国爱民、尊敬师长、扶危济困、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保护环境”为主题,组织学生走上社会,在教师指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展“小小服务员”、“小小交警”、“小小环保员”、“小小采访员”等活动,让学生在为社会服务的礼仪实践中增长知识、懂得道理、学会处世。我校的环保服务宣传队,经常穿特制的绿色马夹服装,活跃在广场、街头,一方面宣传环保知识、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规范,一方面随时捡起人们乱丢的垃圾、杂物。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把礼仪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

五、细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学生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不只穿短裤、跨栏背心、拖鞋、鞋托到课堂及其它公共场合。严肃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工作在开学就进行妥善安排,由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轮流担任主讲,并且及早安排好主题。利用晨间活动,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每周确定学习重点,从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以及生活常识教育,注意从小处着眼,规范学生的走、坐、行、吃、穿、说、骑车等行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展五项竞赛,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学校建立了班级、学生及班主任考核制度。班级开展五项竞赛活动(卫生、纪律、两操、文明、停车)。学校领导、教师轮流值日,每天两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分,将扣分单发至班级,在宣传栏公布得分。每天一汇总,每周一评选,并在升旗仪式上颁发奖牌。

六、阐述语言修养和举止修养的重要性,进行文明礼仪的修养教育

1、语言修养。让小学生养成文明讲话的习惯,具体地让他们学会“10个字”,即“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这10个字虽然简单,却集中了礼貌用语所表达的全部含义——对他人的尊重、关心、热情和谦让。在教育孩子这些习惯用语时,首先身体方行,以身作则,自己养成习惯,对孩子也不要吝啬这些礼貌语言。如果孩子一开始不愿意说,我们不能强迫,应温和地督促他们。

2、举止修养。举手投足也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古人云,“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不仅是健康的表现,也是文明形象的要求。举止的修养不是要求孩子“笑不露齿”,谨小慎微,而是希望他们有昂扬的朝气、健康活泼的风度,较好地表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具体的教育中,既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做法,又要及时指出他们不太雅观之处,帮助他们矫正不良习惯。

七、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礼仪教育。

依据德育生活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原则,从小学生礼仪知识、礼仪意识、礼仪能力、礼仪行为四个方面构建礼仪教育目标内容体系、途径方法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丰富和充实了小学德育内容,对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具有重要价值。联系小学生学习实际开发的“小学生礼仪”教材、“小学生礼仪教育系列电视短剧”、“礼仪活动课方案”,内容符合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注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体现了时代精神;教育针对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品德学习的主体作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总之,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当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相信我们的社会在不久就会呈现出一大批道德素质高,社会公德好的人群,从而带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文明礼貌
争做少年好榜样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校园文明礼貌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