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24例治疗分析

2015-07-04 15:21渠秀娟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治疗

渠秀娟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4例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资料,评价临床疗效及家长满意率。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22例患儿急救成功,预后良好,2例混合型患儿死亡。家长满意率高达90%以上。结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如诊治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因此该病的治疗重点是抗感染及维持有效循环,抢救是否及时与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治疗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病症,临床发病急骤。患儿表现为高热、反复惊厥。严重的出现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对患儿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近年来收治的24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男14例,女10例。年龄1--6岁。患儿发热3--7小时,经退热药处理,效果不佳,至门诊就诊。经体格检查,患儿神志清楚,精神委靡,急性重病容,T39--40℃,P150--160次/分,细速;R48--53次/分,BP80/50mmHg--82/50mmHg,多数患儿四肢皮肤呈花纹状改变,手足湿冷,口唇微绀,咽部充血,无扁桃体肿大。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明显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凯尔尼格征和布鲁金斯基征均阴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达(10~20)×109/L或以上。肛拭子粪常规:脓细胞(+++),红细胞3~5/HP,可见吞噬细胞。病原为志贺菌属。

1.2 方法 全部患儿给予综合治疗,监护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效控制感染,给予对症治疗。立即予以头孢曲松抗感染,2:1等渗含钠液扩容,以冰袋头部降温,并予镇静、吸氧,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患儿逐渐好转后,继续补液及抗感染治疗,待复查粪便培养3次无菌生长后停药。

1.2.1 一般治疗 所有患儿卧床休息,予以物理降温。用冷盐水灌肠,或用冰袋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防治并发症。

1.2.2 药物治疗 所有患儿给予抗菌药物和退热药物治疗。同时根据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分型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根据患儿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可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三嗪)等药物。可用头孢曲松10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日。或用头孢噻肟100mg/kg,分2~3次静脉滴注,用7~10日。退热药物可选用氯丙嗪、异丙嗪各1 mg/kg静脉推注或肌内注射,4~6小时重复一次。

休克患儿给予快速补液:轻度休克时,可按20~30 ml/kg静脉快速滴注2/3张(4:3:2液)或等张液(2:1液),持续用至休克纠正为止。重度休克时,需快速静脉滴注右旋糖酐10~15 ml/kg,30分钟内滴完。同时改善患儿微循环,首选山莨菪碱。剂量为轻度每次0.5~1 mg/kg,重度每次1~2 mg/kg。静脉注射,每间隔10~15分钟可重复用药1次。直至面色变红润,四肢转暖,血压回升。尿量增多后给药间隔时间可延长为0.5~1小时用药1次,然后为1~2小时用药1次,待休克症状消失后停药。若在用药8~10次后病情始终无缓解时,应换用或增加其他措施。极重度休克需要大剂量莨菪碱药时,可应用阿托品,每次0.03~0.05 mg/kg。反复惊厥的患儿,可应用东莨菪碱,每次0.03~0.05 mg/kg。脑型患儿需尽快改善微循环。改善微循环是抢救患儿的主要措施。首选山莨菪碱,计量用法同休克型。

为了预防脑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出現,需采用相应的降脑压的药物治疗。静脉注射甘露醇或呋塞米。甘露醇每次1 g/kg缓慢静脉注射,每间隔3~6小时可重复用药1次。呋塞米,每次1 g/kg静脉注射。 脑疝者, 可加用30%尿素,每次1 g/kg,静脉注射。

2结果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22例(91.67%)患儿急救成功,预后良好,2例(8.33%)混合型患儿死亡。家长满意率高达90%。

3 讨论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骤[1],临床分为休克型、脑型、混合型。无论哪种类型的痢疾患儿,治疗不当或不及时都会构成生命威胁。因此对该类疾病及早行肛拭子粪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查,可明确诊断。确诊之后,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休克型患儿的救治首先需补液[2],维持正常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液是为了及时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根据休克的轻重程度选择药品及药量。治疗的同时需密切观察患儿尿量、尿比重、尿pH等反映外周循环及酸中毒情况的指标。根据指标情况判定所输液体的质与量,质与量不相宜时需及时调整。由于休克患儿伴多系统功能障碍,因此补液的同时需进行相应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治疗。

脑型患儿的治疗首先改善微循环,其次进行止痉、降颅内压、呼吸兴奋剂、强心、抗凝血及DIC等治疗。

混合型具有休克型和脑型的所有症状,因此病情最严重。此型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更为复杂,治疗应综合分析,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死率较高,患儿可在发病1~2日内死亡,所以应熟悉该病的抢救方法,予以高度重视。对有腹泻的患儿发生高热、惊厥、面色苍白,应注意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及时进行大便检查可确诊[3]。本组研究中,24例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22例(91.67%)患儿急救成功,预后良好,2例(8.33%)混合型患儿死亡。家长满意率高达90%。

总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救治时需及时准确做出诊断,确诊后及时给予相应的综合治疗,以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诸宏伟.孙琦.沈怀云等.小儿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05) 574-576.

[2]姜艳萍.小儿中毒性痢疾的抢救配合与护理措施 [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21-222.

[3]田竹英.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1)229-230.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痢疾治疗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田阳县一起小学细菌性痢疾爆发的调查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
天津市红桥区2012 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